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8)
2023(18806)
2022(15755)
2021(14847)
2020(12304)
2019(28531)
2018(28170)
2017(53419)
2016(28663)
2015(32300)
2014(32320)
2013(32100)
2012(29948)
2011(27192)
2010(27334)
2009(25109)
2008(24885)
2007(22398)
2006(19592)
2005(17763)
作者
(81087)
(68088)
(67756)
(64528)
(42806)
(32674)
(30912)
(26543)
(25891)
(24286)
(23172)
(22911)
(21387)
(21360)
(21087)
(20948)
(20338)
(19986)
(19558)
(19415)
(16979)
(16756)
(16597)
(15720)
(15360)
(15277)
(15106)
(15048)
(13840)
(13651)
学科
(125774)
经济(125655)
(78451)
管理(75533)
(54753)
企业(54753)
(52703)
方法(49964)
数学(43979)
数学方法(43486)
中国(38880)
农业(34874)
地方(30377)
业经(29732)
(28653)
(24371)
贸易(24354)
(24271)
(23668)
(22850)
(20417)
银行(20386)
(19675)
(19416)
金融(19412)
(19155)
环境(18649)
(17865)
技术(17822)
理论(17176)
机构
学院(405134)
大学(401193)
(172455)
经济(168974)
管理(154529)
研究(141586)
理学(131967)
理学院(130482)
管理学(128359)
管理学院(127586)
中国(110238)
(85440)
科学(84131)
(78118)
(77639)
(70723)
中心(66883)
研究所(63818)
(61911)
业大(61172)
财经(60570)
农业(60091)
(55145)
(54516)
北京(54055)
师范(54001)
经济学(52594)
(50561)
(49507)
经济学院(47346)
基金
项目(267429)
科学(210742)
研究(200218)
基金(192792)
(167255)
国家(165777)
科学基金(141911)
社会(128015)
社会科(121012)
社会科学(120981)
(105081)
基金项目(101418)
教育(91426)
自然(88405)
(87759)
自然科(86329)
自然科学(86303)
自然科学基金(84729)
编号(83035)
资助(78168)
成果(67835)
(61984)
重点(60318)
(59737)
课题(57352)
(55633)
国家社会(53456)
创新(52004)
教育部(51145)
科研(50866)
期刊
(196980)
经济(196980)
研究(120363)
中国(87755)
(77929)
学报(60719)
(59054)
科学(57443)
管理(54527)
农业(53026)
大学(47139)
教育(46414)
学学(44155)
(41710)
金融(41710)
技术(37162)
业经(36551)
经济研究(30787)
财经(29327)
问题(26993)
(26943)
(25347)
图书(22236)
世界(20824)
(20768)
(20384)
技术经济(19986)
统计(19181)
资源(18489)
商业(17983)
共检索到62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益丰  张少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梳理与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提出从短期完善修正现有支农政策、中期理顺与开拓支农途径,长期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财政支农体系趋于完善等方法入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需求大于供给、财政支农体系混乱与财政支农形式单调等问题的对策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开云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缺位现象,以及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对农村供给产品的供给。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有必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主辅地位;调整相关法律规制,拓展非政府组织发展空间;强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农村项目的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成果的实际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益丰  刘东  
发展农村综合型合作社,既改善农民与企业的交易环境,又为农村社区改造提供资金保障,形成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新渠道。本文基于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曲河村综合型合作社调研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来检验本文提出的"公司+综合型合作社+农户"农村微观组织架构——准公共产品供给模型,并论证了通过"三位一体"式农村组织架构发展农业,以为当地农村提供准公共产品为突破口,全面服务农业社区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同时证实"公司+综合型合作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规模与农民增收状况、企业主导的合作组织经营规模等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丽双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柳芳  王军民  
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造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构筑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值、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农民数量,从而促进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以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军  何寒熙  
一、问题的提出.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业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农业的增长被认为主要可以由农作制度的变迁来解释,而不是象经济增长理论一般认为的那样主要取决于农业发展的常规要素,即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技术的变迁和进步等等.经济学家估计,由家庭承包责任制取代原来的集体农作制度这一变迁对中国农业生产力的贡献份额在20%到50%之间,有的学者的估计值甚至高达70%.根据产权经济理论的解释,农作制度向非集体化方向的变迁改变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的激励结构,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是,在一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着的,由于农作制度向非集体化的变迁和集体化农业组织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胡晓群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研究框架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并通过小样本调研案例论证了这种共同治理模式的现实可行性。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于某些任务测度模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激励不足的机会主义倾向,而社群的自组织机制弥补了政府提供不足的真空罅隙,从而形成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蕾  朱玉春  
采用陕西省556户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第一,目前农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依次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医疗、饮水设施、教育;投资重点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第二,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及保障性公共产品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中等偏上。第三,三类公共产品供给效果优劣依次为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生产性公共产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玲  兰庆高  于丽红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取消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出发,指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国际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为更好地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宋英杰  
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的研究大多是从现实中寻找答案,缺少深入规范的理论分析。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将非均衡经济学中的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中,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不足的理论模型,并建立计量模型,用1989-2003年的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财政的预算约束和政府对农民偏好的不了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红梅  汤黎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处于供给不足、效率低下的窘境之中。农村公共产品由基层政府提供更具效率和可行性,但地方税系缺失使地方政府缺乏财力支撑的制度保障。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必须在确认地方政府供给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健全地方税制,构建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财力保障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利用内蒙古、宁夏、山东三个省份1024户微观农户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引入农户社会信任因子,考虑农户收入水平差异,采用列联表方法,探究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意愿仅为65%,而愿意参与供给的农户中,68%的农户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农户社会信任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显著正相关,但农户收入水平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的正向关联性较弱。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萍  徐天群  
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平角度,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2003~2011年31个省(市、区)城乡公共产品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供给的不均等化程度,从而给出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优先序。实证研究表明: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程度最高的是医疗卫生,其次是社会保障,最后是基础教育,因此在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需要优先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其次是社会保障事业,再次是农村基础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