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8)
2023(15118)
2022(12724)
2021(12294)
2020(10228)
2019(24116)
2018(23631)
2017(44191)
2016(23495)
2015(26676)
2014(26306)
2013(26198)
2012(24125)
2011(21728)
2010(21522)
2009(20196)
2008(19988)
2007(17542)
2006(15112)
2005(13493)
作者
(65592)
(55816)
(55009)
(52723)
(34803)
(26660)
(25194)
(21733)
(20984)
(19444)
(18844)
(18639)
(17287)
(17182)
(17133)
(17107)
(16647)
(16154)
(15968)
(15736)
(13698)
(13524)
(13386)
(12861)
(12604)
(12530)
(12101)
(12033)
(11181)
(11138)
学科
(103378)
经济(103275)
(68542)
管理(59818)
(53007)
方法(45625)
(44753)
企业(44753)
数学(41313)
数学方法(40840)
农业(35468)
中国(29374)
业经(25797)
(24501)
(20770)
贸易(20762)
(20344)
(19564)
地方(19098)
(18380)
(15812)
银行(15784)
(15134)
(15086)
(14907)
金融(14904)
(14093)
财务(14051)
财务管理(14011)
环境(13840)
机构
学院(333149)
大学(331511)
(146187)
经济(143569)
管理(129535)
研究(115213)
理学(112177)
理学院(110980)
管理学(109146)
管理学院(108515)
中国(90884)
(70065)
(68832)
科学(68267)
(63290)
(57152)
中心(55113)
农业(53864)
业大(52773)
研究所(52015)
财经(50587)
(48069)
(46362)
经济学(45198)
北京(42999)
(42882)
师范(42488)
经济学院(40874)
(40528)
(38049)
基金
项目(226009)
科学(178895)
基金(166841)
研究(166687)
(145296)
国家(144055)
科学基金(123561)
社会(108270)
社会科(102404)
社会科学(102378)
基金项目(87854)
(86424)
自然(77893)
自然科(76109)
自然科学(76083)
教育(74824)
自然科学基金(74741)
(72719)
编号(67932)
资助(67664)
成果(54690)
(51183)
重点(50627)
(49460)
(46723)
国家社会(46330)
课题(44986)
教育部(43811)
创新(43768)
科研(43585)
期刊
(159486)
经济(159486)
研究(95141)
(71922)
中国(65250)
学报(52069)
农业(49140)
科学(48864)
(48216)
管理(42182)
大学(40639)
学学(38363)
(33323)
金融(33323)
业经(30739)
教育(29336)
技术(28394)
经济研究(24666)
财经(24391)
(24126)
问题(22291)
(21015)
世界(18822)
(18186)
(17863)
统计(17105)
技术经济(16615)
图书(15993)
资源(15837)
农村(15652)
共检索到495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航  吕梦敏  刘景景  毕怡琳  
农户贫困陷阱理论对精准扶贫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中国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2年面板数据,使用截面非参数技术、截面半参数技术以及面板半参数技术实证检验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进而回答上述争议。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的资产分布曲线不呈现多元动态均衡的形式,因此农户贫困陷阱假说得不到印证。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农户贫困陷阱不存在的原因。由于农户贫困陷阱假说得不到印证,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帮助贫困农户摆脱贫困,不建议采用"一次性资产冲击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烈夫  吕梦敏  袁航  
农户贫困陷阱理论对精准扶贫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直接检验法争议较多,因此基于消费平滑假说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NS),使用OLS分组回归从侧面验证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进而回答上述争议。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贫困或者富裕的农户,都可以利用资产抵御负向收入风险。所以,农户贫困陷阱在CHNS数据集中得不到印证;(2)一次性的资金或者资产扶持仅是一种短期有效的扶贫方式,无法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晶晶  彭超  史清华  
当前中国存在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化肥施用量,充分认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对于更好地应对解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化肥的施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主要发现:(1)整体来看,中国农户——特别是主粮种植农户的化肥用量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早期经验性固定行为习惯特征;(2)由国情现实决定的户均土地规模较小且细碎化程度较大等因素也是导致中国农户化肥施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相对很小,且在主粮作物和经济作物中的影响方向不同;(3)对于经验性投入行为特征更明显的主粮作物农户来说,近年来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对于调整这一习惯、从而降低施肥强度具有显著作用,在经济作物农户中则无此显著影响,而其他个体特征(如身份、教育状况、年龄等)和土地类型等变量的作用则整体上均不太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进  贾杰斐  许庆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8年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显著提高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还扩大了其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机制分析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改变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育,继而影响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农机购置补贴效果还因农户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相比于其他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容量较大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较轻地区和地形坡度较小地区的补贴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应积极消除禀赋约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范丽霞  尹朝静  
本文基于2003-2011年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及气象数据,运用"Z指数"法核算各气象站点的雨涝发生等级,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依据"Z指数"计算结果将年份划分为正常年份与雨涝灾害年份,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雨涝灾害对水稻种植户要素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1年间湖北偏涝少于大涝,极涝并未出现,大涝、偏涝发生区域较为集中。此外,稻农生产要素投入在正常年和雨涝灾害年间存在显著差异。雨涝灾害的发生对中间投入、劳动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后者影响程度最大。另外,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学文   张斌  
壮大农村消费市场,既要发挥好消费信贷的加速器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好农户金融健康问题。本文使用农研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库,实证考察了金融健康背景下农户消费信贷的杠杆效应。研究发现,消费信贷激活农村消费存在“倒U型”特征,农户适度加杠杆有利于消费扩张,并驱动其由生存型消费为主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升级,但杠杆率过高对消费增长将形成反向抑制;进一步就异质性影响看,不同农户群体、不同地域之间的特征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不同群体看,以农村公共服务、私营企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相比以农业经营、务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消费信贷激活消费支出的弹性更强,消费信贷拓展空间更大;就不同地域看,中、西部地区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相对滞后,激发农户消费的边际动能不足。本文为平衡好农户消费信贷和金融健康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精准化提升农村消费金融服务,支持农户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范丽霞  尹朝静  
本文基于2003-2011年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及气象数据,运用"Z指数"法核算各气象站点的雨涝发生等级,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依据"Z指数"计算结果将年份划分为正常年份与雨涝灾害年份,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雨涝灾害对水稻种植户要素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1年间湖北偏涝少于大涝,极涝并未出现,大涝、偏涝发生区域较为集中。此外,稻农生产要素投入在正常年和雨涝灾害年间存在显著差异。雨涝灾害的发生对中间投入、劳动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后者影响程度最大。另外,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雨涝灾害对中间投入、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程度逐渐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湖北雨涝灾害的预警及预报,为农户尤其是高投入水平的种植大户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及知识技术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杨慧敏  李小建  高更和  
过去10多年里,以农村收入衡量的贫困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农村贫困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文章基于A-F多维贫困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利用2004—2014年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多维贫困的水平、强度和构成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河南农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多维贫困缓解程度和削减模式因时间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多维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收入贫困发生率,随着绝对收入贫困的逐渐消除,多维贫困将成为未来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除住房外,其他多维贫困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教育、燃料和卫生设施3个指标对总体多维贫困贡献最大;多维贫困状况不仅与户主特征、家庭社会资本和人均收入有关,还与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村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浩  陈中伟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有利于二者趋同;较低的地租、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约束制约了二者一致进行。为此,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亚玲  杨汝岱  吴比  鲁国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形成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借鉴Ayerst等核算农业生产领域要素错配程度的理论框架,基于2003-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户层面要素错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生产率角度看,本文参考两种框架的测算结果均显示,2003年以来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并不明显,也不具备持续性;中国农业生产领域内部要素错配程度较高,各要素按照错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中间投入,若对要素进行有效重新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率增长,大致可使农业总产出上升40%~50%;通过反事实分析发现,单纯依靠提升农户全要素生产率或提高要素投入对增加总产出的效果并不理想,改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应成为下一阶段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本文从返贫的视角研究了创业与农户贫困的关系。鉴于被解释变量农村返贫率是典型的受限数据,将使用面板Tobit模型和两部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近年来返贫人口占贫困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由2004年的18.18%大幅增加到2013年的52.25%。农村创业率和创业收入均能显著降低返贫的概率,具体而言,创业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农村返贫率减少0.76%。创业收入每增加10%,返贫率减少0.10%。此外,村集体固定资产、以及初中和高中学历劳动力均对农村返贫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鼓励农户家庭创业,特别是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增加创业收入,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返贫发生至关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冰  
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CHNS)1989-2015年面板数据,在测度资产指数的基础上使用面板半参数、截面非参数等方法检验中国农户相对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并揭示其存在或不存在的具体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比较收益的考虑,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是完全盲从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收入的依赖性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雪枝  钟甫宁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体力下降,本文从生产决策和大田作业两个方面考察不同年龄结构农户在粮食生产方面是否具有明显差异,试图通过实证方式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合理解释。利用农村固定明察点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上没有明显差别,老年农户的小麦、玉米和大豆(除水稻外)种植比重并不比年轻农户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主要要素投入水平也没有明显不同,老年农户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化肥、农药、机械、劳动用工等主要要素投入量均不低于年轻农户;老年农户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单产与年轻农户相比也没有明显差异。由于生产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