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7)
- 2023(12639)
- 2022(10573)
- 2021(9783)
- 2020(7922)
- 2019(17921)
- 2018(17626)
- 2017(33631)
- 2016(17658)
- 2015(20029)
- 2014(19954)
- 2013(20251)
- 2012(19551)
- 2011(18318)
- 2010(18548)
- 2009(17282)
- 2008(16832)
- 2007(15067)
- 2006(14019)
- 2005(13037)
- 学科
- 济(107018)
- 经济(106933)
- 业(49522)
- 农(47934)
- 管理(38803)
- 农业(32167)
- 方法(31651)
- 中国(31305)
- 地方(30042)
- 数学(28153)
- 数学方法(28047)
- 企(25572)
- 企业(25572)
- 业经(23588)
- 贸(18364)
- 贸易(18347)
- 易(17747)
- 学(17650)
- 地方经济(17497)
- 发(16939)
- 制(16906)
- 融(15103)
- 金融(15102)
- 银(14908)
- 银行(14898)
- 环境(14794)
- 行(14674)
- 财(14291)
- 产业(14159)
- 发展(13052)
- 机构
- 学院(268882)
- 大学(264874)
- 济(135648)
- 经济(133475)
- 研究(106851)
- 管理(98073)
- 理学(83046)
- 中国(83035)
- 理学院(82078)
- 管理学(81160)
- 管理学院(80653)
- 科学(59753)
- 农(59306)
- 京(57016)
- 财(54571)
- 所(54358)
- 研究所(48946)
- 中心(47174)
- 农业(44983)
- 经济学(43246)
- 财经(42764)
- 江(41113)
- 业大(41081)
- 经(38902)
- 经济学院(38795)
- 院(37054)
- 北京(36988)
- 范(35827)
- 师范(35569)
- 科学院(34318)
- 基金
- 项目(171658)
- 科学(136494)
- 研究(129954)
- 基金(125679)
- 家(109094)
- 国家(108156)
- 科学基金(91413)
- 社会(88210)
- 社会科(83545)
- 社会科学(83530)
- 省(66065)
- 基金项目(65872)
- 教育(55517)
- 划(54583)
- 自然(53265)
- 自然科(51902)
- 自然科学(51889)
- 编号(51268)
- 自然科学基金(50963)
- 资助(50514)
- 发(45665)
- 成果(40944)
- 部(39469)
- 重点(38900)
- 发展(38261)
- 国家社会(38196)
- 展(37684)
- 课题(36004)
- 创(35535)
- 中国(34351)
- 期刊
- 济(166810)
- 经济(166810)
- 研究(89621)
- 农(62600)
- 中国(60750)
- 农业(42585)
- 科学(39331)
- 学报(38259)
- 财(36825)
- 管理(35139)
- 融(31578)
- 金融(31578)
- 大学(30257)
- 业经(29924)
- 学学(28877)
- 经济研究(26434)
- 教育(23399)
- 问题(23200)
- 技术(22735)
- 财经(22045)
- 业(21119)
- 经(19444)
- 世界(19421)
- 贸(17455)
- 技术经济(15899)
- 国际(15816)
- 经济问题(15757)
- 农村(15138)
- 村(15138)
- 农业经济(15035)
共检索到43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婷 李小建
文章采用1995~2005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基尼系数和赛尔指数这两种计算地区差异的方法,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目前全国农区的经济差异虽然仍在不断扩大,但扩大的幅度有所减小。
关键词:
农区经济差异 非农产业 分布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丕荣
从国际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分析 ,针对中国农村人多地少 ,商品经济不发达等状况 ,提出只有发展非农产业 ,包括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才能振兴中国农村经济
关键词:
城市化 非农产业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张梓榆
本文利用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就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对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作用比较研究发现,长期而言,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对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对非农产业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短期来看,金融规模、金融结构比率抑制了农业发展且幅度较大;金融经营效率、金融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作用较弱。相比而言,金融规模、金融产出率对非农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金融经营效率、金融结构比率对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弱。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金融产业应该兼顾对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支持,促进农业和非农产业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村产业分化与农业生产社会化研究课题组
该文在论述我国非农产业发展总体特征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趋势上分析了山西非农产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政策》课题组
一、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吸纳400万~500万人,滞留在农业的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在目前1.7亿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相当于全国51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晓春
加快湖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戴晓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农化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原有"农村农业,城市工业"旧格局,使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程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但从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宝新 王嘉忆
河北省农民收入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快速增长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近几年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50:1左右扩大到2005年的2.62:1,又回升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如果考虑隐性收入、社会福利与保障等因素,这一差距更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琴 辛尧
本文以河北省1990-2012年数据为样本空间,依次经过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与非农产业结构存在长期同向协整而短期反向抑制的不同关系,并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探讨,提出完善制度安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增加科技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尹相飞,梅林,祁学文
通过建立反映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将东北区36个地市级行政地域单元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并结合各地人口城市化水平,根据人口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机理,将人口城市化对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响应关系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区域,以此对人口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响应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
东北区 人口城市化 非农产业 响应类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游宏炳
一、问题的提出 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是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而提出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表现得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并没有随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就全国来说,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75%左右,但80%的人口在农村的格局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就农村来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60%,但分散居住自然村落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年年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永祥 成涛林
近些年,农民收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增长趋缓,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城市化率是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根本,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非农产业 农民收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陆学艺
农业徘徊反复的症结与对策一、自80年代末以来,全国上下重视农业,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农业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循环反复。这些问题是: 1.反复强调要加强农业,从1959年第一次提出已经30多年,而至今农业这个基础仍然比较脆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史育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