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8)
- 2023(18700)
- 2022(15524)
- 2021(14279)
- 2020(11782)
- 2019(26610)
- 2018(26103)
- 2017(49416)
- 2016(26814)
- 2015(29801)
- 2014(29389)
- 2013(29481)
- 2012(27418)
- 2011(25022)
- 2010(25237)
- 2009(23759)
- 2008(23827)
- 2007(21486)
- 2006(19466)
- 2005(17812)
- 学科
- 济(121143)
- 经济(120972)
- 业(102221)
- 管理(87801)
- 企(82733)
- 企业(82733)
- 农(49720)
- 方法(46306)
- 数学(37266)
- 数学方法(37013)
- 中国(36360)
- 财(35926)
- 业经(35577)
- 农业(33054)
- 制(28371)
- 地方(25839)
- 贸(23969)
- 贸易(23949)
- 易(23335)
- 务(23178)
- 财务(23146)
- 财务管理(23111)
- 企业财务(21967)
- 技术(21057)
- 银(20455)
- 银行(20409)
- 体(20395)
- 学(20246)
- 行(19726)
- 策(19474)
- 机构
- 学院(392922)
- 大学(387740)
- 济(173653)
- 经济(170544)
- 管理(151365)
- 研究(138394)
- 理学(129356)
- 理学院(127969)
- 管理学(126344)
- 管理学院(125611)
- 中国(110369)
- 京(82375)
- 科学(81570)
- 财(81135)
- 农(80275)
- 所(70461)
- 研究所(63359)
- 财经(63289)
- 中心(62757)
- 农业(62002)
- 业大(61330)
- 江(60890)
- 经(57624)
- 经济学(53361)
- 北京(52080)
- 院(49249)
- 经济学院(48145)
- 范(47972)
- 师范(47433)
- 州(47287)
- 基金
- 项目(256391)
- 科学(203627)
- 基金(188894)
- 研究(186390)
- 家(165859)
- 国家(164344)
- 科学基金(140717)
- 社会(123842)
- 社会科(117301)
- 社会科学(117269)
- 基金项目(99769)
- 省(99595)
- 自然(89122)
- 自然科(87053)
- 自然科学(87026)
- 自然科学基金(85550)
- 划(83238)
- 教育(82803)
- 资助(75902)
- 编号(72888)
- 发(59414)
- 成果(58229)
- 重点(57864)
- 部(57787)
- 创(55543)
- 国家社会(52426)
- 创新(51442)
- 制(51245)
- 业(51089)
- 课题(50658)
- 期刊
- 济(204156)
- 经济(204156)
- 研究(119208)
- 中国(84908)
- 农(79287)
- 财(63991)
- 学报(62147)
- 科学(60030)
- 管理(59156)
- 农业(53215)
- 大学(47938)
- 学学(45925)
- 融(43370)
- 金融(43370)
- 业经(37513)
- 教育(34138)
- 技术(32270)
- 财经(32255)
- 经济研究(31829)
- 业(28684)
- 经(27892)
- 问题(27433)
- 贸(21771)
- 世界(21573)
- 技术经济(20836)
- 版(19624)
- 国际(19329)
- 商业(18419)
- 现代(18357)
- 科技(18010)
共检索到60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刚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农村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必要的市场要素和市场竞争机制;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农地流转制度的多样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平建
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由家庭承包制、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组织的协调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制度支撑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煌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里,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诺思指出,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社会游戏规则。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约束下进行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制度的替代、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杨友孝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威漩
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是技术性问题,更是制度性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逐步消除,更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与完善加以解决。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利益观、传统的资源价值观、传统的人口生育观等非正式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而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根源。对这些非正式制度加以创新和完善,是目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性举措。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非正式制度 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代盛 杨庆丽 蒋华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农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包括农业产权、国家制度供给、农业经济组织和财税制度方面的创新 ,其中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是核心所在。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本效
现有的山区效益农业模式潜存着剥夺和变相剥夺农民的动机和机制 ,难以成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机制。包含着多个层级的股份合作制体制 ,是山区效益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保证能人资源成为个体农民的代言者是个体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参 8
关键词:
山区 效益农业 可持续发展 基础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李伟毅
我国自2007年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其本质是在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下建立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显露出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认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客观把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以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可持续发展 政府补贴 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绵濬 王冬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一种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产业.虽然目前农业发展,已可配合温室、无土栽培等人为改造环境的技术,而克服自然环境的许多不利条件.然而这些技术与设备因经济条件限制,还无法广泛运用于大面积的农业生产.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依赖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与土壤等自然资源来进行.而水土流失造成农地的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友孝 曹芳
本文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基本界定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公平性分析,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手段促进城乡公平、以均衡开发为导向促进区际公平、以成本核算为依据促进合理补偿、以教育公平为纽带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和以社会公平为准则促进农民参与的公平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村可持续发展 公平 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祎泠 刘志雄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负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