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4)
2023(16119)
2022(13891)
2021(13227)
2020(10898)
2019(25206)
2018(24922)
2017(47993)
2016(25997)
2015(29372)
2014(29263)
2013(29103)
2012(26679)
2011(24405)
2010(24422)
2009(22699)
2008(22224)
2007(19632)
2006(17410)
2005(15649)
作者
(74417)
(62454)
(61655)
(58917)
(39356)
(29844)
(27866)
(24484)
(23702)
(22083)
(21116)
(21086)
(19703)
(19702)
(19283)
(18975)
(18342)
(18267)
(17817)
(17572)
(15560)
(15370)
(14907)
(14155)
(13963)
(13899)
(13800)
(13792)
(12590)
(12299)
学科
(107575)
经济(107429)
(77972)
管理(74099)
(55827)
企业(55827)
(49471)
方法(45341)
数学(39482)
数学方法(39081)
农业(32710)
中国(30678)
业经(27230)
(27042)
(24955)
(21296)
(21048)
贸易(21037)
(20586)
地方(19909)
(17755)
银行(17716)
(17663)
(16985)
环境(16615)
(16449)
金融(16446)
技术(16119)
理论(15726)
(15643)
机构
大学(374650)
学院(372754)
(158015)
经济(154905)
管理(147701)
研究(129543)
理学(128031)
理学院(126619)
管理学(124692)
管理学院(124019)
中国(99706)
(80212)
科学(77670)
(73302)
(71019)
(64729)
业大(58935)
研究所(58805)
中心(58604)
财经(56434)
农业(56376)
(53770)
(51578)
北京(50869)
(48405)
师范(48013)
经济学(47431)
(46045)
(42817)
经济学院(42679)
基金
项目(253680)
科学(200702)
研究(188147)
基金(186630)
(162335)
国家(160969)
科学基金(138150)
社会(120715)
社会科(114186)
社会科学(114158)
基金项目(98981)
(96429)
自然(88192)
自然科(86117)
自然科学(86100)
教育(84761)
自然科学基金(84570)
(81130)
编号(76459)
资助(76102)
成果(62594)
(57704)
重点(56437)
(54225)
(52249)
课题(51792)
国家社会(50406)
(49802)
教育部(49529)
创新(48820)
期刊
(177018)
经济(177018)
研究(113178)
中国(74374)
(73426)
学报(58651)
科学(55539)
(52506)
管理(52322)
农业(49975)
大学(45801)
学学(43268)
教育(38288)
(36000)
金融(36000)
业经(31486)
技术(30763)
财经(27691)
经济研究(26788)
(24400)
问题(24130)
(23646)
世界(19180)
(18806)
技术经济(18021)
理论(17943)
科技(17667)
(17605)
图书(17121)
现代(16936)
共检索到555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丽新  孙才志  
从国际和区际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国际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量由2000年的117.1亿m3扩大到2008年的798.5亿m3,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际大豆进口量的剧增;区际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表明,我国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向南方地区净调出的虚拟水由2000年的163亿m3增加到2008年的313.5亿m3。其中,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水最主要的调出区,而华南、东南地区则是最主要的调入区。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驱动、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五个因素对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最后,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农业水资源援助战略、跨流域调水及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四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维持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雪  孙才志  
通过构建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区际间流量关系矩阵,估算2007-2010年我国国内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量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和黄淮海是我国虚拟水的最主要调出区,东南和华南是最主要的调入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流动趋势仍然是由贫水的北方流向富水的南方地区。为定量研究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采用PLS模型从人口、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科技和文化、交通、虚拟水增量及虚拟水净流量等8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通过农业资源影响虚拟水增量进而影响虚拟水的流动;经济主要是通过交通及技术和文化影响虚拟水的流动;虚拟水流动会反作用于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仙  韦苏倢  
本文采用2006—201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数据,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表现出虚拟水净进口状况,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净进口量在-121.8157亿~722.0710亿m3,且中国的净进口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频繁的国家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和缅甸;中国虚拟水出口主要是蔬菜类(大蒜和干豆)和水果类(苹果和柑橘类水果)农产品,进口则主要是谷物类(大米)和水果类(香蕉和杧果)农产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超  许长新  田贵良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2005年-2009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我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逆差,由此决定了虚拟水净进口量的逐年增加,2005年-2009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约有900亿m~3虚拟水净输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金融危机引起了我国农产品贸易中逆差的持续加大,2008年我国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量首次超过1000亿m~3,意味着对虚拟水进口依赖程度的显著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贸易的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改变,而从贸易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同时研究认为,应将虚拟水贸易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超  许长新  田贵良  
经济发展中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回顾当前虚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和政策六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以农产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水贸易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收集32个典型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虚拟水对外依赖程度为因变量,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实证结果从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贡献的角度解释了国内学者研究得出的我国区际间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调适能力是虚拟水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农业用水效率则是虚拟水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宗平  
国际农产品定价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虚拟化定价方式放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效应。在我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及缺乏定价权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农产品价格管理存在条块分割、信息系统不完善与避险工具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谢高地  赵明洋  
虚拟资源对于揭示农产品贸易隐含的资源流动及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量和贸易格局的变化,定量核算我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土地资源量变化,可以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评价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合理性,为相关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重点探讨了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虚拟土地资源量的核算方法,分别从生产者角度和消费者角度对1986—2009年我国农作物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贸易的虚拟土地资源量进行了核算。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产品隐含的虚拟土地资源量由1986年的净出口442.6×104hm2,转变为2009年的净进口2 889.0×104hm2,假设进口农产品在本国生产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所需的虚拟土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阿强  刘闯  赵晋陵  于伯华  
自1993年Tony Allan教授正式提出虚拟水的概念以来,虚拟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认为虚拟水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从1999年至今逐年增加,农产品的区域间流动实际上也包含了蕴藏在其中的虚拟水的转移。在计算2005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含量的过程中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公式,根据WTO发布的《农业协议》附件一中界定的农产品范围确定贸易中农产品类型,农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UNCOMTRADE数据库,气象数据参考粮农组织提供的ClimWat气象数据库资料。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在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出口虚拟水3...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LALLUpmanu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法,细分42个经济部门及30个省区(由于样本数据缺失,未涵盖西藏),以经济区域与省区为空间尺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农林牧渔业虚拟水流动的空间及需求格局。结果显示:西北区域尤其是新疆农林牧渔业虚拟水流动活跃程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各经济区域(或各省区)该部门虚拟水流出均主要流向国内其他地区;多数地区对应流入均主要源自进口,多数区域及省区农林牧渔业虚拟水均呈现净流入。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区域农林牧渔业虚拟水国内流动以及省区对应国内流出的主要需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芷铭  
本文梳理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的相关概念,构建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风险识别体系,给出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风险评估与防范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铭  
农产品供应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基于虚拟供应链管理技术,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应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实现大规模并行处理,构建分布广泛、反应敏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物流网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蒋有绪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虽有众多假说 ,但均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诸多生态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得出了许多结论、导出了不少争议。本文主要简述了生物因子 (如生产力、生物量、种间关系、土壤微生物 )和非生物因子 (干扰与空间异质性、气候、土壤因子等 )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研究中所用的 3S技术与数学方法。总之 ,我们应坚持综合作用的观念 ,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不同的对象层次上 ,全面、深入地研究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才能得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韦苏倢  贺培  
中国作为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大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因而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农产品生产的用水量较其他产品更高。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中国藉此从后者输入了大量的虚拟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粮食安全压力。测算并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虚拟水进出口量及其影响效应,可以为调整优化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境外水资源,缓解粮食安全压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张蕾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本文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得出1996年~2006年中国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并呈波动下降趋势,这表明二者分布"相对均衡",且均衡程度在增强。同时,运用锡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农产品虚拟水空间总差异分解成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农产品虚拟水区域总体差异有缩小趋势,影响八大区域总体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区际间差异,另外,引入区域分离系数的方法,表明中国地均农产品虚拟水南北方区域差异变化呈现出收敛趋同的态势。通过地均农产品虚拟水变化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洪松  马惠兰  宋建华  汪晶晶  李凤  曹安  
本文测算了中国进口中亚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土地资源,分析了中国对中亚国家实施虚拟土地进口战略的潜力,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的虚拟土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4年进口量达217.58khm2,较1992年增加了193.93khm2。中国主要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口虚拟土地且以进口棉花虚拟土地为主,但近几年小麦和甘草虚拟土地的进口占比上升的趋势明显。2中国对中亚国家实施农产品虚拟土地进口战略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各国存在一定差异,整体上应该对中亚国家采取以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基础,以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输出为支撑的虚拟土地进口战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