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8)
2023(13548)
2022(11267)
2021(10702)
2020(9004)
2019(20738)
2018(20548)
2017(39466)
2016(21701)
2015(24964)
2014(24943)
2013(24721)
2012(23358)
2011(21108)
2010(21351)
2009(20172)
2008(20237)
2007(18652)
2006(16510)
2005(15108)
作者
(63642)
(53874)
(53240)
(51197)
(33805)
(25728)
(24234)
(21115)
(20304)
(19139)
(18425)
(17892)
(17055)
(16992)
(16863)
(16476)
(16125)
(15771)
(15356)
(15349)
(13459)
(13302)
(13128)
(12361)
(12151)
(12134)
(11971)
(11804)
(10969)
(10932)
学科
(95883)
经济(95778)
(61026)
管理(56183)
(48152)
方法(39312)
(39285)
企业(39285)
数学(34664)
数学方法(34343)
农业(31610)
中国(28645)
(23604)
业经(23468)
(20014)
(19333)
贸易(19323)
(19259)
(18890)
地方(18813)
(15523)
银行(15491)
(14864)
(14841)
(14361)
金融(14359)
(14285)
(13182)
环境(12985)
(12426)
机构
大学(318153)
学院(317799)
(138553)
经济(135908)
管理(118183)
研究(114201)
理学(101330)
理学院(100189)
管理学(98497)
管理学院(97916)
中国(90020)
(71051)
科学(69194)
(67981)
(62920)
(59179)
农业(54957)
研究所(53537)
中心(53027)
业大(51107)
财经(49231)
(48502)
(44926)
经济学(43536)
北京(43074)
(42062)
师范(41668)
(39516)
经济学院(39386)
(37967)
基金
项目(206123)
科学(161876)
研究(151187)
基金(151159)
(132288)
国家(131159)
科学基金(110785)
社会(97869)
社会科(92344)
社会科学(92319)
基金项目(79636)
(78342)
自然(69390)
教育(68001)
自然科(67764)
自然科学(67745)
自然科学基金(66565)
(66116)
资助(61729)
编号(61287)
成果(50818)
(47403)
重点(46325)
(45505)
课题(41738)
(41668)
国家社会(41566)
教育部(40098)
科研(39252)
创新(39159)
期刊
(159202)
经济(159202)
研究(96034)
(71969)
中国(67321)
学报(52837)
科学(48817)
农业(48734)
(48172)
大学(40399)
管理(39588)
学学(38152)
(33637)
金融(33637)
教育(31354)
业经(28912)
技术(25467)
财经(24956)
(24907)
经济研究(24857)
问题(22465)
(21542)
世界(18743)
(17813)
(17541)
技术经济(16134)
农村(15345)
(15345)
国际(15325)
资源(15042)
共检索到486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吕赞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农地非农化时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因市场交易而发生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冲突和矛盾,形成了各主要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关系,如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博弈,其中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博弈关系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博弈理论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以剖析二者的关系,并从博弈角度提出制约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李世平  
当前我国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已给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保护好耕地显得日益迫切。建立耕地保护博弈模型,通过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已陷入一种“耕地保护陷阱”。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以期能抑制地方政府耕地非农化冲动,切实保护好耕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飞  孔伟  
农地过度非农化虽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无疑是造成当前农地过度非农化的重要主体。本文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促使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动机,并具有促使农地过度非农化的现实途径。因此,要遏止农地过度非农化,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削弱地方政府促使过度非农化的动机,并割断它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学辉  王如渊  
研究目的:建立一个最优化模型,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治性任务的完成程度、地方政府行为4者间的关系及农地非农化的均衡过程。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和经济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农地非农化均衡状态下,农民应得的增值收益并不能充分实现,土地市场存在着效率损失,中央政府的政治性任务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这是由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决定的。研究结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因此,中央政府要将农地非农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具体措施:一是合理安排土地产权制度,公平对待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把征地范围严格界定在公益性用地之内,同时加大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农地非农化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三是大幅度提高农地征用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轶  魏朝富  尹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加剧扩张和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带来的农地非农化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非农化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应该加大给予地方政府和农民进行耕地保护的奖励以及提高违规的惩罚力度,抑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遏制违法占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缩小城乡土地价格差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公正的补偿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且需要调整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在农地非农化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都是不可缺少的配置手段,但它们都存在失灵,只有引入民主议会机制,并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配置。我国要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需要清除农地产权不明晰、政府垄断、宏观监控机制僵化等障碍,建立起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民主协商机制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飞  孔伟  
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农地非农化中的"市场失灵"。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职能并不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是低成本地为经济建设提供用地;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又增加了"培育土地市场"和"弥补农地非农化中的市场失灵"两项职能。而这相互矛盾的三种政府职能,正是目前我国农地非农化中许多问题的根源。因此,要解决农地非农化中的问题,必须重构政府职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沿源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土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和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导致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的扭曲配置,这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笔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秀清  钟骁勇  肖泽干  宋鑫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农户维权后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呈反向关系;(2)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3)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研究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悦  师博  刘东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以上264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变量的基础上发现各地房地产开发、以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提供为内容的城市竞争形成了农地非农化的压力;高校园区扩张、开发区热和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是城市化土地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递增作用。这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具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中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显著,西部地区表现出房产开发和高校园区的扩张驱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荷兰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和强势控制市场的原因,及其对转型期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改革的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流程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通过流程分析归纳总结了荷兰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政府、农民、私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研究结论:荷兰在土地产权设置、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市场运行和政府参与市场的作用等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令安  
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人们普遍确信,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是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诱发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根本动力。但自1984年以来,农村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尤以农业的波动最为显著。关于农业波动的动因,通常归结为三种因素: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自然灾害。事实上,这三种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