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4)
2023(11375)
2022(9540)
2021(9086)
2020(7587)
2019(17826)
2018(17373)
2017(33223)
2016(18023)
2015(20635)
2014(20560)
2013(20794)
2012(19629)
2011(18050)
2010(18177)
2009(17054)
2008(17169)
2007(15675)
2006(13832)
2005(12368)
作者
(53778)
(45738)
(45436)
(43375)
(28425)
(21960)
(20606)
(17943)
(17130)
(16063)
(15711)
(15156)
(14293)
(14239)
(14191)
(13985)
(13853)
(13266)
(13104)
(12840)
(11442)
(11349)
(11182)
(10389)
(10341)
(10242)
(10058)
(10008)
(9337)
(9335)
学科
(85650)
经济(85585)
(52752)
(50593)
管理(41665)
方法(35996)
农业(33407)
数学(32803)
数学方法(32577)
(30298)
企业(30298)
中国(24281)
业经(21679)
(17688)
贸易(17681)
(17382)
(17306)
(16524)
地方(16304)
(15390)
(13902)
(12811)
银行(12773)
农业经济(12506)
(12331)
(11757)
金融(11755)
(11651)
(11587)
环境(11402)
机构
学院(271053)
大学(269566)
(122332)
经济(120185)
管理(100870)
研究(98335)
理学(87246)
理学院(86252)
管理学(84954)
管理学院(84453)
中国(76471)
(67094)
科学(59132)
(56700)
农业(51834)
(51377)
(50791)
业大(46674)
研究所(46320)
中心(45385)
财经(41259)
(40122)
经济学(38480)
(37699)
北京(35738)
(35223)
经济学院(34916)
师范(34911)
(33408)
农业大学(32197)
基金
项目(178545)
科学(140283)
研究(131142)
基金(130923)
(114720)
国家(113718)
科学基金(95793)
社会(85573)
社会科(80831)
社会科学(80804)
基金项目(69180)
(68640)
自然(59329)
教育(58526)
自然科(57937)
自然科学(57918)
(57595)
自然科学基金(56952)
资助(53120)
编号(52854)
成果(43087)
(41351)
重点(40401)
(40360)
(37175)
(36599)
国家社会(36582)
课题(35942)
教育部(34843)
创新(34301)
期刊
(137890)
经济(137890)
研究(79467)
(70609)
中国(53712)
农业(48160)
学报(45856)
科学(42522)
(37468)
大学(35100)
学学(33448)
管理(30641)
(27507)
金融(27507)
业经(27322)
教育(23414)
(23264)
技术(21087)
经济研究(21083)
财经(20474)
问题(20086)
(17725)
世界(16894)
(15970)
(15480)
农业经济(15151)
农村(15028)
(15028)
技术经济(14220)
经济问题(13781)
共检索到40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楚军红  
本文根据笔者于2000年2月利用“亲属网络法”对中国中部某县820名20~44岁的已婚妇女所做的问卷调查和对当地农民、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的数据,利用交叉列表和 LOGISTIC回归,对中国农村产前性别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胎次、胎儿性别和已有子女性别是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 选择性人工流产的主要决定因素,农民不愿多生但想生男孩的生育意愿是产前性别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传宗接代是农民富裕后生育儿子的主要考虑。因此,扭转人们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观念是解决出生性别比上升的治本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秀  罗仁福  刘承芳  Scott Rozelle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说,进而提出在我国公共投资中要注意的问题:既要考虑各地对公共投资有不同的需求,还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一些政策因素以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工商业较发达的村公共投资活动也相对较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由于本地公共投资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等作用较小,因此这部分村民就不那么愿意对村里进行公共投资。从政策实施角度看,本研究发现,上级政府的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向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投资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贺炎林,陈训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国光  
中国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和辍学率到底是多少?哪些因素导致儿童辍学?家庭、社区和学生个人等诸方面因素作用辍学的路径是什么?使用2006年中西部地区20个县908名儿童的截面数据,运用SEM方法,考察教育供给、家庭教育支持、儿童在校表现和儿童失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育供给和儿童在校表现显著影响儿童失学,家庭教育支持对儿童失学不存在直接影响。通过儿童在校表现这一中介变量,教育供给和家庭教育支持同时间接作用于儿童失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李南,马可斯·W·费尔德曼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嫁娶和招赘两种婚姻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嫁娶式婚姻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招赘式婚姻则非常少见。本文利用陕西省略阳县和三原县的调查数据,对于应时性和制度性两种类型的招赘式婚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春辉  
本文通过使用2005年全国5个省份100个村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垃圾处理服务**投资的决定因素。我们运用Logistic模型,利用1998年、2004年共两年的面板数据较全面分析了村的相关社会经济特征和农民有关特征对农村垃圾处理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的规模和居民居住的密集度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垃圾处理服务的供给;在工商业越发达的村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同时,在县乡以上政府工作的本村人越多,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从居民层次看,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芸  张丞  
本文利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7年组织的针对全国100多个劳务输出示范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Optimal Scaling)实证考察了具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再次做出流动决策时的行为决定因素,探寻了以往流动经历对下一次流动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外打工积累的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在农村从事非农行业、自我经营或创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鹏  张晓峒  张静  
从现实状况看,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反贫困模式的成效呈递减趋势。因此,为探究村民的行为选择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文章在合理界定我国农村贫困程度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利用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有序多项选择Probit模型来分析村民的行为选择在"农村脱贫"中的作用。该模型的Gibbs抽样估计结果显示:农村的企业数量、村务管理效率、村民就业结构、村民受教育程度、村内公共投资力度及村民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均构成我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本文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农民为什么在经济改革中走到了最前列?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农民继承了中国农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正是农村改革及其成功,才有力地联结了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官民共有的历史经验导致农村改革的成本-收益水平优于其它领域改革,其面向未来的意义还包括改革的社会动员,补充政府的政治资源,以及广泛的制度示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蒙芝  
本文利用农村社区层面的面板数据以农村道路为例考察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并对可能影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因素进行了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主要存在3种供给模式:政府供给、村庄自我供给以及政府和村庄联合供给。不同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政府供给模式更多地发生在村庄规模较小、收入水平低、耕地资源较少的非粮食主产区;村庄自我供给模式较多地发生在村庄规模较小、非农经济活动活跃、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政府和村庄联合供给模式在税费改革以后则更多地发生在村庄收入水平较高、非农经济活动活跃的富裕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国强  石玉成  
个体收入剥夺影响因素的确定对于降低农村居民的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农村居民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影响农村居民个体收入剥夺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家庭经济水平、房产数量、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年龄、教育及西部地区对这两方面作用方向不一致;仅对客观收入剥夺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因素是性别、非农就业、婚姻;主观收入剥夺方面,个人收入有显著降低作用,政治面貌的作用方向则相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增文  
文章使用2009年在山东省沂蒙山区部分县市的调查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影响女性老年人口贫困及持续时间的决定性因素指标,把老年女性的贫困区分为"暂时性贫困"和"持续性贫困",而"持续性贫困"才是政府重点解决和帮扶的对象;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女性持续性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文章认为解决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最优方案不是设计一个新的制度,而是对目前的针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项目加以"整合",然后重点对该部分群体加以倾斜和覆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祖辉  宋瑜  
户籍身份和社会性别的双重影响使农村妇女在作出流动决策时面临着比农村男性更大的压力。农村妇女的年龄、教育、婚姻、在学子女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对她们的流动决策产生影响。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妇女及其子女的教育,把农村妇女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到官方的就业渠道,以促进农村妇女的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泽云  
数据截取是研究儿童入学时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加以解决,并根据2004年在云南省一个县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受教育水平的因素。结果发现,农村儿童受教育水平在整体上已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孩入学受到的限制更大,更依赖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社区内的学校供给;在家庭层面上,有兄弟姐妹、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母亲不曾加入过共青团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面临更少的受教育机会;在社区层面,富裕村子里的儿童将接受更多的教育,村里外出打工人员比例较高有可能刺激儿童较早地结束教育,本村有一所完全小学则能显著改善儿童的入学状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辉  王征兵  
本文使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运用二维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妇女健康状况较差,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中学教育对提高健康水平作用明显,收入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医疗费用的上涨抑制了健康水平的提高。文章认为,应该从加强农村居民的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针对妇女和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从改善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