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8)
2023(14509)
2022(11861)
2021(11178)
2020(9250)
2019(21520)
2018(21181)
2017(40331)
2016(21675)
2015(24857)
2014(24807)
2013(24856)
2012(23273)
2011(21102)
2010(21378)
2009(20053)
2008(20162)
2007(18436)
2006(16501)
2005(15146)
作者
(63456)
(53721)
(53136)
(50868)
(33667)
(25540)
(24295)
(20737)
(20341)
(19172)
(18271)
(17739)
(17019)
(16871)
(16657)
(16539)
(15908)
(15565)
(15482)
(15215)
(13509)
(13208)
(13035)
(12327)
(12175)
(12120)
(11958)
(11860)
(10847)
(10825)
学科
(99088)
经济(99005)
(60538)
管理(54720)
(51261)
(38432)
企业(38432)
方法(38349)
农业(33839)
数学(33629)
数学方法(33327)
中国(30607)
业经(26065)
(22433)
地方(20542)
(19547)
(19163)
贸易(19150)
(18824)
(18696)
(16347)
(15606)
银行(15574)
(14971)
(14604)
金融(14602)
(13783)
(13381)
环境(13325)
发展(13182)
机构
大学(316749)
学院(316214)
(137408)
经济(134744)
管理(117764)
研究(114975)
理学(99935)
理学院(98811)
管理学(97166)
管理学院(96563)
中国(90612)
(69562)
(68459)
科学(67715)
(61660)
(58483)
中心(53935)
农业(53389)
研究所(52784)
业大(50062)
(49107)
财经(48163)
(43875)
北京(43631)
(42875)
经济学(42833)
师范(42504)
(40002)
(38707)
经济学院(38698)
基金
项目(204332)
科学(160163)
研究(153732)
基金(147995)
(128970)
国家(127850)
科学基金(108049)
社会(98724)
社会科(93118)
社会科学(93092)
(78511)
基金项目(77706)
教育(68977)
自然(65944)
(65775)
自然科(64383)
自然科学(64363)
编号(64154)
自然科学基金(63233)
资助(59565)
成果(53716)
(46491)
重点(46291)
(45874)
课题(43482)
国家社会(41989)
(41508)
教育部(39420)
(39045)
创新(38912)
期刊
(159271)
经济(159271)
研究(96548)
(71930)
中国(70819)
学报(51571)
农业(48765)
(47061)
科学(46751)
大学(39435)
管理(39167)
学学(36485)
教育(34823)
(33850)
金融(33850)
业经(29735)
技术(27113)
(24858)
经济研究(24669)
财经(24019)
问题(22507)
(20782)
图书(20320)
世界(18636)
(17684)
(17553)
技术经济(15958)
农村(15871)
(15871)
农业经济(15539)
共检索到495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村信息化重点是为农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农村,政府为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于2004~2008年5年期间下发了5个"1号文件",一再强调信息化这一政策。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何种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又如何体现?本文将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月清  刘迎霞  钟甫宁  
本文对2003—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解释。通过建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模型,本文认为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是2003—2007年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农民工数量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从迁移成本的角度对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进行解释,认为2003—2007年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心理评价也随之提高、外出打工时家人离别的心理成本增加是农民工与农业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而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芳  纪雪梅  田红  
为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本文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中央部委出台的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文本共231篇,采用信息计量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政策文本的主题分布、发布单位与时间变化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政策的主题类目框架体系,共包括18个一级类目、83个二级类目和432个主题词,然后对二级类目频次、一级类目的共现情况以及政策发布主体与一级类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政策的历史变迁、关注重点、发布主体合作状况,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政策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政策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着重对20世纪40~90年代所有制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背景下农民的婚姻家庭变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本研究,土改以后婚姻年龄由民间确立变为政府硬性约束,在集体组织网络之中,早婚行为被有效地抑制;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使传统家长权力失去发挥的基础,核心家庭由私有制时代的简单多数变为绝对多数;集体经济尽管没有消除贫困,但却将饥荒降低到历史上的最低程度,农民家庭人口的生存能力得以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这种制度环境有密切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何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减少农民数量 ,但对适度的农民数量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从对农产品的需求角度出发 ,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体相等为标准 ,根据目前状况和假设赶上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两种条件 ,探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后我国可能有多少农民 ,进而计算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湛礼珠  
“利益-效能-信任”的分析视角下,基于对G市、Z市和H市的实地考察,研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美丽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中的利益断链和农民参与公共事务权利保障中的治理失效,形塑了农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不足的困境,而利益断链、治理失效和社会转型之下的信任式微相互作用与确认,使得农民信念维系在低水平的利他性期望和制度化规则无法得到共同遵守之上,由此构成农民村治参与不足的内生基础。打破农民关于村治参与行为和信念的低水平均衡、强化农民主体性建设,需要以系统推进理念弥合利益断链、以行政嵌入自治促进效能再生,同时以制度信任为起点推动信任重塑,实现利益、效能和信任的整体再塑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喜梅  彭建刚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金静  
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历史奋斗过程中“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时代改革试点方法论,搭建一个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的解释框架,考察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案例样本,可以发掘中国农村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村改革试验区是衔接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系统场域,在接收到中央意向性设计与全过程跟踪的“环境压力”后,其内部聚焦“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实质运转,在可自由裁量空间内落实拓展试验任务,以输出创新、集成性典型案例,并经过反馈链循环再作进一步信息转换,从而推动地方经验跃升为国家政策。由此归纳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的试点运作逻辑,即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始终站位国家顶层进行决策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前提;构建系统而协同的纵向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性支点;在中央注意力分配下进行知识生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吸纳典型和辐射带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试点行动走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新常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金静  
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历史奋斗过程中“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时代改革试点方法论,搭建一个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的解释框架,考察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案例样本,可以发掘中国农村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村改革试验区是衔接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系统场域,在接收到中央意向性设计与全过程跟踪的“环境压力”后,其内部聚焦“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实质运转,在可自由裁量空间内落实拓展试验任务,以输出创新、集成性典型案例,并经过反馈链循环再作进一步信息转换,从而推动地方经验跃升为国家政策。由此归纳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的试点运作逻辑,即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始终站位国家顶层进行决策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前提;构建系统而协同的纵向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性支点;在中央注意力分配下进行知识生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吸纳典型和辐射带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试点行动走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新常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汤玉刚  虞拱辰  
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凸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缺失和低效率造成的。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制度性的,而公共财政体制设计的缺陷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长期发展来看,农村自愿集体行动秩序的拓展受到抑制可能是更加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演进的分析框架,并针对性地讨论了若干关键环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晓蓉  王文生  姜丽华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与共享,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弱等问题,针对建设现状,应加强基层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各类实用的农村信息化软件,完善中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巩前文  李瑾  
农村经纪人作为农户的代理人活跃在市场上,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连接农户与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农户和农村经纪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所以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文章以市场—声誉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农户应以隐性激励机制为主,并且为了保障隐性激励机制能发挥最大效用,应注重农村经纪人本地化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先红  陈玲  
本文沿循地权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试图推进有关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跟这一视角多关注行动者和社会规范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从"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到"产权的社会结构逻辑"转换的思路,并侧重从阶层的角度来理解地权配置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个"阶层地权"的分析框架,来统摄全文对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产权不仅是一个权利界定问题,也不仅仅是个权利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阶层竞争关系问题。阶层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态度、行为逻辑和行动能力的差异。我们将以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所获取的农地规模流转经验材料为基础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涵括的研究论题、分析概念和理论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李忠斌  李海平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分别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足导致金融交易成本过高是形成金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摆脱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阐释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搬硬套的做法。由于忽视和偏离制度因素的内生性要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了一系列误区,由此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着手加强内生金融发展,最终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为我国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