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7)
2023(10352)
2022(8369)
2021(7934)
2020(6324)
2019(14562)
2018(13823)
2017(26721)
2016(14129)
2015(15587)
2014(14924)
2013(15309)
2012(14261)
2011(13123)
2010(12974)
2009(12056)
2008(11838)
2007(10499)
2006(9468)
2005(8464)
作者
(39142)
(33873)
(33224)
(32062)
(20914)
(16121)
(14677)
(13144)
(12680)
(11692)
(11363)
(11053)
(10778)
(10545)
(10438)
(10160)
(9686)
(9546)
(9368)
(9354)
(8439)
(8238)
(8120)
(7783)
(7678)
(7550)
(7161)
(7007)
(6737)
(6726)
学科
(72664)
经济(72611)
(49570)
(42707)
农业(32949)
管理(30805)
方法(27201)
数学(25524)
数学方法(25419)
中国(21532)
(20056)
企业(20056)
业经(18887)
地方(14796)
(14072)
(13974)
贸易(13966)
(13683)
(13323)
(12896)
农业经济(12440)
(11646)
发展(10714)
(10708)
(10614)
银行(10604)
(10332)
(10317)
金融(10316)
(10055)
机构
学院(205995)
大学(203306)
(102281)
经济(100800)
研究(77400)
管理(76834)
理学(67054)
理学院(66326)
管理学(65450)
管理学院(65098)
中国(62635)
(52981)
科学(44081)
(42269)
(42079)
农业(40082)
(38351)
中心(35425)
研究所(35054)
业大(34438)
财经(34217)
经济学(33521)
(31693)
经济学院(30594)
(28734)
(26960)
北京(26237)
(26188)
师范(26011)
科学院(25348)
基金
项目(140934)
科学(113849)
基金(108261)
研究(103621)
(95274)
国家(94494)
科学基金(80794)
社会(72635)
社会科(68718)
社会科学(68708)
基金项目(57641)
(51521)
自然(49070)
自然科(47964)
自然科学(47955)
自然科学基金(47150)
教育(44078)
(43316)
资助(42651)
编号(39525)
(33554)
国家社会(32725)
(32404)
重点(31748)
(31427)
成果(30632)
中国(29556)
(28903)
教育部(28590)
人文(27922)
期刊
(114613)
经济(114613)
研究(63856)
(58593)
中国(40564)
农业(40166)
科学(32533)
学报(31964)
(28883)
大学(25719)
学学(24928)
业经(23393)
管理(23018)
(23004)
金融(23004)
(18880)
经济研究(18066)
财经(17261)
问题(17097)
世界(15250)
(15012)
农业经济(14632)
农村(14133)
(14133)
技术(13587)
资源(12531)
(12353)
经济问题(11772)
(11518)
教育(11392)
共检索到307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骆永民  樊丽明  
本文主要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这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特征。关于空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本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邻近省份两类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表现为明显的空间竞争效应。关于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发挥其增收效应,受制于当地的经济环境状况。就现阶段东部、中部绝大部分省份而言,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工资性收入的作用增强、提高非工资性收入的作用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对两类收入都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西部落后省份而言,农村人力资本的增收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婉琪  秦瑶  
基于长江上游地区47个市州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明瑟收入方程理论,综合运用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及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及其空间特征的研究显示: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凸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公路密度和人口密度是农民增收空间影响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内生驱动和外生依赖的双重特征;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经济门槛下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呈现各异的门槛特征及经济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骆永民  樊丽明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本省份和邻省份的农民收入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省份之间随着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纯收入的边际作用逐渐下降并呈现出收敛特征,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边际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并最终收敛。不同省份之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边际作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S型特征并最终发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风云  
本项研究依据的数据资料是“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课题组在 2 0 0 2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全国 1 5省市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不同形式人力资本收益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强  徐晗筱  李宪宝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模型,利用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偏低,东、中、西部地区间呈现显著差异;教育资本与健康资本投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制度变迁、信息化水平等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提升,技能培训与人口迁移因素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使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发挥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会兵  肖文韬  毛德智  
本文试图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构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基于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与解释,给出了提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消除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云波  武鹏  余泳泽  
本文运用教育年限累积收益率方法估算了1997-2007年间我国分区域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从空间、时间和时空综合的维度分析了其特征。具体结论主要有: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呈现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次递降态势;高、中、初等水平的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呈"梨形"分布状态;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区域差距在考察期间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东部地区内的省域除福建外均属于高水平—高增长的"目标模式"和高水平—低增长的"马太模式",长期之中其分布状态可能发生的改变主要为两种既有模式的内部交流;中部地区内的省域较为集中于"马太模式",其未来有向低水平—低增长的"纳克斯模式"扩散的可能趋势;西部地区内...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刘彦伯  李茹祯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医疗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提出农村人力资本特征除了表现为依附性、长期性和收益递增性外,还表现出处分、占有、使用和收益分属不同主体;流向非农产业;被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的地区或行业所吸引等特征。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丰富教育培训办学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完善教育培训配套设备,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农村社会公共环境,吸引和留住农村人才,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发展公共卫生保健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村落文化等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李福柱  
在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出增长的关系,以验证在我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产出的贡献率低,但其作用是显著的。文章最后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低贡献率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并对重构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严民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教育投资动力不足和教育能力缺乏的问题,其中原因主要是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不高。除此之外,教育体制方面的不健全、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状态脱节的事实以及农业职业教育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但在现代新农村环境下,只有依靠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现实的背景条件下,文章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以试图对农村人力资本收益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昆刚  秦炳慧  何友玉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通过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能保证人力资本积累和价值的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文章分析我国现有户籍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制度、财政投入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晓,朱农  
文章从基本经济理论出发,首先使用微观调查数据,计算各种层次教育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测量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然后使用1989~1995年29个省的宏观数据,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生产函数中,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基于CSS数据库中7031户农户家庭收入问卷调查数据,采用OLS模型、O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显著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在更换变量、选用工具变量法估计等检验后,该结论仍旧稳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发现,东中部地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均通过显著正向检验,而西部地区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各环节生产服务外包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特征。据此,应持续健全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模式、强化农村人力资本优势、实施地区与环节差异化策略,提升农户采用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水平,以实现农户家庭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