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9427)
- 2022(7702)
- 2021(7425)
- 2020(5908)
- 2019(13391)
- 2018(12936)
- 2017(24236)
- 2016(13051)
- 2015(14719)
- 2014(14346)
- 2013(14622)
- 2012(13911)
- 2011(13120)
- 2010(13150)
- 2009(12240)
- 2008(12151)
- 2007(10775)
- 2006(9749)
- 2005(8771)
- 学科
- 济(68043)
- 经济(67985)
- 农(49524)
- 业(36916)
- 农业(32996)
- 管理(25085)
- 方法(22882)
- 数学(20959)
- 数学方法(20817)
- 中国(20101)
- 业经(18002)
- 地方(16625)
- 企(14471)
- 企业(14471)
- 贸(13020)
- 贸易(13014)
- 发(12917)
- 易(12747)
- 学(12653)
- 农业经济(12487)
- 制(12239)
- 发展(10622)
- 展(10608)
- 环境(9721)
- 财(9645)
- 村(9447)
- 农村(9423)
- 银(9421)
- 银行(9403)
- 融(9338)
- 机构
- 学院(198845)
- 大学(197070)
- 济(93094)
- 经济(91698)
- 研究(78894)
- 管理(71570)
- 理学(62341)
- 中国(61620)
- 理学院(61522)
- 管理学(60581)
- 管理学院(60224)
- 农(55578)
- 科学(47604)
- 农业(42388)
- 京(42304)
- 所(40586)
- 研究所(37389)
- 财(36251)
- 业大(35262)
- 中心(35147)
- 经济学(29609)
- 财经(29369)
- 江(28778)
- 范(28055)
- 师范(27843)
- 经(27103)
- 院(27095)
- 经济学院(26812)
- 科学院(26666)
- 北京(26556)
- 基金
- 项目(136285)
- 科学(109085)
- 基金(102108)
- 研究(100990)
- 家(90590)
- 国家(89799)
- 科学基金(75293)
- 社会(68167)
- 社会科(64268)
- 社会科学(64254)
- 基金项目(53763)
- 省(50794)
- 自然(45682)
- 自然科(44604)
- 自然科学(44589)
- 自然科学基金(43807)
- 划(43412)
- 教育(43331)
- 资助(40363)
- 编号(39831)
- 发(32549)
- 农(32409)
- 成果(32258)
- 部(32149)
- 重点(31392)
- 国家社会(30084)
- 中国(28415)
- 创(27749)
- 课题(27209)
- 发展(26900)
- 期刊
- 济(108670)
- 经济(108670)
- 农(61662)
- 研究(58851)
- 农业(42422)
- 中国(41225)
- 学报(34188)
- 科学(33943)
- 大学(26670)
- 学学(25599)
- 财(22854)
- 业经(22652)
- 融(21002)
- 金融(21002)
- 管理(20530)
- 业(19497)
- 教育(16073)
- 问题(15934)
- 经济研究(15586)
- 世界(14947)
- 农业经济(14777)
- 财经(14288)
- 农村(14160)
- 村(14160)
- 技术(13726)
- 版(12769)
- 资源(12518)
- 经(12453)
- 贸(11602)
- 经济问题(11306)
共检索到29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昕 徐志刚 刘明兴 陶然
基于对中国6省116个村庄所做的实地调查数据,文章系统地描述了2000年和2004年前后村支书的产生方式。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党支部民主选举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大多数的样本村庄,乡镇党委都放弃了传统的直接指定村支书人选的做法。与此同时,村支部选举的具体程序尚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村民对党内民主的参与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关键词:
农村党支部 民主选举 区域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共同构成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民主政治发展并不平衡、不充分,作为民主政治基础的民主选举面临很多困境。其中,民主选举并非出于真实意愿是核心。笔者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行政村村委会选举的考察发现,农村民主发展不容乐观,农村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任重而道远。应该通过提升人民群众政治素质、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等措施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耀疆 高帆 任保平 J.J.Kennedy
提名方式是民主选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选举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民主选举内在地要求候选人的提名应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3种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公开提名、村委会提名和乡党委提名。通过设置变量以及对陕西6个县34个村调查研究结果的实证性分析 ,研究了不同提名方式与民主制度的实施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民主选举 提名方式 实施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仕新 赵爱明
文章从博弈的视角,阐述了利益对村民民主选举的影响,并以实际调查数据对利益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村民在民主选举这个无穷次重复的利益博弈中,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能实现的。
关键词:
中国村民民主选举 利益 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娅
本文从近两年实施民主选举后的农村现状出发 ,分析提出了当前村民自治所处的阶 段是起步阶段 ,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阶段 ;规范民主选举的主要对象不是宗族等非 正式组织 ,而是乡镇操纵的问题 ;改变干部治村必须以村民自治章程取代村规民约 ;解决 决策的及时性和落实公开制度有助于实现村民真正成为自治主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方一 高晓路 王英杰
农村住房结构是决定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全国农村住房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科学评估农村房屋脆弱性的基础。首先,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普)结果,将农村房屋分为"钢混"、"砖混"和"传统结构("包括五普中住房墙体材料的"木、草、竹"和"其他"2个类型)3种结构类型,建立了全国县级尺度农村住房数据库,共2699个区县。探讨农村住房结构的空间差异,遴选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归纳出影响各类房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砖混结构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住房结构类型,尤其在中东部地区的比例很高,而传统结构住房在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高(接近50%),影响这两种结构住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域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越高,砖混结构房屋比例越高。钢混结构在农村房屋中所占比例普遍很低,东中部地区比西部、东北略高,气候、非农就业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地震脆弱性,建议中国农村政策应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主,并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还需要在农村地区逐步推广房屋抗震规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疆辉 刘卫东 吴建民
新的信息技术(ICTs)社会扩散的不均等性成为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障碍之一,这种不均等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广大农村地区的差异亦非常显著。作者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网民发展、涉农网站建设等角度出发,通过宏观与中观区域视角剖析了农村信息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固定电话、电视机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东、中、西差异不明显,而家用电脑普及率的区域差异最大,说明家用电脑拥有率是造成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农村网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东西差异会继续增大。从中观省域层面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拥有情况与居民纯收入呈明显正相关,并且家用电脑拥有水平与收入相关性最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万广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经系)一、引言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的研究则是该论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讲,这种差异的存在及其变化不但关系到社会与政局的稳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研究目的:在阐述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方法:P-S-R框架法、信息熵权TOPSIS法。研究结果:(1)2003—2007年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总体呈现出有降有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最高,绩效值为0.5985;(2)区域差异特征显示,粮食主产省的绩效水平普遍较高,经济发达地区的绩效水平普遍较低。研究结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资源保障绩效的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在于:(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起的建设占用压力对整理绩效的影响;(2)后备土地资源禀赋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君
民主选举制度是乡村中国村民自治最基础的部分,其核心是多数原则及投票行为。在考量部分乡村社会后发现,多数原则原本意义上的相对多数在一些乡村正异化为绝对多数,其追求的择优目的正生成择劣的效果;而投票行为应有的公共理性正被经济理性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社会民主土壤的贫瘠,体现在:民主形成于理性主义而非经验主义的;缺乏以多元中心信息系统为特征的独立舆论环境;生活普遍贫困使得民主共识难以达成。因此,在乡村社会矫正民主选举原则,发展市场经济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民主选举 多数原则 投票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其友 宫连英 陶陶 薛志士
以总要素生产率指标TFP为主,对8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村经济效率的地域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基本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差异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