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8)
2023(17162)
2022(14168)
2021(13023)
2020(10904)
2019(24914)
2018(24340)
2017(45805)
2016(25060)
2015(28027)
2014(27556)
2013(27823)
2012(25781)
2011(23303)
2010(23368)
2009(22217)
2008(22386)
2007(20433)
2006(18127)
2005(16210)
作者
(75853)
(63849)
(63768)
(60380)
(40143)
(30807)
(28706)
(25176)
(24049)
(22620)
(21908)
(21175)
(20348)
(20183)
(19997)
(19507)
(19331)
(18745)
(18365)
(18339)
(16131)
(15629)
(15572)
(14518)
(14484)
(14234)
(14201)
(14091)
(13043)
(12915)
学科
(112970)
经济(112845)
(97789)
(78901)
企业(78901)
管理(78431)
(51548)
方法(49672)
数学(40855)
数学方法(40567)
业经(35085)
农业(34076)
(32604)
中国(30627)
(22965)
贸易(22956)
(22823)
(22422)
(21993)
财务(21974)
财务管理(21940)
企业财务(20782)
(19986)
技术(19526)
地方(18914)
(18185)
(17877)
(16947)
(16834)
(16379)
机构
学院(375252)
大学(370458)
(162997)
经济(160181)
管理(144727)
研究(128515)
理学(125123)
理学院(123791)
管理学(122027)
管理学院(121344)
中国(100716)
(84065)
科学(79088)
(77247)
(71932)
(66708)
农业(65537)
业大(62912)
研究所(60740)
中心(58746)
财经(57922)
(56572)
(52770)
经济学(50582)
北京(48164)
经济学院(45904)
(44630)
(44582)
师范(44072)
(43956)
基金
项目(248840)
科学(196146)
基金(183283)
研究(176977)
(162114)
国家(160631)
科学基金(136717)
社会(116511)
社会科(110229)
社会科学(110195)
(97246)
基金项目(96977)
自然(88190)
自然科(86222)
自然科学(86190)
自然科学基金(84772)
(81343)
教育(78533)
资助(73677)
编号(69311)
重点(55978)
(55462)
成果(54785)
(54632)
(53920)
(51601)
创新(49894)
国家社会(49298)
科研(48151)
课题(46974)
期刊
(184622)
经济(184622)
研究(104978)
(84038)
中国(72551)
学报(65059)
科学(59859)
(57132)
农业(56920)
管理(52859)
大学(48924)
学学(47084)
(35715)
金融(35715)
业经(35487)
(30273)
技术(30270)
财经(29300)
经济研究(28835)
教育(27440)
(25345)
问题(25114)
(20966)
技术经济(20904)
世界(20434)
(20140)
商业(17542)
业大(17456)
科技(17426)
国际(17230)
共检索到55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尹希文  
本文从多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了2003—201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其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劳动力减少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进步,而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则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等要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全国范围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工业化则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并没有带来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尹希文  
本文从多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了2003—201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其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劳动力减少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进步,而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则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等要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全国范围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工业化则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朝晖   宋琴   杨国永  
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Malmquist、空间自相关法、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空间分异格局,探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而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南的东部沿海省份,低值集聚区主要在西部和北部的边境省份;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尤其是离乡型非农转移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存在截然不同的本地和邻地效应,即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抑制异地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因此,本文建议加大农业要素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破除技术壁垒、邻近省份密切要素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陪伴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根据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劳动力的转移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以及改进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法分别对我国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利用估算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玮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代彦  吴翔  
本文运用SFA方法考察了2003—2010年期间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曼奎斯特指数,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构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技术非效率性,且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教育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女性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各省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多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着地区差异,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佳朔  宋洪远  
基于2009—2018年鲁豫两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探究了微观农户视角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农户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中青年农户较慢,并且中高龄老年农户的增长水平低于低龄老年农户。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在小麦生产中更为突出。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影响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更依赖粮食或农业经营收入的农户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佳朔  宋洪远  
基于2009—2018年鲁豫两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探究了微观农户视角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农户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中青年农户较慢,并且中高龄老年农户的增长水平低于低龄老年农户。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在小麦生产中更为突出。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影响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更依赖粮食或农业经营收入的农户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轶群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2~2011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然后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是由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共同下降引起的,且技术变化下降的影响更为明显;劳动力转移的转出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则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提高在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但在区域间表现不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武国定  方齐云  李思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效应包括配置效应、节本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本文在界定这些概念、建立测算公式和收集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会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消费提供资金,促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还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成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GDP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是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用工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涛  
本文分别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变资本利用率模型和投资调整成本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进行BCA分解(Business CyCle ACCounting),并得到一个较为稳健的结果:在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各种冲击传播机制中,那些能够产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经济波动机制相对更加重要;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反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包括政策冲击在内的各种经济冲击通过作用于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波动效果。这些发现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党夏宁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淑红  杨志海  
本文利用1991—2016年27个省(区)的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在运用单元调查评估法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污染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与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各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内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但仍处于一种低效率状态;此外,不同省份之间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差异也较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状况整体优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我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即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且这种关系在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均较为稳定。3)工资性收入比重以及受灾率的增高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均具有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农力度的提高则能够显著促进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佳朔  高鸣  
基于2009-202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结合工具变量法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减缓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一负面影响将会扩大。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小麦种植户采用新型技术的概率,减缓了技术进步。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教育或培训、养老金收入、农村集体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产前和产中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负面影响。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本文建议构建适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势的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基本养老金收入标准,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胡永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度量问题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测量之前,有必要面对两个夸大官方GDP增长率的度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GDP增长测算必须是建立在一个一致的基年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