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5)
- 2023(16555)
- 2022(13981)
- 2021(13581)
- 2020(11064)
- 2019(25770)
- 2018(25831)
- 2017(48103)
- 2016(26774)
- 2015(30490)
- 2014(30463)
- 2013(29736)
- 2012(27557)
- 2011(24951)
- 2010(24972)
- 2009(22653)
- 2008(21760)
- 2007(19178)
- 2006(17041)
- 2005(14944)
- 学科
- 济(105434)
- 经济(105324)
- 业(69178)
- 管理(64090)
- 农(51981)
- 企(46057)
- 企业(46057)
- 方法(43605)
- 数学(38448)
- 数学方法(38068)
- 中国(35304)
- 农业(34557)
- 业经(26291)
- 教育(23500)
- 地方(23447)
- 学(22835)
- 财(22028)
- 贸(19580)
- 贸易(19567)
- 制(19395)
- 易(19067)
- 理论(17938)
- 发(17497)
- 技术(16467)
- 环境(15795)
- 银(14734)
- 和(14700)
- 银行(14699)
- 策(14328)
- 融(14197)
- 机构
- 大学(371661)
- 学院(368730)
- 济(148608)
- 经济(145387)
- 管理(141417)
- 研究(131203)
- 理学(123112)
- 理学院(121630)
- 管理学(119588)
- 管理学院(118908)
- 中国(95344)
- 京(80948)
- 科学(79951)
- 农(73039)
- 所(65566)
- 财(62957)
- 研究所(60003)
- 中心(59158)
- 业大(58302)
- 范(58017)
- 师范(57657)
- 农业(55882)
- 江(54245)
- 北京(51786)
- 财经(50646)
- 师范大学(47069)
- 院(46607)
- 经(46511)
- 经济学(44081)
- 州(43378)
- 基金
- 项目(252926)
- 科学(200419)
- 研究(192684)
- 基金(182032)
- 家(157584)
- 国家(156104)
- 科学基金(133404)
- 社会(121219)
- 社会科(114230)
- 社会科学(114201)
- 省(98814)
- 基金项目(96898)
- 教育(92008)
- 自然(83871)
- 划(83708)
- 自然科(81901)
- 自然科学(81881)
- 编号(80991)
- 自然科学基金(80401)
- 资助(73372)
- 成果(67177)
- 部(57971)
- 重点(57077)
- 课题(57020)
- 发(55858)
- 创(52278)
- 教育部(49924)
- 国家社会(49220)
- 创新(48556)
- 人文(48006)
- 期刊
- 济(166287)
- 经济(166287)
- 研究(116233)
- 中国(82299)
- 农(74277)
- 教育(64338)
- 学报(57598)
- 科学(54704)
- 农业(51135)
- 管理(46742)
- 大学(45367)
- 财(44120)
- 学学(41521)
- 技术(33383)
- 融(31737)
- 金融(31737)
- 业经(30977)
- 业(24523)
- 经济研究(24430)
- 财经(23874)
- 问题(22893)
- 经(20470)
- 图书(19164)
- 版(18641)
- 资源(18189)
- 世界(17907)
- 科技(17402)
- 技术经济(16958)
- 理论(16322)
- 发(16158)
共检索到553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耀辉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赵耀辉(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北京大学)本文初稿写作期间为农业部农研中心(RCRE)访问学者。本文是RCRE所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的一部分,本文定稿于1996年8月。我在此感谢福特基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四川省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 问题 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宪威 楚晓琳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可以从农业生产角度和城市化发展的角度估计。综合两种结果,2008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估计约为1400万人,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因此,转移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城市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孔祥智
一、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特征 1.数量庞大。2004年末全省总人口8725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602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武云兰 余丽霞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关键词:
外部效应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引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海芹 刘邵权 郭仕利 谢芳婷
2008年根据人均工业总产值选取四川省20个典型样本村,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质的400户进行访谈,得到具体的调研数据。从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方面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目前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剩余情况,探讨限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1岁;其受教育年限较低,仅为6.64年,刚刚接近于小学毕业水平;而且剩余农业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潜力有限,山丘区域劳动力状况呈现出逼近刘易斯拐点的趋势。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供给结构 潜力 山丘区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祥禄 侍慧宇 李华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有关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特征,准确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基本态势,探索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寻找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与转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四川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莎 李盛聪
我国正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由于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技能缺乏,其在城市的生活、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让转移农民在非农产业顺利就业并具备城市化生活所需技能及素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四川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转移速度放缓趋势。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从而提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发展现状 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洪洋
本文基于四川省的仁寿、广汉、蓬安和东兴4个市(县、区)8个乡镇13个村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进行的抽样调查,并就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访问村民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56%;46岁以上的留守妇女占农村留守妇女总数的69%,大多数留守妇女在家主要照顾老人、小孩以及从事家务活动。然而,他们却计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被严重低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已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老龄化 返乡农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燕翔
本文认为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也存在着难得的机遇。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需要采取的对策是 :( 1)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 ,拓展农业就业空间 ;( 2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 ,扩大本地就业 ;( 3)加快城镇化进程 ,构建四川城市网络 ,从根本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4 )把发展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新兴产业来抓 ,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提高劳务输出质量 ;(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 ,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 6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 ,扫除农村...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姜太碧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劳动力 素质现状 提升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白南生 李靖
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从横向看,中国城市化率还偏低;从纵向看,中国城市化低于工业化的偏差正在扭转;从结构看,劳动力仍较多地聚集于农业生产,是资源配置的最大错位。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最大特点是在打破城乡要素分割的基础上实现的。但由于受到就业、生活、交往等多个层面的社会排斥,大多数农村流动劳动力未能实现稳定定居,处于"半城市化"阶段,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统筹城乡成为公平发展的要求,这些都给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