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3)
- 2023(10429)
- 2022(8571)
- 2021(8062)
- 2020(6621)
- 2019(14955)
- 2018(14575)
- 2017(27932)
- 2016(14525)
- 2015(16527)
- 2014(16221)
- 2013(16483)
- 2012(15737)
- 2011(14798)
- 2010(15043)
- 2009(14228)
- 2008(13904)
- 2007(12388)
- 2006(11736)
- 2005(10732)
- 学科
- 济(90255)
- 经济(90178)
- 农(46019)
- 业(42440)
- 管理(34710)
- 农业(30572)
- 方法(27398)
- 数学(25037)
- 数学方法(24934)
- 中国(24035)
- 地方(20802)
- 企(20562)
- 企业(20562)
- 业经(19284)
- 制(14937)
- 发(14276)
- 贸(14260)
- 贸易(14249)
- 学(13990)
- 易(13919)
- 地方经济(12574)
- 环境(12238)
- 财(12064)
- 银(11585)
- 银行(11581)
- 融(11444)
- 金融(11444)
- 体(11441)
- 行(11337)
- 策(10860)
- 机构
- 学院(222904)
- 大学(222320)
- 济(116190)
- 经济(114465)
- 研究(87103)
- 管理(84594)
- 理学(72132)
- 理学院(71396)
- 管理学(70594)
- 管理学院(70178)
- 中国(69143)
- 农(51701)
- 科学(47542)
- 京(46926)
- 财(46852)
- 所(43807)
- 研究所(39549)
- 中心(39317)
- 农业(39057)
- 经济学(37379)
- 财经(37260)
- 经(34180)
- 业大(34124)
- 经济学院(33549)
- 江(32651)
- 北京(30265)
- 院(29229)
- 范(28730)
- 师范(28574)
- 科学院(28567)
- 基金
- 项目(143749)
- 科学(114753)
- 研究(109380)
- 基金(108051)
- 家(94475)
- 国家(93340)
- 科学基金(78903)
- 社会(75682)
- 社会科(71530)
- 社会科学(71510)
- 基金项目(56133)
- 省(52381)
- 教育(46267)
- 自然(45679)
- 自然科(44449)
- 自然科学(44436)
- 自然科学基金(43673)
- 资助(43446)
- 划(43436)
- 编号(43343)
- 成果(35306)
- 部(34421)
- 发(34206)
- 国家社会(33845)
- 重点(31967)
- 中国(30369)
- 农(30268)
- 教育部(29492)
- 发展(28902)
- 创(28855)
- 期刊
- 济(140506)
- 经济(140506)
- 研究(72431)
- 农(55826)
- 中国(48474)
- 农业(38062)
- 科学(32194)
- 财(32064)
- 学报(31973)
- 管理(28633)
- 大学(25358)
- 融(25073)
- 金融(25073)
- 业经(24611)
- 学学(23964)
- 经济研究(21717)
- 问题(19609)
- 财经(19501)
- 业(18587)
- 世界(17877)
- 技术(17647)
- 经(17123)
- 教育(15433)
- 农村(14330)
- 村(14330)
- 贸(14181)
- 农业经济(14090)
- 经济问题(13677)
- 技术经济(13306)
- 资源(13167)
共检索到35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培林
中国目前无论从人口比重、劳动力比重还是经营单位比重来说,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2亿多个农户就是2亿多个资源配置单位。从这种意义上说,家庭经济依然是中国最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这种配置方式与市场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有不同之处的。 一、家庭自给与家庭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史清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郭世慧
使用2017年甘肃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农村调研数据,采用Mlogit模型研究分析家庭特征对贫困地区农户劳动力资源在务农、兼业、务工间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禀赋中,丰富的社会资本与良好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在结构制约中,核心家庭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仅与配偶居住家庭对劳动力务工配置有负向影响,家庭结构中家庭学生数、劳动力占比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务工占劳比仅对劳动力资源务工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总数、家庭赡养负担与家庭非健康人口比例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最后,针对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村社会公共保障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秀梅 亢霞
本文首先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导出了用于分析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的经验模型。实证分析以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业区农户样本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符合理性行为假定。
关键词:
理性行为 农业劳动时间 非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传统的农户开始分化,其中家庭农场开始受到重视和鼓励。本文基于对安徽等10省份的入户调查,详细分析了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之间对劳动力素质和资源配置、生产经营行为、农业经营绩效、对家庭农场认知的不同与趋势,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农户 分化 家庭农场 资源配置 经营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琼
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不仅包括传统定义年龄段内的劳动人口,还包括年龄段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一重要资源的配置对农户家庭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现实界定及其特征分析,研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对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有利于收入的增长,农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工商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正向影响,而家庭部门劳动人口占比、需要照料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增收 多部门配置 劳动力资源 农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江华 黄朝禧 胡银根
在已有研究农户家庭生计资产和家庭福利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农户生计资产量化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典型区域宅基地流转农户家庭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宅基地流转对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福利影响。运用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法,研究了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生计资产配置,得出农户的家庭生计资产分值,将农户划分为资产缺乏型农户和资产均衡性农户。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及家庭福利评价框架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宅基地流转对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的农户家庭福利影响,研究表明,从总体和资产均衡型农户家庭来看,宅基地流转有助于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福利的改善和提高,其模糊指数分别为0.533和0.547,高于流转前设定的模糊状态0.5...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中国稳定的农民家庭经济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李彦和研究中国问题不懂得农民问题不行;研究中国农民问题不研究农民家庭经济等于隔靴搔痒。所以,中国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农民问题的专家,古今概莫能外。本文拟就农民家庭经济的作用、特点和变化趋势谈一些看法。一、稳定的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储英奂
农户,既是从事生产,又是具有消费功能的二重特性的基本单位。农户的收入、消费和积累是其经济活动的一条主线,且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深入研究农户收入、消费和积累,对于优化农户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扩大再生产能力,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低收入地区农户收入、消费和积累时,其重点是研究低收入地区农户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锋
本文以农户内部具有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为分析前提 ,主要讨论了农户家庭经济风险的处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兰英
文章基于离散选择LOGIT和TOBIT模型,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的农村户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和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比率均有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能够显著改变农村家庭在三大主要资产配置方面的配置行为;改变解释变量和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处理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厚春 罗芳 姜丽
现阶段研究我国农业的多功能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农业的多功能与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的关联上,认为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现行模式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我国农业多功能的展现,提出了应注重通过技术的引入和形态的提升、创业经济和镇域经济的打造以及文化提炼和文化渗透等政策来引导农户家庭时间配置,进而促进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凸现。
关键词:
多功能农业 农户 劳动时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英 张明东 刘后平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居民和家庭的意愿直接决定着城镇化进程。采用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村家庭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对其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进行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获取金融信贷的擅长经营农地的农户不愿意迁移入城,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上述农业经营优势,又具有非农技能的年轻人更愿意进城落户。农户是否愿意城市化,取决于哪一种选择更能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和家庭收入,可以通过整合配置农村生产要素达到合理引导农户城镇化意愿的目标。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英 张明东 刘后平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居民和家庭的意愿直接决定着城镇化进程。采用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村家庭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对其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进行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获取金融信贷的擅长经营农地的农户不愿意迁移入城,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上述农业经营优势,又具有非农技能的年轻人更愿意进城落户。农户是否愿意城市化,取决于哪一种选择更能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和家庭收入,可以通过整合配置农村生产要素达到合理引导农户城镇化意愿的目标。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