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4)
2023(13466)
2022(11241)
2021(10628)
2020(8809)
2019(20541)
2018(20036)
2017(38075)
2016(20459)
2015(23484)
2014(23483)
2013(23519)
2012(22139)
2011(20136)
2010(20630)
2009(19475)
2008(18929)
2007(17300)
2006(15258)
2005(14023)
作者
(58694)
(49575)
(49174)
(47098)
(31109)
(23849)
(22410)
(19298)
(18789)
(17717)
(16980)
(16567)
(15642)
(15574)
(15463)
(15414)
(14781)
(14316)
(14313)
(14226)
(12420)
(12146)
(12070)
(11420)
(11286)
(11203)
(11062)
(10875)
(10117)
(10091)
学科
(92312)
经济(92231)
(60716)
(51120)
管理(49923)
(38056)
企业(38056)
方法(36280)
农业(33895)
数学(32676)
数学方法(32438)
中国(32391)
(27739)
金融(27737)
(26543)
银行(26517)
(25653)
业经(23633)
(22699)
(21638)
地方(20378)
(19623)
贸易(19607)
(19171)
(15819)
(14385)
(14272)
(13571)
财务(13540)
财务管理(13497)
机构
学院(297061)
大学(292486)
(132793)
经济(130157)
管理(108642)
研究(105449)
理学(92374)
理学院(91367)
管理学(89992)
管理学院(89446)
中国(89038)
(65827)
(61610)
科学(60877)
(59379)
(53804)
中心(51155)
农业(50493)
研究所(48400)
财经(46738)
业大(46286)
(45732)
(42514)
经济学(41965)
北京(39364)
经济学院(38084)
(38063)
师范(37732)
(36733)
(36456)
基金
项目(188139)
科学(147052)
研究(143011)
基金(135833)
(117379)
国家(116301)
科学基金(98244)
社会(91549)
社会科(86500)
社会科学(86476)
(73239)
基金项目(71392)
教育(64235)
(60540)
编号(59557)
自然(59180)
自然科(57756)
自然科学(57739)
自然科学基金(56742)
资助(55418)
成果(48835)
(43060)
(42968)
重点(42548)
课题(40913)
(39194)
国家社会(38755)
(37544)
创新(36726)
教育部(36692)
期刊
(153068)
经济(153068)
研究(90728)
(68983)
中国(64529)
农业(46388)
(45430)
学报(45211)
(44655)
金融(44655)
科学(42186)
大学(35088)
管理(34627)
学学(33153)
教育(29863)
业经(29180)
技术(25239)
经济研究(23221)
财经(23201)
(22643)
问题(21372)
(20028)
世界(17717)
(17138)
(16376)
农村(16180)
(16180)
国际(15663)
农业经济(15371)
技术经济(15191)
共检索到46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庄岁林  张荣强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应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情 ,发展合作制原则 ,建成自成一体的全国性合作金融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赞雄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问题 ,对于在当前进一步理清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思路具有全局和先导意义。本文认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出现的追求盈利、商业化经营以及股份制管理倾向等与“合作制”原则背离的异化现象 ,都是其为了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作出的符合经济规律的自我调整。同时指出 ,是否坚持“合作制”并不构成衡量服务“三农”有效性的必然前提 ,并建议将重点放在对农村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一揽子改革上 ,通盘考虑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伟  周晓志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2015—2021年期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有关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并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鉴此,研究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颜敏  
"中国农村派"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一支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农村经济学研究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中国农村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合作金融的思想。主张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主权,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等,对促进合作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丁俊峰  
本文从信贷市场的准入性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控制权自1977-2006年的近30年发展史中的变迁出发,论证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历次困境和突围所体现的制度含义。文章的分析立足于合作金融体制的演变,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经典的合作金融组织具有三个制度特征:一是信贷可得性原则下单个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导致全体农户信贷市场的局部均衡;二是股金与存款相异原则下的信贷有效需求持续上升;三是社员主权原则下的“大锅饭”激励。第二,中国30年农村金融改革因合作金融组织的商业化经营导致合作理想的破灭,其特点是治理结构上的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导致、信贷结构上的资金非农化、市场结构上的垄断性。第三,真正的金融合作以自发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奇龙  唐娟红  罗兴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新的组织形式在农村存在已久,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为"跑路"风险而激增的质疑。本文构建了亲缘选择和直接互惠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内生机理,试图为农村合作金融未来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思路。研究发现:亲缘关系强度对农户合作意愿有促进作用,有效解决了合作困境。在直接互惠机制影响下,农户交互频率即重复博弈次数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农户之间资金互助合作行为涌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圈层结构稳定和特殊的亲缘关系,变"他组织"为"自组织",推动合作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栋  赵巍  
我国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上是资不抵债,这就意味着其产权结构中不存在资本金,现有资本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结构。在改革的方向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能在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支农中择其一;在改革的路径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入民营资本分割金融资源应是选择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冰  
合作金融是经济上的弱小者为获取便利的金融服务,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自愿入股投资形式组织起来,在金融领域按合作制原则进行的一种合作。我国建国后不久,在农村就出现了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在1958年之前还基本上保持着农民集体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楠  
"三农"问题俨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商业化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将合作金融转变成商业金融,突出地表现出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变性"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其本质就是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化,是合作金融异化的典型表象。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分析,结合"三维金融"架构,提出应以合作性金融原则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春华  王日旭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特别是在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淡出农村市场的情况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巨大需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世杰  郭庆海  
农村金融作为融通资金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世界性难题,合作金融体制是被发达国家证明了的可行之举。而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曾在20世纪初昙花一现;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演变,合作金融属性已被异化,产权关系模糊,商业化日趋明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艰难,作用有限;农村民间金融中虽有合作金融组织形式,但缺乏规范性。至今,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仍然严重缺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永红  郭晓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楠  
当今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背离了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发生了异化。这些异化是在探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我国学者有反对异化者,有赞同异化者,有持中性观点者。针对异化的原因,我国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详细梳理了这些观点,认为应该从合作金融基础理论的缺失认识异化问题,合作性金融是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互为一体的制度安排,农村合作金融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农村金融结构的严重性失衡,进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