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0)
2023(17743)
2022(14971)
2021(14083)
2020(11562)
2019(27013)
2018(26587)
2017(50045)
2016(27325)
2015(31143)
2014(31077)
2013(31193)
2012(29671)
2011(27048)
2010(27228)
2009(25448)
2008(25416)
2007(22941)
2006(20567)
2005(19013)
作者
(80165)
(67720)
(67309)
(64030)
(43142)
(32633)
(30486)
(26315)
(25923)
(24199)
(23242)
(22948)
(21799)
(21491)
(21289)
(20874)
(20109)
(19724)
(19705)
(19615)
(17313)
(16819)
(16475)
(15587)
(15354)
(15244)
(15045)
(15045)
(13761)
(13636)
学科
(122004)
经济(121862)
(76292)
管理(72041)
(53158)
(51592)
企业(51592)
方法(44115)
数学(38884)
数学方法(38541)
中国(37932)
农业(35188)
地方(32718)
业经(29134)
(28715)
(27423)
(23723)
(23503)
贸易(23485)
(22744)
(20546)
银行(20508)
(19853)
金融(19848)
(19804)
环境(19336)
(19191)
(18500)
(16720)
技术(16591)
机构
学院(393997)
大学(391958)
(168826)
经济(165259)
研究(145960)
管理(144330)
理学(122219)
理学院(120636)
管理学(118728)
管理学院(117956)
中国(113679)
科学(87857)
(85297)
(81254)
(78139)
(75314)
研究所(67779)
中心(67287)
(65394)
农业(62638)
业大(61074)
财经(59828)
(54557)
(54153)
北京(54148)
师范(54045)
(52100)
经济学(51547)
(50727)
(48116)
基金
项目(255288)
科学(200073)
研究(189442)
基金(183248)
(159798)
国家(158359)
科学基金(133826)
社会(121102)
社会科(114340)
社会科学(114306)
(101317)
基金项目(97061)
教育(85096)
(84188)
自然(83382)
自然科(81296)
自然科学(81271)
自然科学基金(79798)
编号(77237)
资助(73979)
成果(63652)
(60222)
重点(58238)
(57216)
课题(54670)
(52482)
国家社会(50183)
(49487)
创新(49288)
发展(48657)
期刊
(202659)
经济(202659)
研究(123427)
中国(91199)
(80867)
学报(62984)
(60174)
科学(59074)
农业(54792)
管理(51319)
大学(48102)
学学(45194)
(43901)
金融(43901)
教育(42986)
业经(36187)
技术(33573)
经济研究(30540)
财经(29758)
(27949)
问题(27757)
(25609)
(21458)
世界(21354)
(21015)
资源(20895)
技术经济(19427)
国际(18689)
图书(18133)
经济问题(18079)
共检索到62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谭沂丹  毛寿龙  
农村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中国农村发展刻画了美好蓝图。但是,整体而言,中国农村发展仍然是一种"问题应对型"发展,即根据农村当前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制定有关"权宜之计",缺乏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策略。本文根据对浙江省湖州市农村改革实践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发展理论演进的文献分析,试图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开发一个农村与发展的分析框架,强调物质、制度和文化对于农村发展的意蕴,并提出一个"以知识促进发展,以服务保障发展,以市场激活发展,以制度持续发展,以合作带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对于这一模型的内部效度检验,主要是用这一理论模型对浙江省湖州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选华  宋延清  
本文将浙江省湖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归结为"湖州模式",阐明了"湖州模式"所依赖的发展路径,并针对"湖州模式"指出了有待完善和解决的新问题,这将为我国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范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小乐  周源  延建林  魏亿钢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将示范型中小城市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健康水平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内部的深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湖州市能值利用结构特点为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最大,2000年之后占比超过85%;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在6%~10%;输入能值占比在1%~6%。2000—2016年湖州市绿色GDP发展特点为绿色GDP与传统GDP年际呈正相关变化,传统GDP总量增长88.85%,绿色GDP总量增长94.22%;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在传统GDP的占比从4.52%下降到1.05%;不可更新能源在传统GDP的占比从68.78%下降到31.67%;环境损耗在传统GDP的占比从最高值4.47%下降到2.79%。2000—2016年湖州市城市发展特点为可持续指标ESI从2000年的6.31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1.20,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ISD从2000年的39.20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2.60,湖州市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城市健康能值指数EUEHI从2000年为26.40,逐年下降到2008年为9.59,而后上涨到2016年为15.70,湖州市城市健康发展水平很高,据此结果提出了有助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艳妹  彭群  吴旭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飞  岳晓文旭  周立  
探索村庄发展与经营的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村企合一、有为集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湖州市L村"村+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实践进行单案例研究,并提出经营村庄的新模式——"村企统合"。村企统合是统筹规划基础上的统一经营与合作,促成了劳动与资本的联合,其本质是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体现出农民主体性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表现出弱依附性、弱行政性与强经济性、强社会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村企统合产生的前提,村企统合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村庄创新实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朝辉  汤陈松  乔浩浩  张伟  邢露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乡村旅游流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以湖州乡村旅游地为案例,通过对大样本数字足迹的数据处理,分析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总结空间行为偏好。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数字足迹呈现全年双峰值、月度差异不大的时间特征,"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古镇、古村、民宿等带有文化符号旅游景观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②网络密度0.27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由连接度高的34个节点构成,除核心吸引的双核外,民宿集聚区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点;③传统旅游吸引物、民宿集聚区等节点呈现较强的网络中心性,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反映乡村旅游流空间呈现的地理临近性,以及区域空间集聚、扩散与联动发展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与发挥节点集聚扩散功能,增强节点对数字足迹的有效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振华  杨国新  
将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以及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标准,将国家基础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作为衡量农地非农化的自指标。借助数据分析软件SPSS13.0,通过对两者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方程,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出相关程度相对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的发展是导致浙江省湖州市农地非农化的进程加快的重要原因。湖州市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总体协调度较高,但协调度的值略微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炳胜  韩宁  马历  张利剑  孙新章  薛斌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按照“理论构建—实证分析—路径探究”的研究脉络,探究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生态城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吸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激活城市内在发展动力,也可以与共同富裕实现有机衔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湖州市整体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有着可继续释放的潜力,但是仍面临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内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多角度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与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路径,以期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裴育  徐炜锋  杨国桥  
本文以"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为例,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构建PVAR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投入、绿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投入直接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且绿色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增长又是地区绿色信贷持续投入与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应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金融系统内推广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炳胜  韩宁  马历  张利剑  孙新章  薛斌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按照“理论构建—实证分析—路径探究”的研究脉络,探究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生态城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吸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激活城市内在发展动力,也可以与共同富裕实现有机衔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湖州市整体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有着可继续释放的潜力,但是仍面临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内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多角度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与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路径,以期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子刚  郑瑜  
本文初步界定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将水生态足迹分为水产品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污染生态足迹,并建立了水生态足迹模型。其中,采用了Wackemagel的水产品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采用了基于水资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采用零维模型计算污染稀释净化需水量,构建水污染生态足迹模型。最后,以扣除60%生态需水为前提建立了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模型计算了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承载力超过水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但是水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水生态足迹在不断增大;由于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水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建生  赵小敏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地处浙江省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太湖南岸,处于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和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近年来大力建设新农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农村发展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鹦  
本文通过对湖州市银行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通过规范承贷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制度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颜企回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近年来,社队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繁荣山区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浙江湖州地区社队工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基础上,试就山区社队工业的特点、发展条件及进一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骅珊  
加快农村科技发展、以科技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地区整体科技水平具有十分明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增加农村科技供给、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多样化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等方面设计了科技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政府应建立创新部门协作和地方联动管理制度、建设新型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