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4)
- 2023(12012)
- 2022(9949)
- 2021(9390)
- 2020(7761)
- 2019(17502)
- 2018(17176)
- 2017(32757)
- 2016(17599)
- 2015(19747)
- 2014(19457)
- 2013(19321)
- 2012(17865)
- 2011(16348)
- 2010(16500)
- 2009(15776)
- 2008(15640)
- 2007(14124)
- 2006(12748)
- 2005(11667)
- 学科
- 济(77972)
- 经济(77788)
- 业(58063)
- 农(50080)
- 管理(47395)
- 企(35024)
- 企业(35024)
- 农业(33212)
- 方法(29951)
- 中国(26113)
- 数学(25538)
- 数学方法(25359)
- 业经(23875)
- 制(22023)
- 财(19937)
- 银(15774)
- 银行(15766)
- 贸(15450)
- 贸易(15441)
- 易(15234)
- 行(15157)
- 体(14968)
- 融(13705)
- 金融(13701)
- 发(13296)
- 地方(12849)
- 农业经济(12490)
- 策(12348)
- 学(11643)
- 险(11631)
- 机构
- 学院(252484)
- 大学(251753)
- 济(117956)
- 经济(115925)
- 管理(97327)
- 研究(89523)
- 理学(83154)
- 理学院(82302)
- 管理学(81235)
- 管理学院(80760)
- 中国(75980)
- 财(55955)
- 农(55384)
- 京(52577)
- 科学(48580)
- 所(43705)
- 财经(43324)
- 农业(41823)
- 中心(41729)
- 经(39647)
- 研究所(39021)
- 业大(38282)
- 江(37394)
- 经济学(37126)
- 北京(33413)
- 经济学院(33337)
- 财经大学(32010)
- 院(31116)
- 范(31073)
- 师范(30855)
- 基金
- 项目(164046)
- 科学(131810)
- 研究(125184)
- 基金(123549)
- 家(106395)
- 国家(105410)
- 科学基金(90847)
- 社会(86346)
- 社会科(80765)
- 社会科学(80745)
- 基金项目(64588)
- 省(60698)
- 教育(55318)
- 自然(54202)
- 自然科(52962)
- 自然科学(52949)
- 自然科学基金(52065)
- 划(50981)
- 编号(49718)
- 资助(49578)
- 成果(40994)
- 部(39388)
- 制(37680)
- 国家社会(37094)
- 重点(36452)
- 发(35671)
- 教育部(34248)
- 课题(33736)
- 创(33703)
- 人文(33200)
- 期刊
- 济(137125)
- 经济(137125)
- 研究(82376)
- 农(60722)
- 中国(56905)
- 财(42125)
- 农业(41102)
- 科学(36316)
- 学报(35719)
- 融(33757)
- 金融(33757)
- 管理(33030)
- 大学(29627)
- 学学(28278)
- 业经(25736)
- 财经(22272)
- 教育(21796)
- 经济研究(20134)
- 业(19275)
- 问题(19119)
- 经(19054)
- 技术(18916)
- 世界(16562)
- 农村(15365)
- 村(15365)
- 农业经济(15051)
- 贸(14460)
- 版(13922)
- 经济问题(13034)
- 国际(12523)
共检索到396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子兰
由于现行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且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对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所以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本文剖析了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对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澄清,并就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一帆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路径的比较分析,探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及适宜的运行机制,文章结论认为,我国农村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同传统的家庭保障、社区服务、互助组织等有机结合,重视使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以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有别的农村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养老保险 土地换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养老保障压力,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实施的传统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在制度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保障功能极其有限。当前,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备难得的有利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加快试点步伐,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加强基层农保机构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变迁 评价 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海元
中国目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潜在社会保障资源和传统组织资源。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激活这些潜在资源,可以克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货币缴费能力偏低、国家财力不足等缺陷,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 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简称"农保"),使广大农民能够老有所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将理论界的观点作一综述,去粗取精,以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安徽等7个省市在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戴卫东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村社会保险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郑功成(2002)认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停滞潜伏着巨大风险,主张分类分层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宜“进”不宜“退”,宜早不宜迟。“进”应该是正视现实,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王芳、王天意,2005)。鉴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社会救助的同时,要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重心来抓(刘书鹤,2001)。东部地区基本上具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中西部地区个别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和给付方面的设计存在着预期基金增值率过高、大龄和低龄参保者待遇标准相差大、月标准计发系数不合理、未建立指数化调整关系等问题。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实际实施中的困难,致使制度远离了社会保障目的和财务上的不可持续性。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为:第一,政府对农保制实行财政补贴;第二,实行"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第三,城乡养老制度模式与管理体制应基本一致;第四,配套建立完善的农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与严格定量限制的基金监管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昌平
为满足农村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抓住"人口红利"带来的各种良机,尽快改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处于"制度真空"的现实,有必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和战略高度,从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个人账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鲁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覆盖的重要措施。但是,原定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计划严重滞后于农民养老需求和制度发展要求,存在极大隐患,且制度模式存在缺陷。因此,应当在完善现有试点方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为名义账户制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民养老保险 制度模式 反思 重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绪祥
朱绪祥认为,(一)要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先必须认真科学地做好当地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及所需医疗费用的调查分析;(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农民医疗保险章程;(三)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四)建立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建立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宗旨应该是推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保证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应采取自愿原则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在较大范围内不能搞一个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冯海燕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即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和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博弈模型得出建立强制性农村环境责任保险以及保险合同中订立责任限额条款,有利于解决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是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环境责任保险 信息不对称 博弈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工作进展顺利,制度深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制度定型,需要对试点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和系统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2009GXS5B070)专题研究计划。按项目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成立了课题组,对部分试点地区——江西赣州、陕西宝鸡、江苏无锡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新农保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经办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本刊将报告中"关于完善制度设计"部分予以刊发,以期对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明
"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我国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之一。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健全和完善是其核心基础之一。但要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成因,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公维才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顺利开展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保制度供给不力,如相关制度未能及时修订等。当前,由于农民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制度供给上也应针对不同农民实行分类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供给 分类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春贤 苏永琴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近十年,目前依然是参保率低、覆盖面窄、保障水平过低。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实施的条件并不具备。就全国而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现状 道路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