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7)
2023(12635)
2022(10555)
2021(9943)
2020(8174)
2019(18796)
2018(18294)
2017(35348)
2016(19240)
2015(21408)
2014(21306)
2013(21454)
2012(19831)
2011(18297)
2010(18155)
2009(17206)
2008(17141)
2007(15428)
2006(13673)
2005(12641)
作者
(54531)
(46482)
(45818)
(43683)
(29000)
(22168)
(20662)
(17817)
(17584)
(16360)
(15961)
(15406)
(14915)
(14787)
(14742)
(14038)
(13368)
(13367)
(13270)
(13206)
(11707)
(11317)
(11108)
(10554)
(10400)
(10387)
(10318)
(9975)
(9375)
(9117)
学科
(85304)
经济(85192)
(61814)
管理(54120)
(47332)
(39384)
企业(39384)
方法(34554)
数学(31302)
数学方法(31064)
农业(30974)
中国(25016)
(22855)
业经(21694)
(21627)
(18496)
贸易(18482)
(18163)
(16416)
银行(16401)
(15996)
(15864)
(15566)
金融(15564)
(14353)
地方(12839)
(12621)
(12552)
体制(12413)
(12001)
机构
学院(279552)
大学(279101)
(131885)
经济(129701)
管理(106120)
研究(101360)
理学(91119)
理学院(90184)
管理学(88975)
管理学院(88465)
中国(83467)
(62178)
(60870)
(58168)
科学(56400)
(51177)
财经(47887)
农业(47691)
中心(46640)
研究所(45907)
业大(43906)
(43885)
经济学(42087)
(41179)
经济学院(37868)
北京(36752)
财经大学(35608)
(35176)
(33090)
师范(32773)
基金
项目(182615)
科学(146020)
基金(138075)
研究(134122)
(120745)
国家(119760)
科学基金(102493)
社会(90628)
社会科(85933)
社会科学(85913)
基金项目(71810)
(67675)
自然(63825)
自然科(62408)
自然科学(62392)
自然科学基金(61369)
教育(59789)
(57081)
资助(56670)
编号(51688)
(43578)
成果(42156)
重点(41072)
国家社会(39588)
(39549)
(39504)
(37854)
教育部(37529)
(36671)
人文(36035)
期刊
(148912)
经济(148912)
研究(88006)
(64696)
中国(59872)
(46116)
农业(43515)
学报(43285)
科学(41716)
管理(37966)
(37531)
金融(37531)
大学(34376)
学学(33008)
业经(26987)
财经(25359)
经济研究(23149)
(21834)
教育(21827)
(21567)
技术(21374)
问题(20944)
世界(18051)
(17194)
国际(15330)
农村(15170)
(15170)
(14572)
农业经济(14230)
技术经济(14056)
共检索到43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伍伶俐   鞠荣华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具。期货交割是连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纽带,也是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全面系统评价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制度有效性尤为重要。用交割便利度指代交割制度有效性,通过梳理期货市场交割便利度理论逻辑,选取资金成本、交割库设置、期货合约设计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构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便利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逐层组合赋权法确定交割便利度各级指标的权重,测度2015—2021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便利度水平。结果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便利度总体处于逐步提升状态,其中交割库设置指标的贡献率最大;各农产品期货交割便利度水平差异较大;从农产品属性、进口依赖度和期货交易所三个维度看,我国加工农产品、进口依赖度低以及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货交割便利度水平更高。基于此,期货交易所应适当降低期货交割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交割库设置,放松与交割有关的制度约束,以提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便利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经济功能,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冬英  王婧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近5年来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期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偏离均衡状态时,能以较快的速度回到均衡;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自身的标准差信息有较强烈的反应,但相互之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增加粮食期货品种数量,完善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本文从考察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入手,在风险溢价理论框架下,借助协整分析法对我国两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有效性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豆和小麦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对最后交易日现货价格具有预测能力,且大豆、小麦期货市场都支持风险溢价假说,在风险溢价条件下呈现有效状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我国农产品期货及其实物交割翁鸣期货交易最早是从农产品开始的,逐步发展到矿产品、工业品、金融期货等。期货交易始于农产品期货合约,这是由农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决定的。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需要发展期货市场。本文将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及其实物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慧  王静  段小燕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析以菜粕为代表的我国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市场有效性。实证表明,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与其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期现价格波动后回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期货价格单向引导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对市场的影响力大于现货价格,现货市场对价格变化更敏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优于现货市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鲁瑞荣  
本文介绍了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用 Johansen 市场拟合检测方法分析国内两个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大豆和小麦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表现,结果显示大豆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较长时间是一致的,大豆期货市场是有效的,但大豆期货市场仅仅短期有效,小麦期货市场则是无效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悦  张澄  
以黄大豆1号期货结算价在2006年1月4日至2016年8月2日期间的日度数据为样本,通过运用MCMC算法估计SV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充分证实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聚集性、时变性和持续性。并结合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对收益率的波动成分进行分解,刻画出我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成分在不同分解尺度上的动态特征,解释了我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的短期波动及长期趋势,并发现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对极端事件的冲击也十分敏感。据此,指出在研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性特征的同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俊喜  郭晓利  
在梳理已有的关于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格局、换手率及期货与现货市场规模等比较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农产品期货存在以下特点:(1)中期月份合约活跃、且活跃月份不连续;(2)换手率高、且波动性大;(3)期货成交量(或持仓量)与现货规模比基本上远远低于美国同一品种。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1)应着重引进和培育机构投资者(尤其买方机构投资者和产业客户),改进和完善投资者结构;(2)应创新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引导投资者交易行为由短线交易向中长线交易转变,改进和完善持仓结构;(3)应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完善梯度风险控制等相关制度,促进活跃月份向近月转移,形成连续月份活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柏杰  李爱文  
基于信息溢出视角,利用DCE与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数据,实证分析了夜盘交易启动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夜盘交易的启动,未能有效提升DCE豆油期货对CBOT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效应,CBOT豆油期货对DCE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夜盘交易前,CBOT对DCE豆油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夜盘交易的启动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夜盘交易启动后,DCE与CBOT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综合来看,夜盘交易影响DCE向CBOT信息溢出的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柏杰  李爱文  
基于信息溢出视角,利用DCE与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数据,实证分析了夜盘交易启动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夜盘交易的启动,未能有效提升DCE豆油期货对CBOT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效应,CBOT豆油期货对DCE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夜盘交易前,CBOT对DCE豆油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夜盘交易的启动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夜盘交易启动后,DCE与CBOT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综合来看,夜盘交易影响DCE向CBOT信息溢出的主要渠道为波动溢出而非收益溢出,夜盘交易未能有效提升以DCE豆油期货为代表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国发〔1998〕27号文件明确规定:整顿、撤并期货交易所,将现有的14家期货交易所撤并为3家;取消部分商品期货的交易品种,交易品种由35个压缩到12个;提高部分商品品种的交易保证金,除铜、铝、大豆维持在5%...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传江  王凤海  
本文旨在检验1998—2002年我国小麦和大豆期货市场效率并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做出相应评估。通过采纳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论文针对三种不同的现货价格以及预测跨度从1周到6个月不等的期货价格进行了正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短期效率相对较高。小麦期货市场缺乏效率,这可能应当归因于期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以及投机过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栾昕   鞠荣华  
为厘清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基差风险、期货市场流动性、现货市场结构、期货市场制度、是否有对应的期货外盘、是否有对应的场内期权和投资者结构7个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果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探讨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作用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1)农产品期货市场基差风险和流动性是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中介因素;2)农产品完全竞争市场结构通过增加基差风险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3)不合理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并通过降低期货市场流动性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4)农产品有对应期货外盘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5)农产品有对应期权合约通过降低基差风险和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应监测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果的中介因素,优化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完善农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标金  谭莹  
通过构建期现差价、期期差价与持有成本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2014年1月中国玉米、强麦、棉花、黄大豆二号期货与现货价格日序列资料进行的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50%以上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合约到期时间的变动关系与套利决定论不符;14%~60%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合约到期时间不存在显著关联或反相关;玉米、棉花期货的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期期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变动反相关;市场利率既不是这四种农产品期货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也不是期期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文章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期货化"分析出发,引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者主体的现状,继而指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准入制度、交易制度以及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文章最后从增加农产品期货种类、引导农民参加期货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以及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