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7)
- 2023(11197)
- 2022(9308)
- 2021(9034)
- 2020(7320)
- 2019(16653)
- 2018(16227)
- 2017(30988)
- 2016(16652)
- 2015(18686)
- 2014(18352)
- 2013(18490)
- 2012(17608)
- 2011(16415)
- 2010(16648)
- 2009(15516)
- 2008(15424)
- 2007(13834)
- 2006(12624)
- 2005(11341)
- 学科
- 济(74466)
- 经济(74377)
- 农(50546)
- 业(50099)
- 管理(40751)
- 农业(33467)
- 方法(27453)
- 企(27290)
- 企业(27290)
- 数学(24883)
- 数学方法(24622)
- 中国(22969)
- 业经(20355)
- 制(17093)
- 贸(16838)
- 贸易(16830)
- 易(16505)
- 财(15501)
- 学(14116)
- 策(14075)
- 地方(13639)
- 发(13159)
- 农业经济(12526)
- 银(12494)
- 银行(12461)
- 及其(12233)
- 行(12154)
- 融(11248)
- 金融(11247)
- 体(11122)
- 机构
- 学院(248809)
- 大学(245938)
- 济(114418)
- 经济(112389)
- 研究(93732)
- 管理(93716)
- 理学(80816)
- 理学院(79902)
- 管理学(78668)
- 管理学院(78213)
- 中国(74615)
- 农(60787)
- 科学(54871)
- 京(52163)
- 财(49521)
- 所(48024)
- 农业(46384)
- 研究所(43742)
- 中心(42394)
- 业大(40688)
- 财经(38929)
- 江(37207)
- 经(35771)
- 经济学(35367)
- 范(33120)
- 北京(33078)
- 师范(32869)
- 院(32506)
- 经济学院(31817)
- 科学院(29952)
- 基金
- 项目(163800)
- 科学(130719)
- 基金(122556)
- 研究(121304)
- 家(107550)
- 国家(106580)
- 科学基金(90312)
- 社会(80436)
- 社会科(75823)
- 社会科学(75807)
- 基金项目(63721)
- 省(60740)
- 自然(56524)
- 自然科(55262)
- 自然科学(55245)
- 自然科学基金(54314)
- 教育(53319)
- 划(51804)
- 资助(49956)
- 编号(48750)
- 成果(39728)
- 部(38479)
- 发(36753)
- 重点(36641)
- 国家社会(34317)
- 农(34220)
- 课题(33211)
- 创(33114)
- 教育部(32545)
- 中国(32402)
共检索到382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秦蓓
收入对医疗消费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医疗消费随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加;收入的间接效应是指收入下降导致了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医疗支出增加。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用一个医疗决策模型和医疗支出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医疗支出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89年,收入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到1997年,收入水平对医疗支出的影响变得不显著。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收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发生作用且作用相当,由此可见低收入农民面临收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影响,其结果可能是低收入的农民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和健康水平进一步下降。因此,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转移支付,建立医疗保障...
关键词:
医疗消费 收入效应 健康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良定 陈秋霖
本文分别给出了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 ,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探讨了当前消费信贷政策及其有效性。本文认为 ,人们消费行为表现出收入、信贷、文化三效应。根据国情 ,( 1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信贷消费的社会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应该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 ;( 2 )保持节俭传统同时 ,大力倡导小康消费文化 ,反对诸如极品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 3 )采取“低信贷利率、低商品价格和低进入壁垒”的“三低政策”启动消费信贷。
关键词:
消费行为 信贷消费 消费信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阎竣 陈玉萍
基于4县50357人的样本,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医疗费用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与老年人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常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老年人(65+)占用的医疗资源份额仅比其人口份额高6个百分点,且高龄老年人(80+)、贫困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净占用份额更低。老年人比非老年人的自报患病率高30个百分点,住院率低5个百分点,人均住院和门诊支出分别低775元和328元。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16%,比户籍人口老年人医疗资源净受益率低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留守或伤病返乡的年轻群体反成为医疗资源净受益者。应统筹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并在一系列医疗政策中保护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权益。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医疗资源 年龄分布 迁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轩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性,以西方消费理论为基础,对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相邻期间消费关联性、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稳定性这四个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它表明需要采取城乡有别的消费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则应该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黄金律法则 最优消费率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伏润民
本文描述了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本文把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将总的收入不平等分解成地带内的不平等和地带间的不平等,并采用以回归为基础的分解框架,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在不断扩大,且地带间不平等的扩大速度要大于地带内不平等的扩大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地带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尽管地理及其相关因素对总不平等的贡献在下降,但直至2002年其影响仍为最大;资本存量对不平等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初已高达20%以上;人力资本和农村工业化对不平等的贡献相当,且呈下降趋势;住户人...
关键词:
农村地区差距 收入不平等 夏普里分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韬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力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倾向负相关,且持久收入弹性小于暂时收入弹性,利率与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这暗示:由于对未来的支出存在悲观预期,农民更注重将持久性收入列入储蓄计划,而将利息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额外的暂时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农业投入不足是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最根本原因。价格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
储蓄动机 消费行为 拉动内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克里斯托福·D·捷拉德 黄祖辉 蒋文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良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在农户之间、农户和企业之间进行的,以获取更高的效益为目的的一定期限的转让行为。因而,如何准确地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及其含义,科学地规范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对于推动我国的土地有效流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政府作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啸 胡冰川 齐皓天 何忠伟
为测算食品价格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本文利用1995-2012年全国30省市农村家庭食品消费数据,采用QUAIDS模型估算农村居民食品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食品价格变化对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基本符合恩格尔定律和班尼特法则。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弹性将进一步下降,淀粉类食品消费比例趋于减少,畜禽产品、蔬菜等营养食品消费量则趋于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将随着收入提高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分类食品消费福利损失具有异质性,对农村家庭福利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粮食、肉类和蔬菜价格变化。总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使农民家庭总体福利受损。保障农民利益方面,直接补贴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陶然 童菊儿 汪晖 黄璐
基于2008年进行的全国6省119个村庄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二轮承包以来中央稳定农地承包权政策的执行情况。研究发现,在中央大力推行稳定农地承包权的大环境下,二轮承包后各地发生土地大调整和小调整的次数显著下降,但一些地方依然在进行土地调整,其中又以小调整为主。研究还发现,仍有超过60%的被访者、特别是二轮承包以来家庭人口增加的被访者以及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被访者,不太认同农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认为应该按人口变动进行土地调整。因此,要解决中国现有的"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农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就必须通过有效的配套户籍制度改革切实减少农村人口并使其自愿放弃农地,从而有助于实现农村地权稳定。
关键词:
农地承包权 土地行政性调整 人口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生校 战明华
一、确定性条件下不同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的设定关于消费的决定,不同的理论采取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消费函数具有如下的形式:C=c(YD,r)满足dC/dYD>0,dC/dr<0。这里r是实际储蓄存款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洋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内需不足的核心在于居民消费不振,而居民消费不足的短板在于农村居民消费严重滞后。与西方消费者以及中国城镇消费者不同,中国农户消费模式表现出短视、阶段性特点,储蓄动机强而消费动机弱。农村群体性消费习惯初步形成了这种消费模式;并在体制变迁引致的农户收支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缺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合成了农户居民"跨时消费、代际传递"消费模式。实证的结论进一步表明,农户收入、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约束几乎解释了农户居民消费函数的全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