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78)
2023(19817)
2022(16550)
2021(15436)
2020(12816)
2019(29119)
2018(28777)
2017(54750)
2016(29772)
2015(33288)
2014(32967)
2013(32991)
2012(30021)
2011(27086)
2010(26969)
2009(25196)
2008(24926)
2007(22171)
2006(19729)
2005(17661)
作者
(87842)
(73393)
(72776)
(69155)
(46349)
(35160)
(32777)
(28859)
(27808)
(26181)
(24997)
(24576)
(23301)
(23158)
(22695)
(22289)
(21704)
(21699)
(20990)
(20890)
(18410)
(17966)
(17738)
(16748)
(16511)
(16252)
(16237)
(16147)
(14746)
(14582)
学科
(125804)
经济(125647)
(105256)
管理(90784)
(86024)
企业(86024)
方法(54517)
(52188)
数学(44650)
数学方法(44276)
业经(37364)
中国(35891)
(35438)
农业(34540)
(25959)
贸易(25946)
(25331)
(24888)
(24123)
(23270)
地方(23239)
财务(23199)
财务管理(23168)
企业财务(21936)
技术(21692)
(20465)
理论(19896)
(19704)
(18965)
(18644)
机构
学院(430783)
大学(428748)
(179847)
经济(176440)
管理(170347)
研究(147352)
理学(147220)
理学院(145657)
管理学(143399)
管理学院(142638)
中国(113817)
(91485)
科学(91035)
(87192)
(79806)
(74888)
业大(70068)
研究所(68296)
农业(67539)
中心(66243)
财经(64126)
(63392)
(58618)
北京(57505)
经济学(54236)
(53873)
师范(53305)
(52284)
(50579)
经济学院(49109)
基金
项目(292263)
科学(229736)
基金(213687)
研究(211281)
(187970)
国家(186300)
科学基金(159252)
社会(136270)
社会科(128941)
社会科学(128906)
基金项目(113397)
(113248)
自然(102909)
自然科(100550)
自然科学(100521)
自然科学基金(98764)
(94908)
教育(94289)
资助(86741)
编号(84848)
成果(67743)
重点(65116)
(64483)
(63151)
(61875)
课题(57574)
创新(57389)
国家社会(56921)
科研(55625)
教育部(54815)
期刊
(202341)
经济(202341)
研究(126155)
(85938)
中国(82378)
学报(73118)
科学(67044)
管理(62988)
(61192)
农业(58175)
大学(55484)
学学(52811)
(39741)
金融(39741)
教育(39399)
业经(37650)
技术(35076)
经济研究(31574)
财经(31522)
(30311)
问题(27460)
(27113)
(22671)
技术经济(22104)
(21468)
科技(21266)
世界(21199)
现代(19980)
业大(19658)
商业(19259)
共检索到63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锡文  陈昱阳  张建军  
文章定量测度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的特征事实并分析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阻碍了“三农”问题地解决。因此,本文从农村老龄人口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负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造成了农村耕地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安全无保障等。从正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促使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等。针对问题本文从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护耕地质量四个方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宝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急迫,任务也更为艰巨。未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0—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2021—203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2035—2050年为高位发展阶段,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常态化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风险、养老服务需求等产生深远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应对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秋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地区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流出人口增加等原因而面临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特别是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老龄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提前和纯农业收入占比低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的显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农村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十分明显;从长期的隐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要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农业、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琳  杨莹  李冠杰  
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老龄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分布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明显,老龄化范围由沿海向内陆迅速扩张。根据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农村人口老龄化划分为快速减少浅度老龄化、快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浅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深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浅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深度老龄化7种类型,1995—2000年有5种类型,其中快速增长与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类型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快速与慢速增长型浅度老龄化类型由环渤海地区向内陆延伸;2000—2005...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笳旭  李朝柱  
从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抑制了农业生产,但通过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促进了农业生产。上述三种效应叠加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产出水平下降0. 77%,劳动生产率下降1. 19%,土地生产率下降0. 69%。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老龄化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经验研究,也为应对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在实现老有所养上,农村老年人居住的空巢化问题加剧,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仍有增长空间;在实现老有所医上,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整体改善,但在医疗健康支出上的负担有所加重;对标老有所为的目标要求,农村在业老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仍然较少。对此,中央和有关部门已有一些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但在涉及的内容与范围上还有优化空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在2021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今后还应重点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事业的制度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在实现老有所养上,农村老年人居住的空巢化问题加剧,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仍有增长空间;在实现老有所医上,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整体改善,但在医疗健康支出上的负担有所加重;对标老有所为的目标要求,农村在业老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仍然较少。对此,中央和有关部门已有一些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但在涉及的内容与范围上还有优化空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在2021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今后还应重点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事业的制度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利用1989~2011年的农户微观家计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解和回归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总体变化主要是由组间效应引起的,即不同出生组之间不平等程度的加剧是收入不平等的主因;无论采用方差分解法还是回归分解法得到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确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效应有增强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成坤   陈晗   张茗泓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以农地流转和农业科技创新分别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调节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2009—2020年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小幅递增趋势,且东部地区远高于其他地区;2)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其中农地流转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农业科技创新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地流转的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而在农地流转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则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引导老龄农户退出和流转土地,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玉龙  
基于城乡人口流动视角,建立省际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3SLS估计方法,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每降低1%,城乡收入差距提高0.15%;城乡收入差距每下降1%,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1.11%。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注重并权衡二者关系,对于控制并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升  邓峰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农业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把小麦经营分成生产和销售两个阶段,基于DEA-Windows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评出两个阶段的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小麦生产效率年平均值稳步提升,而小麦销售效率年平均值逐年走低。基于Tobit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小麦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机械化程度却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小麦销售效率的提升,而机械化程度对小麦销售效率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和促进作用。在东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效率和销售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