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7)
- 2023(13124)
- 2022(10983)
- 2021(10258)
- 2020(8677)
- 2019(20393)
- 2018(19652)
- 2017(38100)
- 2016(20545)
- 2015(23288)
- 2014(22972)
- 2013(23430)
- 2012(22117)
- 2011(20036)
- 2010(20119)
- 2009(18964)
- 2008(18904)
- 2007(17018)
- 2006(14975)
- 2005(13333)
- 学科
- 济(99277)
- 经济(99180)
- 业(60779)
- 农(52545)
- 管理(49906)
- 方法(44187)
- 数学(40609)
- 数学方法(40345)
- 企(36481)
- 企业(36481)
- 农业(35206)
- 中国(26868)
- 业经(23254)
- 财(23231)
- 贸(19623)
- 贸易(19616)
- 易(19153)
- 地方(19047)
- 制(17952)
- 学(17314)
- 发(14812)
- 银(14250)
- 银行(14209)
- 融(13858)
- 金融(13856)
- 行(13610)
- 环境(13501)
- 收入(13468)
- 体(12639)
- 农业经济(12569)
- 机构
- 学院(303861)
- 大学(302992)
- 济(138743)
- 经济(136397)
- 管理(114537)
- 研究(107918)
- 理学(99309)
- 理学院(98223)
- 管理学(96846)
- 管理学院(96279)
- 中国(84352)
- 农(70241)
- 科学(63631)
- 京(62769)
- 财(60343)
- 所(54951)
- 农业(54262)
- 中心(50096)
- 业大(49981)
- 研究所(49875)
- 财经(48333)
- 江(44446)
- 经济学(44325)
- 经(44253)
- 经济学院(40383)
- 北京(39514)
- 范(38586)
- 师范(38232)
- 院(37080)
- 财经大学(35610)
- 基金
- 项目(201448)
- 科学(159176)
- 基金(149226)
- 研究(147444)
- 家(130345)
- 国家(129223)
- 科学基金(109711)
- 社会(97677)
- 社会科(92456)
- 社会科学(92429)
- 基金项目(78563)
- 省(76952)
- 自然(67926)
- 自然科(66373)
- 自然科学(66353)
- 教育(66177)
- 自然科学基金(65278)
- 划(64480)
- 资助(60914)
- 编号(58483)
- 成果(47596)
- 部(46749)
- 重点(45377)
- 发(44955)
- 国家社会(42108)
- 创(41308)
- 教育部(39870)
- 课题(39870)
- 创新(38776)
- 农(38661)
- 期刊
- 济(153301)
- 经济(153301)
- 研究(89763)
- 农(72767)
- 中国(59046)
- 学报(50006)
- 农业(49584)
- 科学(46341)
- 财(44943)
- 大学(38511)
- 学学(36755)
- 管理(35813)
- 融(31542)
- 金融(31542)
- 业经(29079)
- 教育(25016)
- 经济研究(24349)
- 财经(24291)
- 业(24115)
- 技术(23369)
- 问题(21997)
- 经(20915)
- 世界(18197)
- 贸(17401)
- 版(17095)
- 技术经济(15939)
- 农村(15391)
- 村(15391)
- 农业经济(15366)
- 统计(15238)
共检索到45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辛 谭诗斌
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10~2013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运用广义二次曲线GQ模型回归拟合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测算了FGT贫困指数;采用沙普利值分解法估计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分配变化对减贫的贡献或影响;通过对五等份分组收入增长的弹性分析,评估了农村收入增长是否有利于穷人,并对提高农村减贫成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收入贫困 GQ模型 沙普利值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缓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文章以贫困的收入增长偏弹性和贫困的收入分配偏弹性的性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进程之间关系的统一框架。文章着重探讨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初始值对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贫困效应的影响,并以中国农村为例,来实证检验它们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及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翠红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选取1985—2005年间的有关农村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在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纯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有效增加农户收入;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较高,对农村产出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对农村产出的贡献率较低。文章进一步对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户收入 农村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国锋 孙林岩 张保成
通过对河南33个经济不发达县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结合当地扶贫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使用落实情况统计资料、劳动力状况和后备土地资源统计资料,我们详细分析了贫困地区这三个要素对经济增长和脫贫的作用,以及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重点强调资本投入及资本投向对于贫困地区脫贫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贫困 科布一道格拉斯函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阿依吐逊·玉素甫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初升 张凤华
脱贫人口返贫率偏高是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应该仔细考察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对政府干预行为的跨期响应,从而动态地而不是静态地评价政府减贫行为绩效。本文将普惠式的农村农业发展政策与扶贫政策一起纳入减贫分析框架,构建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以弥补现有文献用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的局限,从SVAR模型中获得结构冲击响应函数,动态地评价政府行为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表明,目前的政府行为,无论是普惠式的农村农业发展政策,还是瞄准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的政策干预都没有形成持久的影响,冲击响应衰减很快。为了降低脱贫人口返贫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凤华 叶初升
在经济增长与减贫关系问题上,大量的实证研究仅仅用经济增长以及伴随增长过程的收入分配状态作为解释变量,其结论与现实的契合性不够稳定。通过在计量模型中加入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扶贫与发展政策等关键性的中间变量,并采用跨越"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和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两个发展时期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在农村减贫中具有重要地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与现有的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不同,本研究表明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农村减贫的影响是不同的,三次产业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因此,新时期反贫困战略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农村贫困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关键词:
收入增长 分配 贫困减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贫困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贾凤菊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论文基于譬己村金融发展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八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各维度之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贫困越有可能和收入不平等联系在一起;(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应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减贫进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本文基于帕加诺模型,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因果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发展 帕加诺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