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4)
- 2023(15122)
- 2022(12645)
- 2021(11661)
- 2020(9677)
- 2019(22392)
- 2018(21951)
- 2017(41839)
- 2016(22644)
- 2015(25914)
- 2014(25910)
- 2013(26107)
- 2012(24681)
- 2011(22582)
- 2010(22792)
- 2009(21753)
- 2008(21548)
- 2007(19767)
- 2006(17821)
- 2005(16413)
- 学科
- 济(118845)
- 经济(118721)
- 业(66390)
- 管理(62038)
- 农(51510)
- 企(43801)
- 企业(43801)
- 方法(42241)
- 数学(37702)
- 数学方法(37460)
- 农业(34066)
- 中国(32324)
- 业经(27572)
- 财(25811)
- 地方(25748)
- 制(24444)
- 学(20541)
- 贸(20351)
- 贸易(20341)
- 易(19806)
- 体(17505)
- 银(17430)
- 银行(17404)
- 融(16795)
- 金融(16791)
- 行(16761)
- 发(16521)
- 环境(16211)
- 策(14364)
- 和(14147)
- 机构
- 学院(341191)
- 大学(339947)
- 济(160277)
- 经济(157343)
- 管理(126393)
- 研究(123940)
- 理学(107885)
- 理学院(106694)
- 管理学(105219)
- 管理学院(104578)
- 中国(97126)
- 财(71853)
- 京(71352)
- 科学(70546)
- 农(69944)
- 所(63212)
- 研究所(56739)
- 中心(56360)
- 财经(56244)
- 农业(53668)
- 江(52469)
- 业大(51226)
- 经济学(51118)
- 经(51010)
- 经济学院(45886)
- 北京(45457)
- 范(43339)
- 师范(43001)
- 院(42948)
- 财经大学(41055)
- 基金
- 项目(216777)
- 科学(171525)
- 研究(162251)
- 基金(159327)
- 家(137757)
- 国家(136554)
- 科学基金(116149)
- 社会(107739)
- 社会科(101903)
- 社会科学(101876)
- 基金项目(83672)
- 省(83108)
- 教育(72525)
- 自然(70218)
- 划(69162)
- 自然科(68534)
- 自然科学(68511)
- 自然科学基金(67327)
- 编号(64868)
- 资助(64515)
- 成果(53585)
- 部(50293)
- 发(49021)
- 重点(48867)
- 国家社会(45965)
- 课题(44951)
- 制(44713)
- 创(44526)
- 教育部(43217)
- 性(42088)
- 期刊
- 济(189925)
- 经济(189925)
- 研究(107425)
- 中国(73631)
- 农(72023)
- 财(55277)
- 学报(51214)
- 科学(49004)
- 农业(48656)
- 管理(44455)
- 大学(40231)
- 学学(38329)
- 融(37034)
- 金融(37034)
- 业经(32093)
- 教育(29774)
- 经济研究(29518)
- 财经(29321)
- 技术(28380)
- 问题(25880)
- 经(25374)
- 业(23809)
- 世界(21200)
- 贸(20100)
- 技术经济(18760)
- 版(17821)
- 国际(17548)
- 经济问题(17192)
- 农村(16318)
- 村(16318)
共检索到53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银 文魁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稳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制框架图,阐述了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农村就业政策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机制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侯远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光栋 左家玲
在就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波动的重要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JJ协整检验方法,对1983—2009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君 王玉学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新的解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城乡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等诸多困境,为此应该加大工业对农村的反哺,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供给不足 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葛大东
本文对现有的非农劳动供给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关注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就业风险总是抑制非农劳动供给,而且个人的非农劳动供给还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边际促进作用很大。此外,在考虑家庭集体决策因素后,就业风险对个人非农劳动供给的实际影响程度和范围都将更大。因此,关注就业者权益、降低就业风险的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扩大非农劳动供给。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桉
日本在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背景下,走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第三产业发展之路,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其中,政府教育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经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非农就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宁阳 王淅勤 余戎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需求主导转向供给主导,且年轻劳动力呈有限供给;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有向东部集聚趋势;主要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且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的主流,新生代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非农转移的领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转移 新特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文辉 李小红
本文以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看待农民的经济行为与经济意识,并解释农村劳动力为什么会发生转移,以及向何处转移的问题,进而提出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莫荣 贾红梅 李宏
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动态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或中转数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持续的增长,然而关于劳动力非农化的研究,目前主要局限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或者劳动力流动方面,同时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已有的对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历史变化的研究大多都是利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估计,或者从不同来源统计中进行估算和汇总,实际上很难进行历史动态的连续时间序列动态进行分析。本研究从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概念入手,利用同一来源的现有统计资料,通过简单计算,得到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农村非农转移的规模变化过程,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了全面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 非农转移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