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7)
2023(19262)
2022(15951)
2021(15000)
2020(12632)
2019(29424)
2018(29135)
2017(54604)
2016(29245)
2015(33368)
2014(33217)
2013(33082)
2012(30441)
2011(27259)
2010(27538)
2009(26111)
2008(26067)
2007(23219)
2006(20292)
2005(18347)
作者
(83659)
(70420)
(69871)
(66648)
(44480)
(33690)
(31898)
(27420)
(26589)
(25160)
(23897)
(23710)
(22429)
(22138)
(21643)
(21626)
(20924)
(20613)
(20255)
(20156)
(17361)
(17239)
(17129)
(16170)
(15863)
(15783)
(15566)
(15565)
(14213)
(14069)
学科
(128648)
经济(128502)
(106528)
管理(91487)
(86660)
企业(86660)
方法(58425)
(52324)
数学(49035)
数学方法(48315)
业经(36581)
(35852)
中国(35778)
农业(34643)
(25925)
(25035)
贸易(25018)
(24409)
(24045)
财务(23980)
财务管理(23937)
企业财务(22623)
地方(22440)
(21787)
技术(21474)
理论(21047)
(20732)
(20169)
(18893)
(18840)
机构
学院(423890)
大学(419128)
(180859)
经济(177259)
管理(169362)
理学(145453)
理学院(143980)
管理学(141524)
管理学院(140721)
研究(139387)
中国(111649)
(88132)
科学(82636)
(81807)
(77915)
(69524)
中心(66052)
财经(64745)
(64343)
业大(63010)
研究所(62674)
农业(59975)
(58942)
北京(55620)
经济学(54681)
(52796)
师范(52304)
(50816)
(49466)
经济学院(49305)
基金
项目(278710)
科学(221300)
研究(205338)
基金(204373)
(177220)
国家(175646)
科学基金(152308)
社会(132559)
社会科(125402)
社会科学(125362)
(108838)
基金项目(107225)
自然(97548)
自然科(95371)
自然科学(95347)
自然科学基金(93697)
教育(93683)
(90451)
资助(83894)
编号(83874)
成果(67092)
重点(62196)
(62053)
(60324)
(59444)
课题(56455)
国家社会(55424)
创新(55086)
教育部(53399)
科研(53355)
期刊
(204393)
经济(204393)
研究(121484)
中国(86763)
(76724)
(66045)
管理(63934)
学报(62085)
科学(60170)
农业(52185)
大学(48711)
学学(45777)
教育(41023)
(40736)
金融(40736)
技术(40370)
业经(37689)
财经(31983)
经济研究(31741)
(28414)
(27644)
问题(26759)
技术经济(23337)
统计(22294)
(21978)
世界(21417)
图书(21390)
(21149)
(20457)
资源(19346)
共检索到641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凯  胡秋明  
农村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如何促进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是学界和业界公认的现实难题。本文以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深入探究农村养老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将农村养老运营扩展到基础规划、实践路径、价值共创的全流程。通过对农村养老运营流程中关键环节的解析,揭示了农村养老改革实现可持续目标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可持续的农村养老运营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的现实国情由于与国外并不一样,决定了中国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农村养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因而对中国农村养老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  何文炯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农村养老模式转变成本的涵义,由于存在养老模式转变成本,中国农村建立缴费积累养老模式遇到了阻力,从时间上来看完全积累模式已不能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2005年相关数据及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建立社会普享型老年津贴进行了测算,结论是所需资金总量较大,但是,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景元,袁建华,何林  
一 前言 中国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较快。在今后10年内(约在2000年前后),中国将逐步进入老年型国家。中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11.3368亿人口中,73.77%在农村。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据中国社会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吴兆娟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妮娜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在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中国农村非正式互助网络和互助组织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农村现实地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各类互助组织在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的理想形式是互助共同体重建基础上的振兴,故虽是互助养老,更应当放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善治社会构建之中去看待。互助型社会养老可以从微观-宏观的互助行为-互助组织-互助系统进行理论解析,同时从救助性的互助服务和适度普惠性的互助服务+进行体系划分,根据对文章4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其特点可以总结为立足互助组织、联动多方资源、发展互助服务、救助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分阶段进行、构建圈层化的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和乡村互助共同体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将"自助—互助"(守望相助)理念寓于社会养老之中,把老年人力资源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它与中国农村传统家庭照料弱化以及激增的老年人无人照料难题相适应,与中国农村传统乡土本色和现代转型相协调,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发展互助形式的养老,形成一些可复制经验。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应该以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以"自助—互助"的理念与行动为核心,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将"自助—互助"(守望相助)理念寓于社会养老之中,把老年人力资源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它与中国农村传统家庭照料弱化以及激增的老年人无人照料难题相适应,与中国农村传统乡土本色和现代转型相协调,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发展互助形式的养老,形成一些可复制经验。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应该以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以"自助—互助"的理念与行动为核心,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在发达农村与欠发达农村差异化发展中,解决好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于颖  
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入手 ,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 ,指出当前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选择 ,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玉其  
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对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在对农民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对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张玲玲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形势,在自发探索与国家相关政策倡导的推动下,幸福院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实践。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榆林市R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区的幸福院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多种具体形态,具有养老福利化、服务专职化和管理专职化的特点。R区幸福院在性质上属于强政府支撑型专职化服务模式,这一模式能明显提高接受其服务的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减轻他们的养老忧虑。但是,其较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以较高运行成本为前提的;且其覆盖范围有限,更适用于县乡政府和村集体能提供较强资金支持的地区。其运行成本较高这一约束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可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低成本人力资源与发展适老性农业等途径来克服,R区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凯  胡秋明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体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然而时至今日,可持续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的理论内涵和改革路径依然不甚明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如何改革走向可持续的关键机制、作用流程和支持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总结。文章以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系统分析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概念及其发展,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环节从需求评估、运营流程、绩效评估扩展到服务管理的全流程,通过对服务管理的研究,揭示了人员、信息、资金、资产四类要素在实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可持续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比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走向可持续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未来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增龙  董银果  
在进入了老龄化的 2 1世纪 ,占全国老龄人口 75 %的农村如何养老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大问题。分析农村现有养老的利弊 ,目前宜采取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对农村老人和准老人以互助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青壮劳力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为主的主动型养老方式 ,方适合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养卉  龚大鑫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老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文章从甘肃农村养老保障典型模式的调查研究入手,集中分析了甘肃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甘肃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莹  梁鸿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受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制度性瓶颈约束,同时伴随着中国的不完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等外生性因素的冲击。由此可得出结论:基于土地基础上的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具有内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转向社会养老模式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及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