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4)
- 2023(14132)
- 2022(12268)
- 2021(11657)
- 2020(9693)
- 2019(22562)
- 2018(22435)
- 2017(43204)
- 2016(23308)
- 2015(26524)
- 2014(26284)
- 2013(26415)
- 2012(24371)
- 2011(22310)
- 2010(22164)
- 2009(20497)
- 2008(19850)
- 2007(17285)
- 2006(15414)
- 2005(13496)
- 学科
- 济(99329)
- 经济(99225)
- 业(67447)
- 管理(62128)
- 农(48719)
- 企(45084)
- 企业(45084)
- 方法(43005)
- 数学(38023)
- 数学方法(37682)
- 农业(32390)
- 中国(27644)
- 业经(23804)
- 学(21288)
- 财(20839)
- 地方(18945)
- 制(18557)
- 贸(18525)
- 贸易(18514)
- 易(18101)
- 环境(16173)
- 发(15346)
- 和(15247)
- 技术(14369)
- 银(14368)
- 银行(14320)
- 行(13765)
- 策(13527)
- 理论(13332)
- 体(13262)
- 机构
- 大学(337276)
- 学院(335971)
- 济(141239)
- 经济(138525)
- 管理(134823)
- 研究(119287)
- 理学(117322)
- 理学院(116044)
- 管理学(114270)
- 管理学院(113679)
- 中国(91132)
- 科学(74763)
- 农(73012)
- 京(72879)
- 所(60805)
- 财(58476)
- 业大(56958)
- 农业(56368)
- 研究所(55996)
- 中心(53703)
- 财经(47795)
- 江(47288)
- 北京(46262)
- 范(44324)
- 师范(43984)
- 经(43931)
- 院(42272)
- 经济学(41779)
- 州(38182)
- 经济学院(37744)
- 基金
- 项目(235209)
- 科学(185040)
- 基金(172651)
- 研究(171595)
- 家(151772)
- 国家(150548)
- 科学基金(128078)
- 社会(109053)
- 社会科(103068)
- 社会科学(103038)
- 基金项目(92335)
- 省(89274)
- 自然(83127)
- 自然科(81068)
- 自然科学(81051)
- 自然科学基金(79605)
- 划(75725)
- 教育(75711)
- 资助(70357)
- 编号(70280)
- 成果(55968)
- 部(53037)
- 重点(52460)
- 发(51169)
- 创(48036)
- 课题(46521)
- 国家社会(45639)
- 创新(44928)
- 科研(44683)
- 教育部(44610)
- 期刊
- 济(155155)
- 经济(155155)
- 研究(96849)
- 农(72708)
- 中国(65310)
- 学报(56368)
- 科学(53185)
- 农业(49969)
- 管理(44183)
- 大学(42196)
- 财(40053)
- 学学(39704)
- 教育(31319)
- 融(29388)
- 金融(29388)
- 业经(28996)
- 技术(26306)
- 业(24666)
- 经济研究(23075)
- 财经(22370)
- 问题(21577)
- 资源(19567)
- 经(19089)
- 图书(19032)
- 世界(17265)
- 版(16802)
- 科技(16447)
- 技术经济(16354)
- 理论(15877)
- 业大(15166)
共检索到49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浩 张锋
根据两个时期农户资料的比较,对近1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户的耕地利用及效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农户耕地利用方面主要分析了户均耕地面积、耕地的细碎化、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及集约度等的变化;效率方面主要分析了农户的耕地生产率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80年前相比,目前我国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仅为当时的30%左右,但土地生产率却提高了2~4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以上。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进一步重视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重视能够保证生物化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一些生物化学技...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效率 农户 卜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晓华,杨秀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英 张全景 2.叶依广
本文认为 ,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的错位是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选取了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 ,对我国现有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 ,从观念更新、技术进步、财政投资、产权制度优化等角度 ,提出提高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对策 ,以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压力。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利用效益 定量分析 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辛玥 殷冠羿 娄毅 刘爽 李广昊
[目的] 基于农户视角,将家庭生计及耕地规模纳入农户观察,探析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及驱动机制的内生性差异,为针对性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生产要素能值分析法(Emergy Analysis)对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测算和对比,结合ArcGIS标准差椭圆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系统探究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及驱动机制的差异性。[结果](1)农户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化肥、机械和劳动力3方面,耕地面积较小的兼业户(占农户总量的64%)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的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较低;(2)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在空间上形成积累性差异,其中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西南-东北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点状分散,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分布的东-西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带状集聚,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成“倒U型”趋势分布;(3)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更易受自身属性驱动(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和破碎度等),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对当地经济(GDP)、地区农业发展(农业产值、区域复种指数)等区域型外部因子更为敏感。[结论] 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其驱动机制具有一定隐含差异,农户耕地利用模式的优化需“因户制宜”合理引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赵微 吴诗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俊 李争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分工视角下耕地转入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提出假设,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实证估计。研究结果:(1)专业型农户耕地转入率为76.39%,远高于不完全分工型和完全分工型农户;(2)耕地利用技术效率随农户家庭分工演进有明显的变化,专业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高于完全分工型农户,不完全分工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最低;(3)农户耕地转入比例的提高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其经营耕地总规模超过2.00 hm2时,耕地利用效率开始降低。研究结论:(1)通过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可促进农户家庭专业化分工及提升耕地利用效率;(2)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国平
基于农户有限理性和幸福最大化目标,利用国家统计局微观数据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开数据,对"三权分置"下影响农户流转耕地的决策和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引入了迄今实证文献较少或尚未考察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农户劳动力结构、农机投入、农业经营组织、农业保险、交通条件、水源、农产品市场、村干部特征等。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劳动力占比显著正向影响流出耕地;农机数量和参加农业保险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参加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村交通条件对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镇交通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水源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乡镇商品市场个数、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村干部年龄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负向影响,但村干部受教育程度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龙颖 吴萍
通过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对于调动农户耕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对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及驱动力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之中,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将是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主流研究方法,时间序列的跟踪调研会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
农户 耕地流转 意愿 驱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志海 李鹏 王雅鹏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路径与效应尚未厘清,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却很少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基于1 992户种植业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考虑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分析了老龄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与健康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务农劳动力年龄越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耕地利用效率越低。此外,健康状况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对"中年户"与"老年户"具有显著影响,对"青年户"的影响却不显著。但是,上述结果并不意味着老龄化必然带来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下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俊 李争
基于江西省赣抚平原农区6县市293户稻农的调查数据,分析转入耕地稻农的生产行为特征,采用随机前沿函数对稻农在不同转入规模下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稻农耕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种植业生产成本收益率发生下降,耕地利用技术效率也出现了显著降低,但是在适度规模范围内的耕地转入量对稻农耕地利用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导耕地适度流转,加强对稻农农业技术的培训,扩宽农民生产资金获得渠道等政策可提升稻农耕地利用的整体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