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0)
2023(16141)
2022(13895)
2021(13202)
2020(11011)
2019(25461)
2018(25240)
2017(48388)
2016(26395)
2015(30000)
2014(29907)
2013(29718)
2012(27459)
2011(25198)
2010(25250)
2009(23530)
2008(23115)
2007(20477)
2006(18288)
2005(16317)
作者
(76938)
(64687)
(63872)
(60710)
(40958)
(30695)
(28732)
(25243)
(24553)
(22938)
(22023)
(21904)
(20546)
(20471)
(20101)
(19619)
(18927)
(18884)
(18542)
(18313)
(16277)
(15953)
(15516)
(14776)
(14408)
(14400)
(14298)
(14221)
(13077)
(12845)
学科
(109029)
经济(108879)
(78009)
管理(74882)
(55850)
企业(55850)
(49453)
方法(46015)
数学(40046)
数学方法(39594)
农业(32728)
中国(30799)
业经(27265)
(27212)
(24972)
(23398)
(21002)
贸易(20991)
(20504)
地方(20154)
(17834)
(17717)
银行(17671)
环境(17380)
(16960)
(16629)
金融(16625)
技术(16393)
(16263)
理论(15957)
机构
大学(385126)
学院(382156)
(159528)
经济(156325)
管理(149339)
研究(134882)
理学(129256)
理学院(127795)
管理学(125733)
管理学院(125045)
中国(102750)
(82760)
科学(82153)
(76942)
(71982)
(68355)
研究所(62265)
业大(61227)
中心(60398)
农业(59328)
财经(57184)
(55812)
北京(52430)
(52239)
(50590)
师范(50159)
(47975)
经济学(47931)
(44270)
经济学院(43134)
基金
项目(259788)
科学(204773)
研究(191427)
基金(190269)
(166392)
国家(165008)
科学基金(140601)
社会(121969)
社会科(115306)
社会科学(115277)
基金项目(100820)
(98869)
自然(90157)
自然科(87977)
自然科学(87952)
自然科学基金(86389)
教育(86175)
(83835)
资助(77845)
编号(77649)
成果(64207)
(58998)
重点(58213)
(55655)
(53315)
课题(53073)
国家社会(50783)
教育部(50259)
(50213)
创新(49889)
期刊
(179632)
经济(179632)
研究(115549)
(76277)
中国(76158)
学报(62707)
科学(58573)
(53068)
管理(52178)
农业(51848)
大学(48136)
学学(45446)
教育(39670)
(36264)
金融(36264)
业经(31575)
技术(30777)
财经(28062)
经济研究(26785)
(25215)
问题(24591)
(23930)
(19957)
世界(19576)
科技(18290)
技术经济(18285)
图书(18278)
理论(18136)
(17999)
资源(17555)
共检索到57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分析了中国农地资源减少的严峻形势以及西方有关农地保护的制度与法规,提出了中国农地保护与管理制度体系,并着重对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整理等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小红  郭忠兴  陈兴雷  
"农地保护"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的产权缺失是农地保护外部收益产生的根源。为此,增设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是降低农地保护效率损失的有效措施;将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界定为农户所有是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较优策略;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保证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的实现,最终使得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这种公共物品的配置尽可能地达到帕累托有效率。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分配机制包括三部分,即税收及补偿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一分配机制对农地保护外部收益进行有效分配,可实现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内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阎其华  李新仓  
美国佛罗里达州希尔斯伯勒县实施了"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以保护地役权为核心,激发农地所着者保护农地的积极性,实现地区农地面积不变。目前我国耕地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面临着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以期对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明  吴次芳  梁宗正  岑晓腾  尕让卓玛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女性与自然的认同,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主张整体自然观、平等与和谐、关怀伦理、女性原则和女性价值,倡导运用生态智慧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农地与女性之间存在关联,她们都处于一种被压迫的境地,故而,可以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认识和修正农地保护制度。农地保护制度要体现女性原则,融入女性关怀,落实女性参与和认同女性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藏俊梅  王万茂  
研究目的:基于现行土地产权体系和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归属,确定农地发展权的设定方案并探讨其在农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在中国引入农地发展权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土地产权体系现状下农地发展权设定方案的提出及其运用,说明了农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将在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德举  刘秀华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问题分析朱德举刘秀华基本概念农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主要包括:直接用于生产生物产品的农地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间接服务于生产生物产品的农地如排灌沟渠、田间道路、晒谷场、畜舍等一切农业生产性建(构)筑物占用的土地。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全景  欧名豪  王万茂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省际差异,探讨耕地保护绩效的可提升潜力空间,以期为该项制度的坚持与完善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虚拟变量模型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运用虚拟变量模型,采用基本建设投资作为变量因子,定量研究了土地用途管制在全国尺度的耕地保护绩效;构建耕地保护绩效系数ICLPE,据此定量分析了耕地保护绩效的省际差异;依据综合指标对中国30个省区的耕地保护绩效进行了4级分级。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阻滞了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保证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应长期坚持;耕地保护绩效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差异,应继续完善该项制度,进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地数量出现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论述土地市场的外部性和收入分配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一定程度的农地保护是必要的,不能对农地数量的减少听之任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农地保护政策分为管制性政策、激励性政策、直接参与性政策与混合性政策,以市场模式实现农地保护目标是未来的政策方向。针对中国的土地政策改革,建议: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弱化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区别;继续实施农用地问题控制;建立"农地保护权"的交易市场;对于公益性建设和特定的农业保护区域,由地方政府财政参考土地市场价格,有限制地向集体土地原拥有者进行征用;通过优惠性税收政策实现农地保护职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武艳  徐保根  赵建强  王晓岭  
研究目的:阐述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为当前中国正在探索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得出对中国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启示。研究结果: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统筹考虑农户、农业和农村,逐步建立了保障农民权益和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补偿机制。研究结论:可借鉴加拿大农地保护补偿机制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转变补偿理念,健全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方式的多样化、专业化、动态化与梯度化,完善补偿法规,为完善可持续发展农地农村经济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贺晓英  李世平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存在不足。美国农地保护的启示:(1)农地保护目标应包括保证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保护;(2)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地保护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地的保护和保持;(3)完善法规调控体系,改革政府参与方式,减少土地套利,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引入市场激励机制,根据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方法。研究结论:美国农地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及具体方法等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立辉  
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较为接近的资源禀赋结构,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等。在极为稀缺的耕地资源要素约束下,日本农业实现了集约、高效发展。这个过程中,日本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灵活的土地管理手段、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的土地管理政策等一整套土地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基于类似的人地关系背景下的日本土地制度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土地利用干预政策特别是农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但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内含的不完全性往往导致政策失灵。实施积极的农地保护政策是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但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征用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保护政策尽管对保护我国有限的农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原因就在于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出现偏差及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具有不完全性。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修正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完善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合约、强化农地保护政策执行机制等措...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的经验,探索以经济手段改变经济利益动机影响相关人的行为,为中国土地管理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分析和文献分析法。研究成果:基于经济激励机制TDRs比刚性政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同时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TDRs更有可能成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TDRs能够区别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够消除或减少统一的土地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是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土地政策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琛霞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为保护湿地而创设的湿地交易补偿制度,为中国湿地保护具体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湿地保护交易制度是为缓解湿地流失而设立,由开发者购买替代湿地实现对开发活动带来的湿地生态损害的补偿,交易制度刺激了替代湿地的营建,保持了美国湿地数量动态的平衡。研究结论: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实施对湿地的生态补偿;交易手段在中国湿地保护中有发展的空间;湿地交易可以实现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国湿地保护从长远看应该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