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3)
- 2023(10636)
- 2022(9022)
- 2021(8633)
- 2020(7374)
- 2019(17430)
- 2018(16992)
- 2017(33037)
- 2016(17914)
- 2015(20597)
- 2014(20536)
- 2013(21079)
- 2012(19928)
- 2011(18338)
- 2010(18719)
- 2009(18199)
- 2008(17518)
- 2007(15791)
- 2006(13802)
- 2005(12516)
- 学科
- 济(85361)
- 经济(85292)
- 业(53185)
- 农(47090)
- 管理(43117)
- 方法(36634)
- 数学(33215)
- 数学方法(33008)
- 企(31191)
- 企业(31191)
- 农业(30838)
- 中国(24299)
- 贸(21527)
- 贸易(21516)
- 易(21136)
- 业经(19585)
- 财(18676)
- 制(16860)
- 地方(15466)
- 学(15147)
- 出(13534)
- 银(13334)
- 银行(13310)
- 融(12998)
- 金融(12996)
- 行(12863)
- 发(12703)
- 体(11623)
- 策(11493)
- 环境(11201)
- 机构
- 学院(268136)
- 大学(267774)
- 济(125109)
- 经济(122997)
- 管理(100832)
- 研究(98231)
- 理学(86729)
- 理学院(85802)
- 管理学(84582)
- 管理学院(84101)
- 中国(77492)
- 农(63584)
- 科学(57444)
- 京(56575)
- 财(52777)
- 所(50768)
- 农业(49191)
- 研究所(46050)
- 中心(45055)
- 业大(44234)
- 财经(42028)
- 江(39857)
- 经济学(39805)
- 经(38474)
- 经济学院(36171)
- 北京(35926)
- 范(34100)
- 师范(33807)
- 院(33735)
- 科学院(31293)
- 基金
- 项目(174143)
- 科学(136988)
- 基金(128479)
- 研究(128368)
- 家(112118)
- 国家(111164)
- 科学基金(93646)
- 社会(84026)
- 社会科(79447)
- 社会科学(79424)
- 基金项目(67395)
- 省(66001)
- 自然(57889)
- 教育(57196)
- 自然科(56551)
- 自然科学(56533)
- 自然科学基金(55561)
- 划(55540)
- 资助(52864)
- 编号(51508)
- 成果(41922)
- 部(41132)
- 重点(39321)
- 发(39185)
- 国家社会(35947)
- 创(35643)
- 农(35455)
- 课题(34890)
- 教育部(34869)
- 中国(34173)
- 期刊
- 济(140241)
- 经济(140241)
- 研究(80545)
- 农(65820)
- 中国(53431)
- 农业(44791)
- 学报(43102)
- 科学(40058)
- 财(38783)
- 大学(33168)
- 管理(32118)
- 学学(31442)
- 融(29020)
- 金融(29020)
- 业经(26478)
- 业(22675)
- 教育(22217)
- 经济研究(21775)
- 技术(21193)
- 财经(20890)
- 问题(20528)
- 经(18047)
- 贸(17999)
- 世界(17956)
- 国际(15742)
- 农村(14599)
- 村(14599)
- 版(14510)
- 技术经济(14404)
- 农业经济(14141)
共检索到40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瑞敏 陈其钢 孙莉
运用2003年~2014年的贸易数据描述中国在中亚农机进口市场的份额变化趋势,并采用RRCA指数对比分析中国与德国、俄罗斯的市场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农机产品的市场份额虽小,但年均增长率较快,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中国各类农机产品除谷物加工机器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类农机产品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中国农机产品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俄罗斯,略弱于德国,且竞争优势不断得到优化,中国与欧洲国家争夺中亚市场的竞争力明显强势。
关键词:
农机产品 市场份额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萌 张宗毅
本文利用66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目标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产值、进口国农业产值、进口国人均GDP、优惠贸易制度安排、共同边界和进口国环海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劳均耕地面积是主要限制因素;从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机工业、实施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和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促进农机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机产品 出口 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2002—2020年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和潜力,并分析了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成员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成员国的整体出口效率不高,仅为0.59,对印尼、菲律宾和日本等国的出口潜力较大;农机产品出口规模与伙伴国的GDP、距离、边界及贸易国人口等正相关,与中国人口负相关;农机产品出口效率与伙伴国签署FTA、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财政自由度和政治稳定正相关,与伙伴国关税和投资自由度负相关。为提高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应采取提升中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贸区磋商,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双边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2002—2020年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和潜力,并分析了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成员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成员国的整体出口效率不高,仅为0.59,对印尼、菲律宾和日本等国的出口潜力较大;农机产品出口规模与伙伴国的GDP、距离、边界及贸易国人口等正相关,与中国人口负相关;农机产品出口效率与伙伴国签署FTA、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财政自由度和政治稳定正相关,与伙伴国关税和投资自由度负相关。为提高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应采取提升中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贸区磋商,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双边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咏 马惠兰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产品对中亚国家出口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运用二阶分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增长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对中亚国家出口增长可以看成是结构效应推动型,水产品出口增长属于竞争力效应推动型,大宗农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饮料及烟草的出口增长均属于增长效应推动型。
关键词:
中国 中亚国家 农产品 CMS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世豪 何树全
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2001~2018年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并进一步构建出口非效率模型,对出口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的整体效率水平较低,但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态势;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显著抑制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中国及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亚五国的市场需求规模显著促进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中亚五国的贸易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及基础设施水平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提升方面作用明显。
关键词: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出口效率 随机前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杨梅 张俊飚 程琳琳 何可
基于1992-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UN COMTRADE),从全球贸易视角出发,利用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DTL指数以及TCI指数,分析了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现状、竞争力及贸易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比较。结果发现:1992-2014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6.55%水平上,是世界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大国;与法国、美国、波兰和韩国相比,中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的竞争力明显;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存在互补性并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稳定现有品种,加大野生珍稀食用菌良种培育研发;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利 牟恩东 陈珂 周密
基于引力模型,运用2007~2014年8年间中国对24个竹藤类产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APEC的有关贸易安排对中国竹藤类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较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APEC成员国是中国排名前3位的竹藤类产品进口国;贸易潜力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这3个国家均存在贸易不足,竹藤类产品贸易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基于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APEC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中国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APEC成员国竹藤类产品出口向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尽量选择与中国要素禀赋差异小的国家开展竹藤类产品的贸易等建议。
关键词:
竹藤类产品 出口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维新 邱慧婷 沈卓霖
RCEP的正式生效使得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乃至世界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选取2006—2022年中国与RCEP13个成员国之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RCEP各成员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实证结果测算各国的水产品出口潜力。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中国水产品产量及在各贸易伙伴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除老挝是潜力巨大型、文莱是潜力再造型外,其余国家均为潜力开拓型,说明我国水产品对RCEP国家出口贸易已有一定的基础,且依然存在较大潜力空间可供开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沛然
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对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认识绿色产品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潜力和全球绿色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整合现有研究涉及的114种绿色产品的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数据,使用2002—2018年19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拓展引力模型进行估算,分析进口国科技水平与科技开放程度、关税、油气自给自足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出口国和第二大绿色产品进口国,且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有能力大规模出口绿色产品的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是中国绿色产品的传统贸易伙伴,但新兴国家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进口国科技水平与科技开放程度及油气自给自足程度均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是否签署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并无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受双边自贸协定和关税的影响也比较小。鉴于此,为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色产品出口,应在给予相应税收减免与政策鼓励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开发新绿色产品、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中国企业在绿色产品生产与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绿色产品国际影响力。此外,还要重视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绿色产品贸易,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市场的开拓,通过绿色贸易与绿色合作,共同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萌 谢建国
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利用中国及其他35个主要农机产品出口国2003-2012年的贸易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国际地位变迁情况。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中国农机产品在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出口结构优化;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在全球农机贸易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具备竞争优势;但中国农机产品的相对出口竞争力呈持续下降态势。(2)分类来看,中国不同农机产品间出口竞争力差异巨大,出口竞争力有增有降;但相对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只有植保机械、内燃发动机及其零配件、农用运输机械和播种、栽植与施肥机械,其它各类农机产品相对出口竞争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态...
关键词:
农机产品 出口竞争力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关键词:
农产品 中亚五国 CMS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忠元 唐秀玲
基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比较中泰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差异,引入钻石模型分析其缘由。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农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提升更为快速,但两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总体较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类别较单一。据此,我国农机产业尚需进一步加强产品的研发投入、相关应用的推广、产业集群的建立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农机产品 出口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文霞 金缀桥 卢敏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重点分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影响及潜力。结果显示: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贸易便利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控制变量中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进口国汇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制约作用。模拟贸易便利水平提高20%后发现,中国对多数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间的贸易便利水平,努力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宗建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