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8107)
2022(15139)
2021(14363)
2020(12055)
2019(27927)
2018(27484)
2017(51838)
2016(27792)
2015(32023)
2014(31992)
2013(31516)
2012(29310)
2011(26578)
2010(26746)
2009(24990)
2008(24718)
2007(22143)
2006(19551)
2005(17769)
作者
(80598)
(67934)
(67230)
(64403)
(42745)
(32465)
(30673)
(26472)
(25728)
(24159)
(23265)
(22759)
(21503)
(21427)
(21085)
(20888)
(20078)
(19820)
(19523)
(19516)
(17025)
(16589)
(16407)
(15631)
(15418)
(15311)
(14894)
(14754)
(13781)
(13515)
学科
(134659)
经济(134514)
(76864)
管理(73984)
(54353)
企业(54353)
方法(52893)
(52459)
数学(46850)
数学方法(46250)
中国(35072)
农业(34696)
业经(29913)
(28676)
地方(27722)
(27625)
(24878)
(23232)
贸易(23217)
(22594)
(19348)
银行(19315)
(18505)
(18467)
金融(18463)
理论(17873)
(17780)
(17618)
环境(17511)
(17068)
机构
学院(406771)
大学(404449)
(176795)
经济(173306)
管理(153742)
研究(140722)
理学(131636)
理学院(130173)
管理学(127830)
管理学院(127078)
中国(110128)
(85133)
科学(84052)
(78858)
(78233)
(71061)
中心(66051)
研究所(64249)
财经(62395)
(61644)
业大(61270)
农业(60354)
(56654)
经济学(55021)
北京(53863)
(53716)
师范(53196)
(49776)
经济学院(49390)
(48172)
基金
项目(265591)
科学(208868)
研究(195981)
基金(192867)
(167713)
国家(166305)
科学基金(142165)
社会(126160)
社会科(119352)
社会科学(119321)
(103125)
基金项目(101104)
教育(89842)
自然(89449)
自然科(87322)
自然科学(87295)
(86252)
自然科学基金(85726)
编号(79550)
资助(79392)
成果(64869)
重点(59898)
(59846)
(58344)
课题(54851)
(54639)
国家社会(53041)
创新(51199)
教育部(51161)
科研(50599)
期刊
(202422)
经济(202422)
研究(120689)
中国(84298)
(77294)
学报(62209)
(60988)
科学(58685)
管理(54149)
农业(52568)
大学(48141)
学学(45449)
教育(41584)
(40152)
金融(40152)
技术(37110)
业经(35078)
经济研究(31480)
财经(31355)
问题(27088)
(27086)
(26554)
统计(23733)
世界(21977)
技术经济(21191)
(21002)
(20787)
(20481)
决策(18757)
资源(18511)
共检索到618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侯为民  
当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有争议。一些学者从“公平”角度出发,提倡应坚持集体所有制,照顾小农发展,避免失地农民的出现;另一些学者从“效率”角度出发,提倡土地是农民的财产,由农民自主进行市场化流转,政府不应该限制。基于这种“理念之争”,本文试图打破此“僵局”,通过测量农民土地依赖程度来科学推动未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由此,本文构建中国农村土地依赖测算模型,其应用价值在于:一是依据土地依赖度科学推动土地流转;二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分类指导各地土地改革;三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协调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2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近日在云南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管清友  王亚峰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治治理格局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经济地租成为基层组织经济权力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必然的一种寻租行为。在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中,地方既得利益集团既然不能用直接手段反对或者拒绝,那么采用热农地“流转”冷界定土地权利,或者是先流转后界定权利就成了维护自身局部短期利益的主要手段。农地制度改革不仅仅难在是利益之争,关键是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下,而又要依靠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来实现这种制度变迁。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如果要实现显著的效率优化,就必然要求有外来的强大的权利资源对制度变迁的目标和过程予以引导,中央政府应充当这一主体,从农民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静婷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受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迟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地流转率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困境,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渊  翟坤周  
该文主要从长时段或过程性角度揭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逻辑理路和变迁规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变迁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阶段性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政治经济学逻辑,并做出结论性评价和提出政策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骏  
西方主流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念上和方法论上的"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教育中的特殊现象。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抽象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外,传统中国政治经济学则偏重于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中国政治经济现实之外,缺乏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判。把市场经济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致力于研究改革背景下政治与经济关系如何达至规范性均衡,抑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创新的突破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立胜  
我报告的题目是《基于社会有机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社会有机体这个范畴来源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方法论原理。我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资本论》的逻辑与社会有机体的范畴;第二,政治经济学范式,总体论、矛盾论与范式重构;第三,与新范式对应的一个理论案例。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先使用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这个范畴强调的核心原则是总体的、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原则。一个体制需要在另一个体制当中成长起来,类似于生物学的演化和变异的思想。接下来马克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立胜  
我报告的题目是《基于社会有机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社会有机体这个范畴来源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方法论原理。我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资本论》的逻辑与社会有机体的范畴;第二,政治经济学范式,总体论、矛盾论与范式重构;第三,与新范式对应的一个理论案例。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先使用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这个范畴强调的核心原则是总体的、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原则。一个体制需要在另一个体制当中成长起来,类似于生物学的演化和变异的思想。接下来马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增福  周明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最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就是分散化的经营。20多年来,这种土地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没有发生向集中化的演进,这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在现阶段具有分散风险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这是其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管清友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当中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不但没有解决 ,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学者只把土地流转看作是一个规模经济和效率的问题 ,而没有注意到这首先是个社会稳定和公平问题。由于“制度悖论”的存在 ,如果制度变迁中受损失者是统治者所必须依赖的集团 ,那么统治者会因为害怕自己的政治支持受到侵蚀而情愿不进行这种制度变迁。这是中国改革决策者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也是农村出现所谓“政治危机”的根源。权威主义体制下处在无组织状态的弱势的农民很难能够真正取得政治上的合法权力 ,那么给予他们在社会权利上的倾斜应该成为一个次优的选择。但是 ,跨越“瓦尔得莫·皮诺切克式的深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规律性与社会选择性的历史统一;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的主观心理出发,在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把制度变迁归因于根据主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话语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协  张伟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