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5)
- 2023(11862)
- 2022(10076)
- 2021(9758)
- 2020(8326)
- 2019(19655)
- 2018(19318)
- 2017(37679)
- 2016(20195)
- 2015(23029)
- 2014(22795)
- 2013(22911)
- 2012(21580)
- 2011(19579)
- 2010(19545)
- 2009(18423)
- 2008(18456)
- 2007(16625)
- 2006(14556)
- 2005(13074)
- 学科
- 济(89380)
- 经济(89295)
- 业(60372)
- 管理(49964)
- 农(47906)
- 方法(38850)
- 企(36106)
- 企业(36106)
- 数学(35315)
- 数学方法(35076)
- 农业(31521)
- 中国(26646)
- 业经(20703)
- 财(20448)
- 制(19436)
- 贸(18899)
- 贸易(18890)
- 易(18460)
- 地方(17603)
- 银(16487)
- 银行(16466)
- 行(15742)
- 学(15283)
- 融(14467)
- 金融(14465)
- 发(12757)
- 体(12698)
- 策(12343)
- 环境(12075)
- 务(11617)
- 机构
- 学院(291221)
- 大学(290113)
- 济(130103)
- 经济(127644)
- 管理(112808)
- 研究(100968)
- 理学(96865)
- 理学院(95803)
- 管理学(94415)
- 管理学院(93867)
- 中国(83676)
- 农(64250)
- 京(61268)
- 科学(59549)
- 财(57724)
- 所(51041)
- 农业(49519)
- 中心(48247)
- 研究所(46273)
- 财经(46029)
- 业大(45980)
- 江(43202)
- 经(42034)
- 经济学(40524)
- 北京(38690)
- 范(37082)
- 师范(36791)
- 经济学院(36760)
- 院(34901)
- 州(34114)
- 基金
- 项目(191082)
- 科学(151066)
- 研究(141507)
- 基金(141195)
- 家(122317)
- 国家(121253)
- 科学基金(103679)
- 社会(92218)
- 社会科(87010)
- 社会科学(86986)
- 基金项目(75217)
- 省(72569)
- 自然(65185)
- 自然科(63669)
- 自然科学(63650)
- 教育(62768)
- 自然科学基金(62557)
- 划(60969)
- 编号(57939)
- 资助(57394)
- 成果(46486)
- 部(44230)
- 重点(42308)
- 发(41911)
- 创(39021)
- 国家社会(38880)
- 课题(38275)
- 教育部(37697)
- 人文(36791)
- 科研(36701)
- 期刊
- 济(145185)
- 经济(145185)
- 研究(88141)
- 农(65764)
- 中国(56679)
- 农业(44398)
- 学报(43521)
- 财(43038)
- 科学(42051)
- 融(35200)
- 金融(35200)
- 管理(34720)
- 大学(33559)
- 学学(31778)
- 业经(27521)
- 教育(22701)
- 技术(22693)
- 财经(22395)
- 业(22254)
- 经济研究(22023)
- 问题(20908)
- 经(19164)
- 世界(17100)
- 贸(16008)
- 版(15340)
- 农村(15131)
- 村(15131)
- 技术经济(14826)
- 资源(14697)
- 农业经济(14292)
共检索到43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小勇
发展中国家农户往往缺乏包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正式风险规避机制,他们一般通过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跨时期收入转移、保守的生产行为来规避风险。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的正规风险规避机制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而由于缺乏强制实施机制、存在流动性约束等原因,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和跨时期收入转移的作用受到限制。生产经营中的保守行为是农民规避风险的主要方式,但导致了农业经营的低效率。
关键词:
农户 风险规避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研究目的: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吉林、山东、陕西和湖南4省5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风险规避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出的规模,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入的规模。(2)户主的性别、年龄、非农就业经历及村级流转管制等也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应通过做细做实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流转的规范管制、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来促进农地使用权有序流转。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风险规避 农地流转 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栾昊 李瑾 汪阳洁
化肥施用在提高中国农业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四省农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化肥过量施用的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省玉米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折纯量平均达到27.0公斤/亩,其中,过量施用量达到10.4公斤/亩,化肥过量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38.5%。进一步的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风险规避是导致化肥过量施用的重要原因,农户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施用更多化肥以避免潜在的产量损失。此外,劳动力机会成本、户主受教育程度、土地质量等也是影响农户过量施肥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化肥 过量施用 风险规避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范垚
以重庆市1 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土地退出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及方向。结果表明:①多数农户认为土地退出风险较高,同时农户对于退出承包地较宅基地存在更大的顾虑,农户更倾向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多数农户规避土地退出风险能力较弱,相比承包地,农户具有更强的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②宅基地风险规避能力来看,户主年龄、家庭有无稳定城镇住所、本村是否在进行农民新村建设、退地后能否享受高水平城镇社保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有无养殖经营对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③承包地风险规避能力来看,户主年龄、户主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家庭有无稳定非农收入、退地后能否及时获得就业培训与援助、退地后能否享受高水平城镇社保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有无养殖经营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④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少于影响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同一因素也可能对农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王倩 费晓丹
选取山东省、湖南省、陕西省作为东中西部的代表省份,采用2017—2018年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村金融供需的特征,然后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三省农户融资意愿和融资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省份不同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收入、家庭规模、申请借款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向影响山东省的农户融资意愿;土地规模、对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互助小组对湖南省农户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信用水平对陕西省农户的融资意愿与融资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信贷产品,满足农户真实的融资需求,有效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从而推动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亮 侯军歧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非常重要,而农户禀赋是影响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农户禀赋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为了研究农户禀赋与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陕西省为例做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对采纳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农户倾向采纳技术的意愿相对更强一些;文化程度对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影响是正面的;经济基础较好且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高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怀宏
本文从农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视角,集中讨论了农户与贷款者的信贷行为关系。通过分析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类性质后,从信号博弈角度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抵押对降低农贷风险的信号发送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贷款者的农地抵押金融合约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既可以提高农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蕴涵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可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地使用权抵押 农地金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宽斌 熊雪 聂凤英
[目的]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因素,并分析农户采取应对损失的措施。[方法]利用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3省6县经历过自然灾害的819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采取的响应策略。[结果]研究表明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外界市场接触越紧密,则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越强;农户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高、家庭贫穷、家庭收入来源过于集中均不利于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通过分析农户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策略发现,农户在自然灾害冲击下,较多采用被动的应对策略,不善于拓展新的收入来源。采用降低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必要支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金融手段和出售生产生活资料这5种应对策略的农户分别占整体受灾农户的16.36%、6.47%、14.65%、5.37%、4.03%和11.35%。[结论]为了增强贫困地区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其次,增加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在偏远地区多修公路等;最后,应当积极引导农户拓展农业生产以外的收入来源,将收入来源多样化,降低农户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卫军 郭晨阳
由于自然风险、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网络风险统筹和跨时期的收入转移的风险防范作用十分有限,农民一般优先考虑在生产中通过多元化经营及采用保守生产技术防范风险。但由于农民的生产性风险规避行为会影响粮食产量,造成效率损失并使收入差距拉大,因此,以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介入为特征的现代防护体系在我国亟待建立。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农业风险 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巩前文 穆向丽 田志宏
本文利用对江汉平原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非农就业人数、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土地是否租用、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年数、是否接受过科学施肥技术培训等是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翌秋 祝云逸 曹蕾 曹光乔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机资产的高度专用性和农机作业高风险特征,使得农机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利用江苏省三个县(区)农机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专用性与农机保险这一风险规避方式对农机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机户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沉淀成本越高,农机户对农机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为了充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农机户会倾向于更多地选择农地转入、提高对外农机作业服务和增加其他配套生产设施投入,以实现规模经营,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农机保险降低了农机事故的预期风险,也会影响到农机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基于此,提出健全农地流转机制、稳步推行农机购置补贴与作业补贴政策、完善和提高政策性农机保险的政策补贴和赔付比例,以发挥农机保险支农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彭泰中 曹建华
对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显著的变量有户主的年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程度、农户的森林是否经历过灾害、农户对林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农户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态度、森林保险的索赔额度、农户对森林保费的态度、国家补贴保费下的参保态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屈小博 张海鹏 宁泽逵
对陕西省苹果主产区453户果农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农户从事水果等高价值农产品生产经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产量风险和市场风险两方面,产量风险主要源于气候等自然灾害以及低劣的农资质量和病虫害,市场风险主要源于价格不确定性、市场信息的可得性和销售流通困难。Crosstabs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农户对产量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认知程度有一定差异性,政府应完善相关的公共服务职能,帮助农户防范和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荣柱 秦富
市场风险是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其收益的影响程度。为探索农户市场风险规避能力,利用8省1 047份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市场风险规避能力整体偏弱。在影响农户市场风险规避能力的销售、生产、个人、收入、区域等特征因素中,鸡蛋议价权、购销合同、同行竞争、家庭收入满意度、打工比较收益、东部地区和性别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信息渠道、蛋鸡存栏和决策首要因素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据此建议,主管部门可通过增强农户市场预判能力、提高农户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