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0)
- 2023(13825)
- 2022(11656)
- 2021(10934)
- 2020(9465)
- 2019(21803)
- 2018(21386)
- 2017(41940)
- 2016(22675)
- 2015(25807)
- 2014(25734)
- 2013(26028)
- 2012(24683)
- 2011(22392)
- 2010(22554)
- 2009(21336)
- 2008(21384)
- 2007(19266)
- 2006(16749)
- 2005(15236)
- 学科
- 济(104859)
- 经济(104757)
- 业(68237)
- 管理(59282)
- 方法(49688)
- 农(48056)
- 企(45375)
- 企业(45375)
- 数学(44995)
- 数学方法(44535)
- 农业(31610)
- 中国(27850)
- 财(24904)
- 业经(22922)
- 贸(21708)
- 贸易(21701)
- 易(21198)
- 制(20593)
- 学(20363)
- 地方(17630)
- 银(17041)
- 银行(17009)
- 融(16500)
- 金融(16498)
- 行(16252)
- 务(14475)
- 财务(14447)
- 财务管理(14403)
- 体(14040)
- 发(13796)
- 机构
- 大学(339663)
- 学院(338521)
- 济(151378)
- 经济(148673)
- 管理(129269)
- 研究(118784)
- 理学(111992)
- 理学院(110774)
- 管理学(108992)
- 管理学院(108372)
- 中国(94435)
- 农(74722)
- 科学(71072)
- 京(70996)
- 财(66986)
- 所(61355)
- 农业(58129)
- 研究所(55722)
- 中心(55594)
- 业大(54700)
- 财经(54300)
- 经(49612)
- 江(49487)
- 经济学(48077)
- 北京(44849)
- 经济学院(43588)
- 范(42336)
- 师范(41895)
- 院(41026)
- 财经大学(40213)
- 基金
- 项目(223819)
- 科学(177065)
- 基金(166735)
- 研究(161106)
- 家(146203)
- 国家(144995)
- 科学基金(123489)
- 社会(105670)
- 社会科(100129)
- 社会科学(100101)
- 基金项目(86789)
- 省(84324)
- 自然(78889)
- 自然科(77162)
- 自然科学(77140)
- 自然科学基金(75845)
- 教育(72618)
- 划(71576)
- 资助(69783)
- 编号(63584)
- 部(52029)
- 成果(51657)
- 重点(50041)
- 发(48290)
- 创(45699)
- 国家社会(45362)
- 教育部(44275)
- 科研(43260)
- 课题(42953)
- 创新(42926)
共检索到503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
主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以生产性为主,而对非正规信贷的需求以消费性为主。这种观点在中国农村金融研究领域也非常普遍。已有研究之所以高估农户对正规信贷的生产性需求主要是因为在概念理解、研究思路以及问卷设计3个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准确揭示中国农户信贷需求的贷款用途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以控制住信贷可得性的意愿调查+假想式问题的改进思路。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均以消费性为主。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结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信贷需求研究和我国政府制定农村金融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贷需求 贷款用途 意愿调查 假想式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欢 郭晓鸣
考察生产性服务是否有助于把弱小的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显然不能仅仅以其在农业发达区域的实际进展来简单概括和评价。本文主要从农机作业服务引进的决策模型、替代领域及农业形态发生的变化等角度,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生产性服务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农村内部基础性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生成,以及农村外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和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流动等政策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更可能会对粗放经营形成事实上的变相支持,进而产生延续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利影响,而非对传统农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基于产业共生的视角,对金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共生演化关系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在探索二者共生演化的机理和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演化发展的Logistic模型,并利用我国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共生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段时间叠加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能精确描述中国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演化过程,并且二者属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模式。鉴于对称互惠共生演化模式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对称互惠共生演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锋儿 罗剑朝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适 文兰娇 熊学萍
文章以湖北省蒲团乡信用社创建的"瓜圻模式"覆盖下的266个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样本数据的信贷需求特征,并用基于模糊聚类匹配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测算了在完全金融抑制情况下农户的信贷福利损失。研究表明:水面面积、生产经营支出、家庭总资产对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在完全金融抑制下,农户平均纯收入损失为7465元,占户均纯收入的21.87%,即每100元资金缺口将导致21.29元的福利损失。因此,应继续加大农户信贷资金投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军 易中懿
本文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生产环节外包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率,而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整地、移栽、收割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则对水稻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在推进生产性服务外包时,应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发展,在扎实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市场发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周月书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差异化定价的格局。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基于具有名义正规信贷需求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正规信贷需求缺乏利率弹性。若农户处于竞争度更大的正规信贷市场,或者将贷款用于生产用途而非消费时,农户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变大。在利率上浮至银行最优信贷配给的利率水平前,利率上浮有利于激励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然而考虑到农户利率弹性的异质性,银行会选择审慎定价。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利率 利率弹性 异质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华 张琪 王思禹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总体上有利于缓解农户收入差距,直接原因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效应大于高收入群体。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群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西部地区的减缓效果高于东部及中部地区,对青年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组的减缓效果高于中老年组及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邸玉玺 郑少锋
利用对陕西省1 091位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农户的生产性正规信贷分解为是否获得生产性信贷、是否获得生产性正规信贷和获得的生产性正规信贷金额三个阶段,运用Triple-Hurdle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户从正规渠道获得生产性贷款的影响,进而重点考察了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的总体社会网络提高了生产性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交易型社会网络增加了生产性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降低正规信贷交易成本能够增加农户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社会网络能够降低农户在申请正规信贷过程中由于专用性较高、交易频次较低、不确定性较高所导致的高额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农户生产性正规信贷的获得概率和信贷金额。因此,增强农户社会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降低正规信贷的交易成本,进而缓解农村地区生产性正规信贷约束,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12个省(市)3051户农户家庭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之间成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农户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也会对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影响,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昊 李芸 吕开宇 王晶
为了解粮食经营户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信贷需求抑制的影响,基于对四川、河南、浙江和黑龙江4省1 030户粮食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Heckman模型研究社会资本是否会抑制农户的信贷需求,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需求抑制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5.7%的粮食种植户受到信贷需求抑制,其中受到部分信贷需求抑制的比例为48.4%;社会资本变量中,社会关系因子、亲戚政治因子和组织关系显著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抑制和信贷需求抑制程度,信任因子、金融关系变量和政治关系变量对信贷需求抑制和信贷需求抑制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宁 范振宇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518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整体富裕程度不高,贷款资金主要投向基本消费领域即以消费性信贷为主;家庭人口越多、户主年龄越大、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的概率越大;而务农人数越多、农业收入及农村工商业收入越高、生产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的概率越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充分考虑金融需求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商业性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和完善生产性信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农户基本消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黎源 胡小平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缺少抵押品和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供给长期不足,这抑制了农户的福利增加,对其消费结构的优化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使用实证方法分析正规信贷约束影响农户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发现,在总样本中,正规信贷约束并不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农户家庭主事者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农户的礼品礼金开支占比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农户参与经济活动的难度则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通过分组分析发现,受到信贷约束的东部地区农户的改善消费意愿容易受阻。对此,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供给,结合农村地区人情社会的特点,完善涉农征信服务,实现金融产品精准有效供给,缓解信贷约束,在实质上改善农户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Logit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京娣 吕德宏
2010年7—8月在陕西眉县对随机抽取的493个小额信贷农户进行调查,其中纯农户202户,Ⅰ兼农户120户,Ⅱ兼农户91户,纯非农户80户,针对四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还贷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会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还贷行为,并且农户兼业程度与农户的还贷行为呈正向关系。农户兼业类型对农户还贷因素影响具有差异,且这种差异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次序性。具体体现在:在不同兼业程度中,年总收入、农户专业技能、农户信用等级、贷款利率、贷款用途会对农户还贷产生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正向作用呈现依次减弱的趋势;农户文化程度、贷款额度同样会对农户还贷产生正向作用,但却表现出...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小额信贷还贷因素 次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