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7634)
- 2022(6408)
- 2021(6315)
- 2020(5305)
- 2019(12128)
- 2018(11972)
- 2017(23346)
- 2016(12549)
- 2015(14511)
- 2014(14233)
- 2013(14483)
- 2012(13724)
- 2011(12827)
- 2010(13013)
- 2009(12219)
- 2008(12265)
- 2007(11102)
- 2006(10192)
- 2005(9525)
- 学科
- 济(58891)
- 经济(58820)
- 农(45685)
- 业(41056)
- 管理(30127)
- 农业(29978)
- 方法(20621)
- 企(19819)
- 企业(19819)
- 中国(19431)
- 数学(18320)
- 数学方法(18151)
- 业经(16817)
- 贸(14738)
- 贸易(14727)
- 制(14490)
- 易(14287)
- 财(11298)
- 发(11010)
- 银(10413)
- 银行(10400)
- 体(10361)
- 行(10099)
- 地方(10056)
- 农业经济(10029)
- 学(9908)
- 策(9470)
- 村(9144)
- 农村(9134)
- 发展(9050)
- 机构
- 学院(187255)
- 大学(183787)
- 济(90018)
- 经济(88577)
- 研究(71051)
- 管理(70486)
- 理学(59900)
- 理学院(59303)
- 中国(59119)
- 管理学(58584)
- 管理学院(58250)
- 农(50667)
- 科学(39841)
- 京(39641)
- 农业(38510)
- 财(37769)
- 所(37039)
- 研究所(33188)
- 中心(32707)
- 业大(31784)
- 财经(29446)
- 江(28185)
- 经济学(27527)
- 经(26926)
- 北京(25696)
- 经济学院(24754)
- 范(23939)
- 院(23853)
- 师范(23757)
- 科学院(23407)
- 基金
- 项目(117332)
- 科学(93063)
- 研究(90015)
- 基金(86700)
- 家(75548)
- 国家(74828)
- 科学基金(62896)
- 社会(59563)
- 社会科(56024)
- 社会科学(56010)
- 基金项目(45006)
- 省(43931)
- 教育(39273)
- 自然(37596)
- 编号(36912)
- 自然科(36719)
- 自然科学(36710)
- 划(36605)
- 自然科学基金(36086)
- 资助(35788)
- 成果(30273)
- 农(29689)
- 部(28507)
- 发(27244)
- 重点(26274)
- 国家社会(25510)
- 中国(25218)
- 课题(24974)
- 创(24048)
- 教育部(24044)
- 期刊
- 济(110557)
- 经济(110557)
- 研究(61405)
- 农(55777)
- 中国(42289)
- 农业(37909)
- 学报(28094)
- 科学(27945)
- 财(26002)
- 业经(23992)
- 融(23462)
- 金融(23462)
- 管理(23397)
- 大学(22284)
- 学学(21082)
- 业(18183)
- 经济研究(17145)
- 教育(16634)
- 问题(16170)
- 世界(14819)
- 财经(14777)
- 技术(14245)
- 农村(14097)
- 村(14097)
- 农业经济(13988)
- 贸(12980)
- 经(12839)
- 国际(11261)
- 经济问题(11128)
- 版(10213)
共检索到300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永康
截止1993年底,全国已有95%以上的县市宣布放开了粮食经营与价格。以此为标志,绝大多数农产品流通体制迈开了全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这是在我国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和组成部分,也是适应自1984年中国农业由供给制约为主阶段向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制约为主阶段转化近10年之后,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总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宏观形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仁建 张文宝 黄延信
一、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现状描述 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改革是循着“多渠道,少环节”的思路进行的。随着以改造国合商业,培育新的流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玉阁 戴孝悌
指出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存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流通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市场信息服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主要有:加快改革,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购销合作社,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强化支持,完善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秩序;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市场。
关键词:
中国 农产品 流通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言清 黄祖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博 米新丽 安玉发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各项农产品流通政策,探讨了当前农产品流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建议,即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统一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明确农产品市场公益性建设具体支持政策,规范农产品市场交易行为,惩罚农产品投机行为等。
关键词:
价格 政策 农产品 批发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子阳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已数年,逐步塑造出现存的农产品购销模式:一是棉花实行由国家(供销社)统购统销;二是粮食实行双轨制,开放粮食市场,即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是其它农产品价格放开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流通方式形成了新的格局,但过去潜在的生产力诸要素的不协调、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不配套、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管理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良刚 刘东英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农民被隔离在农产品商业环节之外,不能享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农产品物流环节浪费严重,效率不高,增值空间拓展不力;农产品供应链因缺乏具备供应链核心企业特征的流通主体而远未形成等。针对这种状况,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应从创新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物流管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培育农产品供应链,拓展流通增值空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村经济组织 供应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文金 陈海波
无论是与我国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都有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超小规模的农户与个体户依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最重要的主体。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旭晖
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产品流通体系包括渠道体系类要素、流通载体类要素、规范与支撑类要素,在上述三类要素上不断创新优化,创建经济安全、高效益和高效率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的核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产品流通 体系 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霍美丽 侯振宇
随着WTO对成员市场开放的要求和压力不断加大,韩国与智利等国FTA的签订,特别是流通市场的逐步开放使韩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韩国政府、农民自身、流通业者、研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求适应新形势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阿兴 岳中刚
在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却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农产品流通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认为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建立高效率的流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产品流通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促进传统的和新发育的两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资源对接的观点。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流通合作组织 组织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峰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研究》一书,是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系主任纪良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已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伟
针对当前海南农产品中存在的卖难、农民增收缓慢等现象,本文从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着手,分析了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运行轨迹,就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应重点从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拓宽农产品流通融资渠道等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班然
一、中国农产品流通链条建设存在的问题。1.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物性对物流提出苛刻条件。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以常温或自然形式为主,整个环节损失巨大。据测算,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大多在25%~30%左右,此数据说明在物流环节中,有1/4以上的农产品已经被损耗。较之发达国家形成的"冷链"技术还相差甚远。例如,荷兰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保证了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中所需要的条件,蔬菜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艳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在购买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呈现多样化。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农产品的流通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大省——山东省的实例,分析当前农产品流通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方式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