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2)
2023(15874)
2022(13501)
2021(12881)
2020(10998)
2019(25729)
2018(25517)
2017(49154)
2016(26395)
2015(30299)
2014(30055)
2013(29834)
2012(27453)
2011(24696)
2010(24965)
2009(23350)
2008(23018)
2007(20444)
2006(17695)
2005(15665)
作者
(74861)
(63211)
(62759)
(59620)
(39779)
(30395)
(28585)
(24770)
(23767)
(22314)
(21338)
(21222)
(19920)
(19674)
(19439)
(19411)
(18680)
(18432)
(18079)
(18035)
(15561)
(15436)
(15370)
(14491)
(14221)
(14197)
(13884)
(13802)
(12812)
(12576)
学科
(116901)
经济(116784)
(78698)
管理(73265)
(56818)
企业(56818)
方法(56640)
数学(51203)
数学方法(50486)
(49100)
农业(32307)
中国(30982)
(28462)
业经(26307)
(25278)
贸易(25266)
(24724)
(21790)
(20272)
地方(20232)
(17223)
银行(17198)
(16995)
财务(16933)
财务管理(16886)
理论(16527)
(16426)
技术(16425)
(16300)
金融(16297)
机构
学院(381639)
大学(379610)
(165100)
经济(162098)
管理(151297)
理学(131699)
理学院(130373)
管理学(128010)
管理学院(127325)
研究(124965)
中国(97936)
(78624)
科学(74502)
(73701)
(72345)
(62263)
中心(59328)
业大(58611)
财经(58543)
农业(57059)
研究所(56506)
(55486)
(53570)
经济学(51259)
北京(49164)
(47390)
师范(46927)
经济学院(46465)
(43965)
(43718)
基金
项目(256904)
科学(204146)
基金(190052)
研究(187321)
(165050)
国家(163696)
科学基金(141733)
社会(121069)
社会科(114678)
社会科学(114645)
基金项目(99686)
(98987)
自然(91565)
自然科(89567)
自然科学(89545)
自然科学基金(87987)
教育(86754)
(83091)
资助(79243)
编号(75845)
成果(60527)
(58514)
重点(57304)
(54810)
(53456)
课题(51158)
国家社会(50974)
教育部(50522)
创新(49952)
科研(49501)
期刊
(175555)
经济(175555)
研究(107111)
(72592)
中国(71283)
学报(56954)
(55300)
科学(54236)
管理(51913)
农业(49316)
大学(44506)
学学(42092)
(36633)
金融(36633)
教育(35983)
技术(34507)
业经(32729)
财经(28692)
经济研究(28078)
(25321)
(24563)
问题(24443)
统计(21482)
(20460)
技术经济(19729)
世界(19598)
(19182)
(18880)
决策(17491)
理论(17036)
共检索到55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修磊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户的人情支出行为。研究结论表明:(1)人情支出具有地位商品属性,中国农户人情支出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地位攀比特征;并且,这一行为有别于同群效应。(2)收入差距对农户人情支出有促进作用。收入差距扩大强化了高收入家庭增加人情支出的动机,由此引发的示范效应推高了中国农户人情支出的整体水平。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解农户人情支出行为,而且对农村社会网络的认知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钦栋   李锦锦   金启明   宋子珍   宋春晓  
[目的]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为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参与新农合会抑制农户转出土地,而参与新农保会促进农户转出土地;(2)引入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项之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能够有效缓解新农合的“枷锁效应”,从而促进农户转出土地;(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遮掩效应占比为3.6%,家庭养老金收入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9%,即家庭养老金收入的增长能够缓解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的不利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更高。[结论]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户释放和转出土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求特征;人情支出对消费既有促进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且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春  
在农地市场发育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农地交易费用虽然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障碍。本文利用2005年江西省21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验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子  蔡洁  陈瑗  夏显力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内涵与外延,利用秦巴山区456户微观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从人力资本来看,良好的劳动力健康状况不利于赡养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非农就业率对抚养期、负担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农户认知来看,限制农地用途,了解流入方,村委会推动、政府主导型转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阶段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对于拥有较多非农就业机会的抚养期和负担期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促使其转出农地并外出务工。因此,在实践中执行农地流转政策时,应采取精准的农地转出激励措施,差别化对待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从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户的期望收益及退出后的风险预期两个方面对宅基地退出行为进行分析,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宅基地退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制度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的年龄、兼业时间、家庭年均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块数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2期望收益的影响因素中,补偿金能够全部兑现,会促进农户做出退出宅基地的行为;农户认为补偿合理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退出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小、农户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大,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3风险预期因素中,退出宅基地后房屋面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秀峰  张雅博  
通过对河南省重点扶贫地区实地调查的农户微观数据,从贫困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声誉机制、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融资意愿、融资效果五个方面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贫困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声誉状况三大潜变量与其参与农业价值链金融意愿和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并且声誉状况对农户参与意愿和效果影响最为强烈;而且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意愿与获得融资效果之间也具有相互影响的特征,尤其在融资效果越好的情况下农户履约意愿越强,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国  李礼连  李学荣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在千家万户分散生产背景下,探讨如何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安徽、河南及江苏4省389户蔬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态度、政府规制以及非正式制度3个潜变量负向显著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并从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活动规制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非正式制度约束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荣林  钱雨  刘松松  
公共卫生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界定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2004-2010年间全国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地方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因素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支出具有很小的负面影响,政府规模的膨胀程度、人口结构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本文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ISDF),以2006—2008年农户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农户有限的劳动力和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配置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本文认为,从不同投入要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贡献水平角度合理配置劳动力、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分配,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凯  杨朝现  信桂新  程飞  邵丽亚  
以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为研究对象,根据农地转出率的大小将农户分为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基本转出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收入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的农地转出率不尽相同,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一般转出户并存,农地转出方式和转出对象虽然存在多样性,但农地仍以小规模分散转出为主;稳定的非农收入、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合理的农地转出价格促进了农户农地转出率的提高,而土地细碎化和较多的家庭常年务农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农户农地转出是一种理性决策行为,农地转出率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就越明显,收入由多至少依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唯一  鞠晓峰  
农户进行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过程中,因为自身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局限,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其他农户的影响,并因为这种影响发生决策的改变,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以致最终倾向于采纳方向上的趋同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的博弈模型和传播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展开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交流收益是决定农户决策行为能否产生羊群效应的重要因素,交流范围和交流成本对于农户的决策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振杰  韩杰  
文章选取吉林、山东、湖北、福建、广东作为样本地区进行调研,分析比较影响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成员数量、家庭非农业人口数量、家庭农场的成立、家庭收入、参与农村巾帼创业工程项目、农业种植类型、非农业种植类型、流转途径、电商销售均对农地流转产生影响。本文同时分析了政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12个省(市)3051户农户家庭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之间成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农户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也会对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影响,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浩天  
本文以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为例,通过问卷统计和深度访谈,从农村人情消费主体和标准、人情消费域、消费方式和规模及消费心理几个视角进行深层剖析,深描了我国人情消费的现况。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以血缘和地缘为主要的消费动力有所松动,"理性"消费趋势上扬;伴随人口流动的扩大,人情消费范围不断延伸,消费媒介呈现货币化趋势;人情消费主体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人情消费负担总体相对较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