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6)
- 2023(19627)
- 2022(16918)
- 2021(15903)
- 2020(13348)
- 2019(31035)
- 2018(30603)
- 2017(59472)
- 2016(31830)
- 2015(35824)
- 2014(35715)
- 2013(35307)
- 2012(32684)
- 2011(29357)
- 2010(29454)
- 2009(27344)
- 2008(26451)
- 2007(23283)
- 2006(20813)
- 2005(18401)
- 学科
- 济(134242)
- 经济(134098)
- 业(90517)
- 管理(88592)
- 企(67558)
- 企业(67558)
- 方法(59886)
- 数学(52992)
- 数学方法(52313)
- 农(51336)
- 中国(37809)
- 财(34821)
- 农业(33900)
- 业经(30298)
- 地方(26841)
- 学(26248)
- 贸(25677)
- 贸易(25661)
- 制(25603)
- 易(24977)
- 银(20696)
- 银行(20649)
- 策(19782)
- 行(19736)
- 务(19703)
- 融(19698)
- 金融(19696)
- 财务(19623)
- 理论(19621)
- 财务管理(19579)
- 机构
- 大学(448833)
- 学院(448807)
- 济(190835)
- 经济(187129)
- 管理(177849)
- 理学(154094)
- 研究(153529)
- 理学院(152481)
- 管理学(149773)
- 管理学院(148968)
- 中国(118664)
- 京(95015)
- 科学(91541)
- 财(86942)
- 农(81540)
- 所(76288)
- 中心(70673)
- 研究所(69161)
- 财经(69038)
- 业大(67702)
- 江(65982)
- 经(63239)
- 农业(62708)
- 北京(60162)
- 范(58733)
- 师范(58251)
- 经济学(58048)
- 院(55165)
- 州(52508)
- 经济学院(52417)
- 基金
- 项目(304666)
- 科学(240988)
- 研究(224836)
- 基金(223364)
- 家(193746)
- 国家(192133)
- 科学基金(165680)
- 社会(144055)
- 社会科(136387)
- 社会科学(136352)
- 基金项目(117094)
- 省(116539)
- 自然(106215)
- 自然科(103766)
- 自然科学(103740)
- 教育(102989)
- 自然科学基金(101899)
- 划(97840)
- 资助(92989)
- 编号(91533)
- 成果(74667)
- 部(68616)
- 重点(67782)
- 发(65033)
- 课题(62638)
- 创(62434)
- 国家社会(59980)
- 教育部(59202)
- 创新(58243)
- 科研(57957)
- 期刊
- 济(208330)
- 经济(208330)
- 研究(135997)
- 中国(87596)
- 农(78857)
- 学报(68558)
- 财(64780)
- 科学(64338)
- 管理(63576)
- 大学(53828)
- 农业(53690)
- 学学(50617)
- 教育(48202)
- 融(44831)
- 金融(44831)
- 技术(38881)
- 业经(36461)
- 财经(33521)
- 经济研究(33495)
- 经(28752)
- 问题(27835)
- 业(26730)
- 统计(22248)
- 贸(22190)
- 图书(22029)
- 技术经济(21925)
- 世界(21693)
- 版(21346)
- 理论(20778)
- 科技(20203)
共检索到672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本文围绕着农户家庭收入增长和劳动就业决策行为的动态关系而展开,笔者在设定一个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说,进而引出了经验分析。本项研究利用2001~2006年湖北15个村庄的900户农户跟踪调查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1)农户家庭是一个理性的微观经济组织。(2)处于外生政策变动中的农户经济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它在外部经济条件的冲击下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依赖"特征。当前中国农村形成了"农村就业两端刚性"的趋势。(3)从短期来看,外部支农政策冲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户家庭的就业决策行为。(4)中国农村家庭就业行为决策是本质上的理性和表现上的非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农户 收入增长 就业决策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春超
本文从农户收入增长对就业决策内在影响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从农户家庭层面考察农户就业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湖北省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对农户收入变动对就业决策的动态影响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发现: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动显著影响农户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上的时间配置;农户在就业决策的动态考量中最关注的因素是收入状况和对收入波动及其风险的判断;理性农户会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适时地调整农业劳动和非农劳动的时间分配,进而形成家庭就业的合理决策。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当前农户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农户 收入 就业决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壮大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的投资,一个普遍的疑虑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很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为了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从农户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的提升,农户会减少这一类投入。(2)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3)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但外出务工对农业机械投资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差异。考虑内生性问题,使用替代变量以及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外出务工不利于流动性生产投资,而不影响农业机械投资的结论是可信的。上述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但具体影响还要考虑投资种类和区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翠萍 史清华 Holly Wang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5个村庄连续11年固定观察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税费改革对这一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创收能力和社会地位等变量后,税费改革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平均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6.82%。该效应远大于税费减免所带来的直接收入增加。同时,本文还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税费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本文发现:在改革前3年,税费改革对农户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另外,本文利用农业生产函数,讨论了税费改革对农户生产性资本和劳动投入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农户并没有显著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最后,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讨论了税费改革对农户生产...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户收入 长三角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枫 陈玉宇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可能性以及借贷额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确实有助于农村家庭获得借贷。有意思的是,与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相比,社会网络似乎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大。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各类借贷可能性以及借贷额的影响为倒U形,而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承包耕地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此外,那些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以及户主为女性的农户不太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且贷款额较小,而较为富裕的农户则更可能从正规金融...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非正规金融 农村借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襄阳市3县(市)6镇(街)13村312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当地农地流转的现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要素禀赋及外部体制环境等方面对襄阳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来源、农地面积、农地承包期和户主年龄、职业等内部因素与农地的转入及转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介入、村委会对流转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发布的指导、对农地流转价格的合理确定等外部体制环境因素也会对农地流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强化农户主体地位、积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厚安 叶慧 王雅鹏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7县700户农户为样本,在界定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户经营行为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冀期寻找到在农户层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污染和秸秆污染与劳动力文化素质、粮食商品化率、肉猪商品化率和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呈正相关,与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呈负相关关系;畜禽粪尿污染与肉猪商品化率呈正相关,与家庭经营耕地面积、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呈负相关;农用薄膜污染与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耕地面积以及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均呈负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农户是最基本的经营决策单元和粮食生产单位,其粮食生产经营行为及粮食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湖北省典型区域农户进行的3期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经营行为及粮食安全供应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农户层面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粮作经营参与度较高,农户家庭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未出现明显的"非粮化"趋势,且经营规模越大,农户粮作经营的积极性也越高。2)农户粮作经营的绝对收益在提升,但相对效益在减弱。重点开发区粮作经营的绝对和相对效益较低,而粮食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农户是最基本的经营决策单元和粮食生产单位,其粮食生产经营行为及粮食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湖北省典型区域农户进行的3期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经营行为及粮食安全供应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农户层面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粮作经营参与度较高,农户家庭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未出现明显的"非粮化"趋势,且经营规模越大,农户粮作经营的积极性也越高。2)农户粮作经营的绝对收益在提升,但相对效益在减弱。重点开发区粮作经营的绝对和相对效益较低,而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则持续保持着对于经作经营和非农经营的比较优势,但差距在缩小。且均存在着经营规模越大,农户粮作经营的比较效益越高的特征。3)重点开发区和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时空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重点开发区农户家庭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在降低,而粮食主产区则保持相对平稳,两区农户家庭层面粮食供给能力的差距在日益拉大,粮食主产区在区域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建议引导土地流向种田大户以发挥规模效益,加强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政策扶持力度,在稳固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户家庭粮作经营规模化和粮食供给稳定增长的有机统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春超
本文考察了农户家庭内部就业决策机制和外生动态就业决策机制。在农户家庭内生决定机制的分析中,笔者按照特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生存压力型农户、效益追求型、经济发展型。研究发现:3种类型的农户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家庭内生就业决策机制:第一,生存压力型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收入效应更大。第二,效益追求型农户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就业决策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主要的就业领域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非农化趋势更强。第三,经济发展型农户为了保持效用的较高水平,通常将其家庭成员的自身劳动、雇佣劳动与其资本相结合以更好地获...
关键词:
中国农户 就业决策 发生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永志
来自河北省首批18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调查显示,农民具有较高的参保率,但是选择了很低的缴费档次,农民表现出适中的满意率,目前的养老金待遇与农民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政策调整的重点是:突出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缴费责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农民的养老金待遇,规范基层组织行为等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巩前文 张俊飚 李瑾
本文假定各地区化肥市场价格是趋同的,地区之间化肥价格差异只是由于交易成本不同,因此可不考虑化肥价格变量对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构建农户施肥决策模型并运用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施肥量决策主要受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耕地灌溉、耕地租用、接受施肥技术培训、种粮是否划算、农产品出售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
关键词:
农户 化肥施肥量 决策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俪娜 张林秀
本文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劳动力跟踪调查数据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调整的实现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和不同行业间的就业调整过程,本文研究表明,这一调整主要是通过新劳动力进入非农就业、原有劳动力退出非农就业,而不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平滑的就业转换来实现的。进一步,本文实证分析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年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变量是影响就业转换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分别呈稳健的U型和倒U型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市场 就业调整 就业转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学萍 阮红新 汪晓银
本文对湖北省天门市农户基本金融行为与融资需求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的存款机构选择与贷款机构来源之间的界限明显,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足,少量的小额度贷款主要由私人借贷满足;农户的信用意识十分强烈,但信用表现却不容乐观,金融参与意识较弱,对现行的融资制度缺乏认知和利用的兴趣;影响农户的融资意愿和实际贷款数量的因素有:耕地面积、经济活动类型、年龄和文化程度,其中耕地面积、经济活动类型的影响力最大。
关键词:
金融行为 融资需求 Probit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剑 郑鹏 李崇光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鄂赣两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多元回归(MR)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农户技术需求,这种改善效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组织化红利逐渐被释放。为此,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服务方面的扶持与考评力度,能有效提升其对农户技术需求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技术需求 改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层面的农业耕地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对我国广东、江西、河北三省142个农户的跟踪调查
财政收入超速增长:一个新的解释
山区养猪散户减栏、空栏的一个新解释——基于秦岭山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基于脉冲响应函数一个解释
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增长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8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安全技术培训、用药行为习惯与农户安全意识——基于湖北8个县市174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融资行为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谁更容易落户城镇:男性还是女性?——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产、土地与农民非农经营行为的选择——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效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