- 年份
- 2024(12133)
- 2023(17744)
- 2022(15135)
- 2021(14414)
- 2020(11884)
- 2019(27483)
- 2018(27064)
- 2017(52019)
- 2016(27901)
- 2015(31518)
- 2014(31315)
- 2013(31086)
- 2012(28454)
- 2011(25854)
- 2010(25472)
- 2009(23444)
- 2008(22822)
- 2007(19738)
- 2006(17241)
- 2005(15096)
- 学科
- 济(118598)
- 经济(118467)
- 业(79376)
- 管理(74230)
- 企(56924)
- 企业(56924)
- 方法(52676)
- 农(52308)
- 数学(46381)
- 数学方法(45777)
- 农业(34643)
- 中国(31785)
- 业经(28652)
- 财(27014)
- 学(25721)
- 贸(22144)
- 贸易(22135)
- 地方(22094)
- 易(21567)
- 制(21209)
- 理论(17344)
- 环境(17246)
- 技术(17166)
- 发(16864)
- 银(16749)
- 和(16747)
- 银行(16702)
- 融(16248)
- 金融(16245)
- 行(16011)
- 机构
- 大学(398687)
- 学院(397059)
- 济(164332)
- 经济(161121)
- 管理(157323)
- 理学(137463)
- 研究(136409)
- 理学院(135945)
- 管理学(133494)
- 管理学院(132798)
- 中国(103013)
- 京(84754)
- 科学(84310)
- 农(79139)
- 财(70639)
- 所(68061)
- 业大(64355)
- 研究所(62460)
- 中心(62301)
- 农业(60891)
- 财经(57690)
- 江(55758)
- 北京(53240)
- 经(52983)
- 范(52378)
- 师范(51915)
- 经济学(49526)
- 院(49162)
- 州(44716)
- 经济学院(44702)
- 基金
- 项目(277586)
- 科学(218611)
- 基金(203360)
- 研究(202432)
- 家(177962)
- 国家(176474)
- 科学基金(151241)
- 社会(129096)
- 社会科(122041)
- 社会科学(122010)
- 基金项目(107770)
- 省(106109)
- 自然(97968)
- 自然科(95684)
- 自然科学(95659)
- 自然科学基金(93933)
- 教育(91626)
- 划(89403)
- 资助(83529)
- 编号(82014)
- 成果(65588)
- 部(62207)
- 重点(61809)
- 发(59187)
- 创(57153)
- 课题(55452)
- 国家社会(53889)
- 创新(53386)
- 科研(53240)
- 教育部(53033)
- 期刊
- 济(177313)
- 经济(177313)
- 研究(114672)
- 农(78485)
- 中国(74828)
- 学报(65363)
- 科学(61106)
- 农业(53808)
- 管理(53637)
- 财(51277)
- 大学(50722)
- 学学(47989)
- 教育(40009)
- 融(33518)
- 金融(33518)
- 业经(33051)
- 技术(33024)
- 财经(27365)
- 经济研究(27347)
- 业(25619)
- 问题(24128)
- 经(23447)
- 版(20705)
- 世界(19362)
- 科技(19339)
- 图书(19150)
- 技术经济(18656)
- 资源(18452)
- 理论(17939)
- 业大(17801)
共检索到57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兴彦 简小鹰
本文基于国内外土地问题研究的前沿理论,将代际视角下的土地问题研究纳入生命周期、功利主义和民粹主义3大理论框架之中。生命周期论者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农民土地价值观念,以及流转意愿产生的影响,发现老一代农民在土地处置的态度上相对保守,这实则论证了土地的保障性功能;功利主义则以折现率的计算为核心,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补偿弥补土地征收中的代际不公,凸显了土地的商品性功能;民粹主义者围绕土地增值收益的功能,将国家和农民对立起来,认为代际差异被政策执行者视作分化合法抗争的管理工具,但与此同时,新一代农民也创造了新的抗争话语和维权形式。正是这3种理论形成的张力形塑了代际视角下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在政策制定中,...
关键词:
土地问题 代际 功利主义 民粹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靳相木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揭示了这项研究的发展脉络、特点和不足 ,指出了 2 1世纪理论界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论题 观点 方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丹 段笑晗 陈典
职业嵌入作为一个源于工作嵌入的新构念,为员工职业稳定性提供了更广阔的解释空间,并为预测员工离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相对于工作嵌入而言,目前国内针对职业嵌入的研究及相关成果介绍还不多见。本文聚焦于西方学者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职业嵌入的概念、维度、测量、影响因素、变化与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评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鹏辉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信息化和产业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社区嵌入型创业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能够更为有效的整合农村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发展方式,因此,应该从多个层面推动农村社区电子商务嵌入型创业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的勃兴 中国农村社区 嵌入型创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雪 王永聪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农村土地金融具有聚集资金、分散风险、配置土地资源等诸多效用,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村土地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农村土地金融动因研究、制度安排以及实践探索与制约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金融 文献研究 述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弓路沙
农村社会关系对于理解中国农村具有独特价值。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是两个主要的理论传统,宗族和共同体研究,以及近期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研究,也有助于在某个面向上理解农村社会关系。随着农村社会由封闭性逐渐走向开放性,当前农村社会关系日趋理性化,但传统因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然而,如何将农村社会关系研究与社会结构变迁相结合,以及避免研究中存在的层次谬误问题等方面,还需要更多努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德平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产业组织 创新 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居民收入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永丽 黄祖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劳动力流动 述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涵义与特征、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背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创新与实施条件、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形式与基本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加以整理,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股份合作制 理论研究 述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关永强
近代中国的地权分配既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又与一系列现实问题紧密相关,因而一直以来为中国政府和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分民国时期、1950—1980年代和198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和国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调查和研究成果,并从调查资料的可靠性等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论,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地权分配 农村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绩效考评具有很强的"情境嵌入性",对嵌入情境的关注构成了绩效考评理论演进的逻辑主线。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权威结构对绩效考评的嵌入性约束、考评主体的认知—情境建构,考评主客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考评活动与组织情境的互动。研究表明,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必须走出"功利性"和"工具化"的窠臼,在更广阔的组织和社会情境下思考绩效考评有效性的实践蕴意。
关键词:
绩效考评 情境 嵌入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智君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组织是以合作经济为基础,因此在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社会组建合作组织事实上是嵌入而非自觉生成的结果。经过对现有的林农合作组织研究进行梳理,在归纳合作经济嵌入动力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视角,指出影响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小农民本(而非民主的传统)和小农的分散性,以及小农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并以区域的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层面去解释农民林业组织合作的困境。
关键词:
合作经济 林业合作组织 林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祖文 王志远
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讨论很多,但一直缺少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问题的归纳。本文梳理其中一些相对重要的文献,归纳为土地财产职能、土地私有化、集体所有制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国家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关系、征地补偿与土地有效利用等五个问题进行讨论与评论。这种梳理和归纳的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产职能 集体所有制 征地补偿 述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志群
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带来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但制度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导致目前土地矛盾加剧。土地产权配置不当,带来劳动与土地资源的不匹配,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解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研究是围绕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形式和制度创新方向的探讨、对农地市场化对公平和效率影响的争论、对现有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考察等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创新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