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6)
2023(14428)
2022(11971)
2021(11262)
2020(9315)
2019(21589)
2018(20813)
2017(40127)
2016(21190)
2015(24183)
2014(23948)
2013(24133)
2012(22590)
2011(20327)
2010(20597)
2009(19548)
2008(18871)
2007(16928)
2006(14817)
2005(13516)
作者
(59499)
(50306)
(49786)
(47642)
(31434)
(24076)
(22693)
(19516)
(19029)
(17637)
(17170)
(16756)
(15808)
(15615)
(15504)
(15492)
(14814)
(14552)
(14413)
(14335)
(12419)
(12170)
(12168)
(11552)
(11445)
(11312)
(10985)
(10972)
(10158)
(10078)
学科
(95471)
经济(95387)
(63558)
管理(52429)
(51167)
(41747)
企业(41747)
方法(38820)
数学(34029)
农业(33956)
数学方法(33798)
中国(33187)
(28139)
金融(28136)
(27037)
银行(27014)
(26161)
业经(25374)
(23332)
(22046)
地方(20787)
(20440)
贸易(20424)
(19946)
(15823)
(14726)
(14347)
(13957)
财务(13933)
财务管理(13898)
机构
学院(306145)
大学(302926)
(138170)
经济(135570)
管理(114668)
研究(107772)
理学(98530)
理学院(97477)
管理学(96118)
管理学院(95551)
中国(90530)
(65417)
(62755)
(61251)
科学(61245)
(53748)
中心(52284)
农业(50176)
财经(48849)
研究所(48623)
业大(46594)
(45001)
(44627)
经济学(43923)
经济学院(39875)
北京(39760)
(39692)
师范(39394)
(37179)
(36227)
基金
项目(199541)
科学(157710)
研究(151604)
基金(146197)
(125956)
国家(124820)
科学基金(106427)
社会(99705)
社会科(94290)
社会科学(94265)
基金项目(77105)
(76588)
教育(67612)
自然(63910)
(63881)
自然科(62434)
自然科学(62416)
编号(61956)
自然科学基金(61339)
资助(58408)
成果(50802)
(46144)
(45279)
重点(44841)
国家社会(42414)
课题(42028)
(41996)
教育部(39748)
(39402)
创新(39221)
期刊
(155211)
经济(155211)
研究(92825)
(68635)
中国(62129)
农业(46177)
(45709)
金融(45709)
(45701)
学报(45642)
科学(43412)
管理(36591)
大学(35874)
学学(33999)
业经(29641)
教育(28800)
财经(24404)
经济研究(23980)
技术(23850)
(22513)
问题(21913)
(21068)
世界(18163)
(17641)
(16453)
农村(16171)
(16171)
国际(15944)
农业经济(15337)
技术经济(15251)
共检索到467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杨焱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历经变迁一直未能走上合作性金融道路,却走向商业化道路。农村信用社这种由人之理性建构的组织制度应与我国自生自发之文化准则相协调才能很好地运作。但文化变化相当缓慢,我们应借鉴华洋义赈会发展信用合作社之成功经验,采用渐进、稳健主义的制度推进方式,达到一种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爱喜  
目前农村合作银行存在产权不清和所有者缺位问题,中央政府希望通过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来解决。本文基于农户金融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双重视角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与GDP挂钩体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结果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产权制度选择行为,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建立产权清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而地方政府按照GDP最大化目标选择的农村合作银行制度使改革偏离了预定目标,导致众多问题出现。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庆  王祁林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信用社脱颖而出,各项业务日益壮大。方兴未艾。而苦苦经营了3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城市郊区信用社,下同),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殷红霞  
为了解决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的认识问题,采用SW OT法对农村信用社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说明服务“三农”的目标战略定位是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燕君  宋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秀丽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创新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市场监督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到位。外部治理不完善使农村信用社产生了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服务功能提升缓慢、经营机制转换不快、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现状、问题及后果的研究分析,就完善中国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促进实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提出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历史的脚步匆匆,伴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交响曲,我们迎来了共和国的60华诞。斗转星移,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个春秋,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性变革,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农村信用社60年的发展经历,尤其是30年的改革经历,将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鹏  
农村信用社(含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2003年开始的农信社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资本仍不能有效发挥约束效力,隐含较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基础上,创造性地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作为分析农信社资本约束效力的基准,建立了资本约束的理论模型。在对资本成本隐含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基础上,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信社资本约束实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信社资本监管约束失效;经营管理者对资本优化激励约束动力不足;支农业务目标将降低资本水平。本文建议,提高资本质量和改进资本监管两个方面强化资本约束,是深化农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浙江省《合作金融》课题组  
一1983年和1984年中共中央的两个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性质”,“信用社要进行改革,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国务院下达国发(1984)105号文件,批转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把恢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祺  
在政府主导的外生的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出现后,产生了四大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信用社社员、农村信用社"内部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就是四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均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主要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政治博弈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辛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与壮大,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和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如何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信用社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同业合作,促成良性竞争;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风险管控,提高支农服务能力和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京  姜会武  邓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淑芳  
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受体制、观念、技术、环境等因素制约,在金融创新上力度不够,与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建议: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创新意识;理顺信用社的组织管理体系,为金融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改善经营方式,调整经营战略;扩大服务领域,拓宽增收渠道;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业务新品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交战  薛建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宝山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呈现的经营风险日益严重,主要反映在内部管理、信贷资产、负债资本、支付等方面的风险较大。因此要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防范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