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7)
- 2023(13484)
- 2022(11600)
- 2021(11012)
- 2020(9039)
- 2019(21084)
- 2018(21045)
- 2017(40847)
- 2016(22023)
- 2015(24997)
- 2014(25009)
- 2013(25194)
- 2012(23063)
- 2011(21177)
- 2010(20926)
- 2009(19001)
- 2008(18360)
- 2007(15931)
- 2006(14074)
- 2005(12403)
- 学科
- 济(94784)
- 经济(94684)
- 业(64349)
- 管理(58418)
- 农(48018)
- 企(42269)
- 企业(42269)
- 方法(40584)
- 数学(35806)
- 数学方法(35486)
- 农业(31878)
- 中国(26538)
- 业经(22861)
- 财(19883)
- 学(19749)
- 贸(18297)
- 贸易(18288)
- 易(17892)
- 地方(17803)
- 环境(17546)
- 制(17282)
- 发(14390)
- 和(14167)
- 银(13771)
- 银行(13735)
- 技术(13498)
- 行(13173)
- 划(12975)
- 融(12936)
- 金融(12935)
- 机构
- 大学(315674)
- 学院(314534)
- 济(135256)
- 经济(132722)
- 管理(127051)
- 理学(110907)
- 研究(110447)
- 理学院(109758)
- 管理学(108157)
- 管理学院(107613)
- 中国(84056)
- 京(67439)
- 科学(66942)
- 农(66566)
- 财(55863)
- 所(55215)
- 业大(52160)
- 农业(51088)
- 研究所(50603)
- 中心(49888)
- 财经(45444)
- 江(43551)
- 北京(42797)
- 经(41753)
- 范(41017)
- 师范(40720)
- 经济学(40130)
- 院(38854)
- 经济学院(36265)
- 经济管理(35777)
- 基金
- 项目(218462)
- 科学(172345)
- 研究(162332)
- 基金(160486)
- 家(139653)
- 国家(138490)
- 科学基金(118497)
- 社会(103605)
- 社会科(97893)
- 社会科学(97868)
- 基金项目(85694)
- 省(82971)
- 自然(75685)
- 自然科(73869)
- 自然科学(73854)
- 自然科学基金(72522)
- 教育(71968)
- 划(69915)
- 编号(66512)
- 资助(65343)
- 成果(53406)
- 部(49736)
- 重点(48318)
- 发(47647)
- 创(44932)
- 课题(44185)
- 国家社会(43070)
- 教育部(42364)
- 创新(41957)
- 科研(41485)
- 期刊
- 济(148795)
- 经济(148795)
- 研究(93367)
- 农(67763)
- 中国(59288)
- 学报(49867)
- 科学(47546)
- 农业(46604)
- 管理(41822)
- 财(38721)
- 大学(38541)
- 学学(36353)
- 教育(31014)
- 融(28232)
- 金融(28232)
- 业经(27747)
- 技术(25273)
- 业(22212)
- 经济研究(22118)
- 财经(21046)
- 问题(20464)
- 经(17935)
- 世界(16786)
- 版(15936)
- 图书(15818)
- 技术经济(15530)
- 科技(15281)
- 资源(15155)
- 理论(15086)
- 农业经济(14457)
共检索到45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明洁 张京红 李文韬 张亚杰 林绍伍
[目的]碳足迹核算是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评价,开展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理论研究能够为低碳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对我国农资投入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碳足迹概念,碳足迹核算的数据来源、方法,我国农作物碳足迹核算涉及的对象、系统边界以及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我国已开展碳足迹核算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脐橙、苹果、油菜、烟叶等,研究过程中活动水平数据、温室气体排放参数来源和核算包含过程的不尽相同,核算过程有仅针对研究对象生产环节的,也有包含上游环节和生产环节的,部分研究还包括产品加工、运输分销、消费和废弃环节,因此核算结果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和灌溉耗电是小麦和玉米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稻田CH_(4)排放是水稻最主要的排放源,肥料施用和施肥后田间N_(2)O排放是棉花、花生、大豆、油菜、水果等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受农资投入、耕作方式、技术手段等影响,农作物的碳足迹是不断变化的。[结论]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需要全面考虑作物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采用本地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参数,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模型,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张卫峰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_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鹏 杨晓琳 谢光辉 程娅丽
通过构建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利用潜力估算模型和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沼气化潜力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计算,并分析了标准煤燃烧、秸秆直接燃烧及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揭示了秸秆沼气化的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4年秸秆资源量(含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年均值为7.55亿t。2)秸秆沼气化潜力巨大,若将其中37.5%的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平均每年可产1 188.9亿m3沼气,可替代约0.85亿t的标准煤。3)与秸秆直接燃烧碳足迹相比,秸秆沼气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沼气化 碳足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君 陈红 马晋宇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研究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宝香
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与国内外贸易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和论述了我国农作物多样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 ,进一步展望了我国加入WTO后农作物多样化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中国 生物多样性 农作物多样化 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谷家川 查良松
根据近20a(1991~2010)主要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结合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根冠比、果实水分系数,利用农作物产量与碳储量转换模型计算法对皖江城市带主要农作物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分析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总量和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a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2010年研究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占当年安徽省能源消耗总排碳量的23.06%,具有十分明显的碳汇效应,但农作物碳储量和碳密度呈现一定的波动性。研究区中农作物碳储量以水稻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66.59%),各市农作物碳储量、碳密度表现为:六安、滁州农作物碳储量最大,铜陵...
关键词:
农作物 碳储量 动态变化 皖江城市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李正国 陈仲新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经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该文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机理机制和模拟模型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基于遥感信息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机理研究主要围绕不同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农作物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开展,剖析农作物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外部原因。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从早期非空间模型发展到空间模型,而且越来较多模型对微观农户的作物选择或决策行为及其对农...
关键词:
农作物空间格局 变化 特征 机理 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诚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周珂 王莹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秸秆禁烧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已经进入"全境禁烧"管理和"重点区域禁烧"管理相并行的时期,全国年均秸秆焚烧遥感火点数量由2004—2005年年均14 509个降至2016—2017年年均9 297个,东部平原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焚烧强度明显减弱,但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秸秆焚烧的重灾区。并对我国秸秆焚烧治理提出4点政策建议,一是出台秸秆焚烧治理专项法律规定,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区违规处罚,三是秸秆非禁烧区开展限制性焚烧管理,四是加强东北三省的秸秆综合利用。
关键词:
秸秆禁烧 秸秆焚烧 政策 控制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孙丽英 孟海波
我国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阻碍了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本文从总量、经济性、空间和时间分布等角度评价秸秆资源,建立农作物秸秆评价标准体系,将农户问卷调查与的农作物收获时直接采样测试草谷比等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通过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有利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进程。
关键词:
秸秆 资源 调查 评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荣琴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作物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保险的属性。必须从不同角度揭示农作物保险的时空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做好农作物保险的季节性安排,遵循农作物保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进行费率厘定和保险区域划分,合理配置农作物保险资源。必须树立长期与动态的经营理念,克服农作物保险经营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农作物保险理赔制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农作物保险经营奠定牢固的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种子 种衣剂 制备 生物学效应 作用机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少群 庹国柱
对农作物保险的经营来说,通过危险单位区划,对农作物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了风险的识别和范围划分,这就为在空间、时间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经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危险单位区划的基础上,保险人就可以按不同危险单位内的风险强度进一步划分风险区域,进而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计算不同风险区域的费率。费率分区是保险企业成功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基于中国2000—2015年数据,构建出中国主要农作物碳排放、碳存储和碳效率模型,对中国6种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13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碳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农作物CO_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0 806.54万t增加到2015年的13 559.96万t,年均增长1.52%,这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所致。(2)中国农作物固碳量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236 265.27万t上升到2015年的321 903.02万t,年均增长2.08%,这与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密切相关。(3)中国农作物CO_2的生产效率平稳增长,由2000年的5.67kg/kg增长到2015年的7.19kg/kg,年均增长率为1.60%,这与农作物种植技术进步进而致使农作物经济产量不断增加有着必然联系;经济效率由2000年的每千克7.80元攀升到2015年的每千克21.88元,年均增长7.12%,主要是因为价格和经济产量的不断提升;生态效率相对较为平稳,由2000年的21.86kg/kg增加到2015年的23.74kg/kg,年增长率为0.55%,其原因是农作物固碳量大于碳排放量,在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农作物"碳汇"。
关键词:
农作物 碳排放 碳存储 碳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