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5)
2023(13212)
2022(10967)
2021(10382)
2020(8551)
2019(19251)
2018(18861)
2017(35453)
2016(18942)
2015(20964)
2014(20118)
2013(19957)
2012(18404)
2011(16950)
2010(17016)
2009(16181)
2008(16015)
2007(14489)
2006(12964)
2005(11684)
作者
(51097)
(44015)
(43130)
(40813)
(27300)
(20723)
(19100)
(16765)
(16605)
(15249)
(15027)
(14505)
(13911)
(13807)
(13568)
(13118)
(12629)
(12572)
(12269)
(12189)
(10943)
(10526)
(10266)
(10027)
(9769)
(9705)
(9498)
(9490)
(8700)
(8652)
学科
(83632)
经济(83528)
(65548)
管理(57822)
(50352)
(43687)
企业(43687)
农业(33395)
方法(28111)
中国(25524)
数学(24721)
数学方法(24536)
业经(24382)
(21451)
(20088)
技术(19317)
(15866)
贸易(15853)
(15602)
(15589)
地方(14414)
(14379)
银行(14361)
(14217)
(13909)
(13822)
技术管理(13168)
(12955)
金融(12953)
(12934)
机构
学院(267267)
大学(264944)
(123414)
经济(121353)
管理(104923)
研究(94967)
理学(90217)
理学院(89302)
管理学(88196)
管理学院(87691)
中国(76967)
(58027)
(55648)
(55273)
科学(52377)
(46317)
农业(44007)
中心(43966)
财经(43035)
业大(41820)
研究所(41526)
(40407)
(39371)
经济学(38212)
北京(34952)
经济学院(34271)
(33692)
(32624)
师范(32384)
财经大学(31583)
基金
项目(177522)
科学(142899)
研究(135225)
基金(131921)
(114430)
国家(113388)
科学基金(97874)
社会(91306)
社会科(86441)
社会科学(86423)
基金项目(69712)
(68118)
教育(59712)
自然(58913)
自然科(57575)
自然科学(57562)
自然科学基金(56613)
(56473)
编号(53096)
资助(51282)
成果(42817)
(42436)
(41592)
(40218)
重点(39809)
(39545)
国家社会(39449)
创新(38948)
课题(36793)
教育部(35804)
期刊
(143760)
经济(143760)
研究(83050)
中国(64027)
(62569)
农业(42637)
(41832)
科学(39622)
管理(38617)
学报(37891)
大学(31227)
(29970)
金融(29970)
学学(29742)
业经(27637)
教育(25335)
财经(21919)
技术(21865)
经济研究(21304)
(20723)
问题(19736)
(18990)
世界(16922)
农村(15404)
(15404)
农业经济(15180)
(14834)
科技(14366)
(14332)
技术经济(14275)
共检索到41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琢  
本文针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出现的农村现代化与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即实行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并对其基本原则、作法、步骤、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夫永  柯娟丽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实情,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和创新原则做了探索性思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市场化配置杨继瑞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层基础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创新目标模式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因此,有必要根据现代土地产权理论的运作机理,促进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小琴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坚持现行农地集体所有的政策不变,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坚持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农地产权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文  刘建  汤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革,历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质即产权及其派生的各项权能的归属和安排也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本文着眼于不同时期产权制度安排产生的迥异制度绩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演化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于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业明  
本文论证了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均衡性,给出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几种目标制度安排,并强调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炎  唐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但即便如此,现行的以集体所有为前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存在农地产权模糊、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以及农地产权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造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弊端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欣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位、产权模糊、权能残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立法不规范、行政权利泛滥和理论缺失等。因此,要从重构所有权主体、使土地权利内容明晰化、排除行政不当干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军  孙毅  
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规定违背了一物一权原则,使同一土地上并存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级所有权主体;且现实中并没有集体经济组织能够代表农民集体行使所有权,由此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说明村或村民小组(原人民公社生产队)范围内的农民集体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为此应由他们设立"土地所有权管理合作社",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负责管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发包,为土地流转提供管理和服务。相应地对《土地管理法》第10条和《物权法》第60条进行修改,这就解决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的问题,把土地权利还给农民,发挥农民积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