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1)
- 2023(15202)
- 2022(12832)
- 2021(12236)
- 2020(10040)
- 2019(23267)
- 2018(23239)
- 2017(44746)
- 2016(24377)
- 2015(27868)
- 2014(27865)
- 2013(27737)
- 2012(25313)
- 2011(22944)
- 2010(22965)
- 2009(21179)
- 2008(20650)
- 2007(18232)
- 2006(16384)
- 2005(14728)
- 学科
- 济(103261)
- 经济(103143)
- 业(70202)
- 管理(64041)
- 农(48968)
- 企(47972)
- 企业(47972)
- 方法(42352)
- 数学(36939)
- 数学方法(36537)
- 农业(32457)
- 中国(30715)
- 业经(26001)
- 财(22832)
- 学(21112)
- 制(20594)
- 地方(20347)
- 贸(19939)
- 贸易(19928)
- 易(19461)
- 银(16261)
- 银行(16225)
- 发(16066)
- 行(15546)
- 环境(15379)
- 体(14840)
- 技术(14819)
- 融(14711)
- 金融(14710)
- 理论(14642)
- 机构
- 大学(349068)
- 学院(348446)
- 济(146799)
- 经济(143842)
- 管理(137444)
- 研究(123127)
- 理学(118545)
- 理学院(117271)
- 管理学(115386)
- 管理学院(114777)
- 中国(95210)
- 京(75541)
- 科学(75223)
- 农(71381)
- 财(63325)
- 所(62453)
- 研究所(56785)
- 业大(56017)
- 中心(55722)
- 农业(54797)
- 江(50757)
- 财经(50642)
- 北京(48258)
- 范(46759)
- 师范(46415)
- 经(46280)
- 经济学(43656)
- 院(43628)
- 州(40800)
- 经济学院(39379)
- 基金
- 项目(235988)
- 科学(185776)
- 研究(175610)
- 基金(172024)
- 家(149883)
- 国家(148597)
- 科学基金(126770)
- 社会(111535)
- 社会科(105319)
- 社会科学(105291)
- 基金项目(91443)
- 省(89956)
- 自然(80629)
- 自然科(78708)
- 自然科学(78692)
- 教育(78667)
- 自然科学基金(77271)
- 划(75840)
- 编号(72461)
- 资助(70213)
- 成果(59157)
- 部(53201)
- 重点(52526)
- 发(51446)
- 课题(48973)
- 创(48281)
- 国家社会(46279)
- 教育部(45283)
- 创新(45094)
- 科研(44519)
- 期刊
- 济(166234)
- 经济(166234)
- 研究(106272)
- 农(71887)
- 中国(69600)
- 学报(55483)
- 科学(52540)
- 农业(48974)
- 管理(47361)
- 财(45224)
- 大学(42700)
- 学学(40065)
- 教育(37715)
- 融(34149)
- 金融(34149)
- 业经(30244)
- 技术(28630)
- 经济研究(24974)
- 财经(24283)
- 业(24052)
- 问题(23286)
- 经(20757)
- 世界(18288)
- 图书(18253)
- 版(17407)
- 技术经济(16988)
- 理论(16827)
- 贸(16777)
- 资源(16523)
- 科技(16481)
共检索到52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为掌握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论文采用概括和比较分析的手段,从农地细碎化的概念内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农地细碎化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归纳出已有研究的几个特点:①农地细碎化的内涵较为清晰且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细碎化程度的衡量方法还需进一步深入;②目前的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细碎化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面,以其负面影响的研究最为丰富;③农地细碎化与农地流转、土地整理的关系引起了研究的重视,但是目前主要集中于农地流转对减轻细碎化程度的探讨,土地整理对细碎化作用的研究十分缺乏;④农地细碎化研究涉及的主要是回归分析、生产函数模型等经济学研究方法,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孟 贺雪峰
农村土地细碎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两种主要的反土地细碎化思路,即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存在相应不足。通过土地调整来反土地细碎化,具有可行性。破解土地细碎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土地调整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不仅有利于归并地权和地块,解决细碎化问题,便利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且有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农民真正有效地组织起来。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土地流转 土地整治 土地调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春芳 赵宇鸾 杨钢桥 龙明顺
[目的]梳理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提出农地细碎化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1990—2022年CNKI和WOS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农地细碎化领域论文样本,绘制农地细碎化研究领域核心关键词、突变词和关键词共现时间轴等知识图谱,对热点研究主线以及研究主题进行归纳。[结果](1)2000年以来,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地细碎化研究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2)已有研究聚焦于细碎化的影响因素与景观格局、细碎化与土地利用管理关系、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以及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细碎化整治模式热点领域,有6条研究主线;(3)国内刊物关于农地细碎化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最新突现词为乡村振兴;而国际刊物上更关注粮食安全和技术效率;(4)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细碎化效应初显阶段(1990—2007年)、细碎化响应增强阶段(2008—2013年)和细碎化系统治理阶段(2014年—至今)。[结论] 我国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仍将提高,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进一步凸显,未来研究可遵循区域细碎化“特征—成因—治理”框架,优化评价方法,划分农地细碎化类型;并基于细碎化分区,确定治理优先序和标准;强化多学科融合、多主体参与,构建农地细碎化协同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昭熙 杨钢桥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细碎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排序概率选择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细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收益,对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2)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入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使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减少;(3)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出意愿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但农户转出意愿主要受非农就业影响。研究结论:为活跃农地流转市场,应采取农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细碎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农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深化城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农就业岗位,以吸引农民市民化,使更多的农民愿意转出农地,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细碎化 农地流转 农户决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昭熙 杨钢桥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细碎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排序概率选择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细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收益,对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2)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入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使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减少;(3)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出意愿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但农户转出意愿主要受非农就业影响。研究结论:为活跃农地流转市场,应采取农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细碎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农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细碎化 农地流转 农户决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权属调整是农地整治项目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农地整治治理细碎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试图改变农户承包地零散的现状,可使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于一处,便于经营管理。利用湖北省江夏区等区县农地整治项目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细碎化对农地整治中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承包地面积、农户对权属调整后果的担心程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态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农地整治中,应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农户置换土地,进而归并平整,减少地块数量,同时达到增加地块面积和减小地块间的距离的效果,最终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高度重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政策的宣传以及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打消农户对权属调整的顾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研究目的: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对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制度优势。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自主治理是一种有效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模式,侧重于解决小农户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有效推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农地细碎化治理也是公共事务治理,其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理论。(3)农地细碎化自主治理模式采取"农民主体、村社主导、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路径,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机制和违约机制,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研究结论:自主治理模式能有效阐释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也可以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独特效果,还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借鉴价值和理论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洪义 李爽 吕添贵 刘春英
以江西省宜丰县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选择斑块类型、景观类型、廊道特征3类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格局视角定量评价土地整治对农地细碎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水田的斑块密度由8.916 1个/hm~2下降至8.423 4个/hm~2,平均斑块面积由0.075 1 hm~2提升至0.076 9 hm~2,边缘密度由1 203.431 8降低至1 127.134 7,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由1.238 6下降至1.216 3,最大斑块指数由0.17%上升至0.18%,景观格局指数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旱地除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以外,其他指标均表明旱地趋于细碎化。(2)土地整治导致项目区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数量由3 530个提升至4 175个,平均斑块面积由0.070 6 hm~2增加至0.059 7 hm~2,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由1.672 3增加至1.816 0,最大斑块指数由2.06%降低至2.01%。(3)土地整治优化了农村道理和沟渠布局,廊道特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农村道路和沟渠的修建割裂了斑块,是导致项目区破碎化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旱地、农村道路、沟渠的景观格局设计,达到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和提高土地整治景观生态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地细碎化 景观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理论界普遍认为土地合并和农地使用权流转能够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但缺乏经验验证。本文通过来自中国6省113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农地使用权流转对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发现农户租入农地能够显著增加农地块均面积,而农户租出农地能够显著降低S指数;虽然农户租入农地增加了地块数量,但租入的地块普遍离家较近,有利于农地集中,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推动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上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合并整理,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促使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经营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农地细碎化和耕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及其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基于湖北省武汉都市圈775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选取块均面积、地块数量和地块间的平均距离作为衡量农地细碎化程度的指标,根据地貌差异将调查样本分为岗地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2组,通过构建4种不同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函数,聚焦于农地细碎化和耕地质量的不同组合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地细碎化对岗地平原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对低山丘陵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但也不显著;耕地质量对岗地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农业收入比例、人均年纯收入和商品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利用农地细碎化单项指标即块均面积、地块数量和地块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替代农地细碎化综合指数开展稳健性检验,证实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陈华 冯电军 王旭姣 陈轩昂
为了使得农地细碎化度的测度指数更加符合实际,论文采用概括和理论分析的手段,改进了测度指数的计算方法。首先,从农地细碎化的概念出发,从农地完整性视角,研究了农地完整度与细碎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完整度可以描述农地细碎化程度。其次,在不考虑地块空间邻近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用泰勒公式展开了农地细碎化度的测度指数函数,利用边界条件,给出了测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之后,在考虑地块在空间邻近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引入空间邻近矩阵,建立基于地块间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指数计算公式,分析该测度指数的相关特征。最后,用改进的农地细碎化度的测度指数计算方法,计算了江苏省仪征市新集镇的农地细碎化指数,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Simpson指数 空间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诗嫚 孟圣翔 卢新海 李卓凡
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研究多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农地流转单方面探讨耕地细碎化的治理路径,难以全面、系统刻画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文章深入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的关系,利用湖北省46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不同联动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表明:“先建设后流转”与“先流转后建设”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32和-3.14,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显著优于“先建设后流转”模式。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基于此,文章从充分发挥市场调整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作用、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联动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不仅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还能对促进林地细碎化治理、优化配置林地资源、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水平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领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山
当前,市场型治理、行政型治理、自愿型治理是我国农地细碎化治理的主要模式。这三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地细碎化问题,但是也存在着难以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缺乏可持续性的战略规划、科学的制度配套措施以及必要的法治保障的局限性。为此,应秉持顶层设计和基层设计并重的原则,加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农地细碎化治理的监管体系,明确农地细碎化治理主体的行为边界,构建以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为核心,以农村公共利益为目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地细碎化整体性治理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毅 刘同山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地集中连片和适度规模经营,就需要治理农地细碎化问题。本文在厘清市场驱动、政府主导、农户自发和多方协同等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基础上,利用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农户数据,考察了当前小农户和规模农户的农地细碎化情况及地区差异,发现农地细碎化不仅会造成粮食产量损失,还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本文提出,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推进,并且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在第二轮到期延包时协同开展农地细碎化治理。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多维影响 治理方式 调查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华 罗明忠 洪炜杰
基于2016年江西省7个地区13个县(区)1 402份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细碎化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预期、提高农地产权排他性能力直接促进,而且通过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间接产生正向影响。为此,要继续推进并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充分发挥确权的积极效应,防止传统确权方式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地确权 细碎化 非农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