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4)
- 2023(14270)
- 2022(12032)
- 2021(11437)
- 2020(9631)
- 2019(22484)
- 2018(22333)
- 2017(42096)
- 2016(23315)
- 2015(26343)
- 2014(26337)
- 2013(26208)
- 2012(24519)
- 2011(22374)
- 2010(22542)
- 2009(21373)
- 2008(21615)
- 2007(19558)
- 2006(17415)
- 2005(15947)
- 学科
- 济(102591)
- 经济(102474)
- 业(67146)
- 管理(62602)
- 农(51697)
- 企(45007)
- 企业(45007)
- 方法(39413)
- 数学(35206)
- 数学方法(34904)
- 农业(34030)
- 中国(29499)
- 业经(26251)
- 制(26081)
- 财(26018)
- 贸(19765)
- 贸易(19757)
- 学(19520)
- 易(19328)
- 地方(18638)
- 体(18381)
- 银(17285)
- 银行(17254)
- 行(16607)
- 融(15890)
- 金融(15886)
- 发(15811)
- 体制(14213)
- 环境(14156)
- 务(13892)
- 机构
- 学院(334507)
- 大学(334153)
- 济(146883)
- 经济(144016)
- 管理(124266)
- 研究(121687)
- 理学(105836)
- 理学院(104612)
- 管理学(103012)
- 管理学院(102378)
- 中国(96138)
- 农(72986)
- 京(71687)
- 科学(71567)
- 财(68700)
- 所(62723)
- 研究所(56430)
- 农业(56295)
- 中心(56194)
- 业大(53064)
- 财经(53026)
- 江(52005)
- 经(48233)
- 经济学(45706)
- 北京(45656)
- 范(44013)
- 师范(43618)
- 院(42878)
- 经济学院(41140)
- 州(40033)
- 基金
- 项目(215784)
- 科学(169488)
- 研究(160779)
- 基金(157011)
- 家(137158)
- 国家(135924)
- 科学基金(114644)
- 社会(103701)
- 社会科(97967)
- 社会科学(97938)
- 省(83117)
- 基金项目(82694)
- 教育(72890)
- 自然(70921)
- 划(69995)
- 自然科(69184)
- 自然科学(69162)
- 自然科学基金(67965)
- 编号(65336)
- 资助(63529)
- 成果(54314)
- 部(50004)
- 重点(49057)
- 发(47907)
- 课题(45573)
- 创(44371)
- 制(44251)
- 国家社会(43851)
- 教育部(42393)
- 性(41827)
- 期刊
- 济(171208)
- 经济(171208)
- 研究(103822)
- 中国(75966)
- 农(74540)
- 财(53603)
- 学报(53298)
- 农业(50451)
- 科学(50340)
- 管理(42376)
- 大学(41191)
- 学学(38856)
- 融(36747)
- 金融(36747)
- 教育(35126)
- 业经(31096)
- 技术(27223)
- 财经(26946)
- 经济研究(25918)
- 业(25097)
- 问题(23755)
- 经(23225)
- 世界(19322)
- 贸(18655)
- 版(18438)
- 技术经济(16473)
- 农村(16313)
- 村(16313)
- 国际(16028)
- 资源(15751)
共检索到52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方向 多元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瑛 董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小军
本文利用现代产权理论,从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缺乏土地物权性让渡权是制约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要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更大的制度绩效,需要保护农户和集体现有的权利,更合理地界定收益权,并逐步让农户获得物权性让渡权;改革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和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分地区、分阶段的进行。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方向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私有化和国有化的方案都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是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属性,明晰土地产权,强化承包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变迁 物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国家强度 制度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离 改革构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相关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全国选取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被确定为试点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各界争论已久的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将从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部分相关制度的零星试点,转入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莉,车茂娟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缺陷 改革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 ,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文 刘建 汤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革,历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质即产权及其派生的各项权能的归属和安排也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本文着眼于不同时期产权制度安排产生的迥异制度绩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演化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于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
产权 承包经营权 土地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