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4)
2023(10742)
2022(8850)
2021(8323)
2020(6497)
2019(14821)
2018(14412)
2017(26940)
2016(14300)
2015(16137)
2014(15848)
2013(16179)
2012(15553)
2011(14617)
2010(14724)
2009(13596)
2008(13338)
2007(11934)
2006(11008)
2005(10273)
作者
(41371)
(35246)
(34712)
(32830)
(21966)
(16915)
(15491)
(13725)
(13488)
(12304)
(12180)
(11549)
(11232)
(11122)
(10908)
(10580)
(10148)
(10136)
(9827)
(9794)
(9023)
(8665)
(8512)
(8204)
(7916)
(7910)
(7723)
(7573)
(7193)
(7116)
学科
(75508)
经济(75443)
(49995)
(42297)
农业(33344)
管理(28882)
中国(26876)
地方(21759)
方法(21637)
业经(20195)
数学(19593)
数学方法(19514)
(18177)
企业(18177)
(15840)
(15395)
贸易(15380)
(14987)
(14334)
(12840)
银行(12831)
发展(12734)
农业经济(12722)
(12711)
(12661)
(12349)
金融(12349)
(11139)
环境(11128)
(10911)
机构
学院(211846)
大学(207598)
(102454)
经济(100768)
研究(84787)
管理(77044)
中国(67869)
理学(65225)
理学院(64458)
管理学(63730)
管理学院(63331)
(54011)
科学(47341)
(45418)
(42867)
(41619)
农业(40731)
研究所(38573)
中心(38224)
业大(34679)
(32259)
财经(32152)
经济学(31683)
(29592)
北京(29465)
(29453)
师范(29379)
(29301)
经济学院(28517)
科学院(27347)
基金
项目(135754)
科学(108045)
研究(105208)
基金(99018)
(86006)
国家(85179)
科学基金(71810)
社会(70690)
社会科(66700)
社会科学(66689)
(52011)
基金项目(51582)
教育(45126)
(43198)
编号(42823)
自然(40934)
自然科(39944)
自然科学(39936)
自然科学基金(39230)
资助(39187)
(36990)
成果(34824)
(31666)
(31354)
发展(31064)
国家社会(30626)
重点(30581)
(30561)
课题(29830)
中国(28220)
期刊
(126874)
经济(126874)
研究(70018)
(60575)
中国(52275)
农业(41440)
科学(32201)
学报(31374)
(27232)
金融(27232)
(27204)
业经(26101)
管理(25843)
大学(25422)
学学(24081)
教育(22175)
(19509)
经济研究(19067)
问题(18014)
技术(17254)
世界(16029)
财经(15861)
农业经济(15361)
农村(14979)
(14979)
(13849)
(13397)
经济问题(12783)
国际(12207)
(11840)
共检索到345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以来,中国粮食增产速度显著加快。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阶段后,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速减缓,但产量稳定性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有增加。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是改革初期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进入常规增长阶段后,增长主要依靠良种、农机、灌溉、测土配方施月肥、地膜覆盖和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等因素推动。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随着农民就业范围的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大,并带来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福利的逐渐改善。最近10来年,国家"三农"政策显著改进,农村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农村发展也面临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杰  徐建春  卢珂  
基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从住房特征(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角度构建农村住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村住房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国范围的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对策思路。数据分析显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居住水平得到了超前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住房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亦逐渐显露,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居住分化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变革农村住房制度,加强规划管理,促进村庄集聚,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和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是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居住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建  
一、广东经济发展现状自从1979年以来,在中国开放改革的浪潮中,广东省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从1979—1989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687亿多元,新增固定资产600多亿元,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生产能力,建成了许多新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有较大的改善,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也得到加强。12年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省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4.9%,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3%,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11.6%,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20.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2.0%,不仅扭转了广东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冬生  
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开发使用新能源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对动物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来推动沼气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投入。但已有的发展基础仍存在较大问题,使以沼气为代表的农村生物质能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在剖析了当前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合光  朱伟林  
2018年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做出指示:"农经所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向农经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强调,农经所要汇聚各方智慧、凝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与总结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研判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认为,改革开放迄今,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改善。然而,既有改革经验已不足以支撑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内农产品安全受国际市场冲击大,农村面临人力资本匮乏危机,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难度大,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格局较为固化,导致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从多维角度渐显疲态。据此,亟需更深层次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将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协调好农业经营主体间关系、积极推进绿色兴农和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这四个方面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着力破解"三农"发展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成慧  郭冬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等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农村商品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超市、便利店等经营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农村已经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所构成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商品流通网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张益  
本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消除绝对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全面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农业和农村法治保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做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魏后凯  刘同山  
当前,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虽然中国农村全面转型具备了条件,但也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任重道远、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八个方面。而且,现有的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阻碍了农村全面转型,束缚了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全面转型发展,需要以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并着力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系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对中国的未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它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有四个挑战: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农村养老面临挑战、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四大挑战,需要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长期历史高度实施两大战略,即农业转型战略和农村养老战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魏后凯  刘同山  
当前,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虽然中国农村全面转型具备了条件,但也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任重道远、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八个方面。而且,现有的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阻碍了农村全面转型,束缚了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全面转型发展,需要以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并着力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系统开展农村集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国强  
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根本标志。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中国农村成功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由增加供给转变为提高效益,传统的数量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农村和农业发展对资金要素的依赖程度日趋增强。然而现实表明: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功能不全、农村合作金融明显缺位,农村金融抑制变得更加严重,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民获得金融服务极为困难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良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格琴  
本文认为中国在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主动构建贸易自由区以及大力拓展能源进口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外交成就,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外交必须从具体的经济实务方面的活动转向整体性与战略上的研究与规划,承担更高层次的战略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