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6)
- 2023(14989)
- 2022(12916)
- 2021(12158)
- 2020(10212)
- 2019(23830)
- 2018(23487)
- 2017(46201)
- 2016(24674)
- 2015(27851)
- 2014(27606)
- 2013(27872)
- 2012(25639)
- 2011(23312)
- 2010(23191)
- 2009(21444)
- 2008(20721)
- 2007(18068)
- 2006(16003)
- 2005(14183)
- 学科
- 济(109753)
- 经济(109635)
- 业(71216)
- 管理(64755)
- 方法(49384)
- 农(48744)
- 企(48449)
- 企业(48449)
- 数学(44289)
- 数学方法(43950)
- 农业(32232)
- 中国(29807)
- 财(24965)
- 业经(24592)
- 贸(24002)
- 贸易(23992)
- 易(23457)
- 地方(21102)
- 学(20632)
- 制(19521)
- 银(15681)
- 银行(15642)
- 环境(15465)
- 技术(15373)
- 融(15323)
- 金融(15322)
- 行(15000)
- 发(14880)
- 和(14318)
- 出(14143)
- 机构
- 大学(354088)
- 学院(352276)
- 济(155171)
- 经济(152414)
- 管理(141034)
- 理学(123008)
- 研究(122302)
- 理学院(121758)
- 管理学(119999)
- 管理学院(119386)
- 中国(93675)
- 京(74708)
- 科学(72358)
- 农(70101)
- 财(66660)
- 所(60805)
- 业大(55489)
- 研究所(55396)
- 中心(55327)
- 财经(54111)
- 农业(53959)
- 经(49761)
- 江(49512)
- 经济学(47713)
- 北京(47246)
- 范(44934)
- 师范(44572)
- 院(43447)
- 经济学院(43322)
- 财经大学(40271)
- 基金
- 项目(242079)
- 科学(191408)
- 研究(179060)
- 基金(178855)
- 家(155305)
- 国家(154024)
- 科学基金(132250)
- 社会(116123)
- 社会科(109986)
- 社会科学(109960)
- 基金项目(94507)
- 省(91333)
- 自然(83866)
- 自然科(81905)
- 自然科学(81888)
- 自然科学基金(80463)
- 教育(80135)
- 划(76684)
- 资助(73914)
- 编号(72136)
- 成果(58268)
- 部(55624)
- 重点(53629)
- 发(52235)
- 创(49666)
- 国家社会(48873)
- 课题(48375)
- 教育部(47797)
- 人文(46623)
- 创新(46398)
- 期刊
- 济(167874)
- 经济(167874)
- 研究(106515)
- 农(69934)
- 中国(64983)
- 学报(54570)
- 科学(51466)
- 农业(47902)
- 管理(47639)
- 财(47186)
- 大学(42344)
- 学学(40025)
- 融(33492)
- 金融(33492)
- 教育(33178)
- 业经(30076)
- 技术(28293)
- 经济研究(26477)
- 财经(25993)
- 业(23382)
- 问题(23346)
- 经(22177)
- 世界(19367)
- 贸(19213)
- 技术经济(17733)
- 理论(16905)
- 版(16772)
- 图书(16445)
- 国际(16110)
- 科技(16079)
共检索到518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洋洋 杨逢珉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重要市场。本文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数据,并运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大目标市场的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进口需求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的增长效果大体上高于印度尼西亚,但在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效果高于马来西亚。针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国市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韦灵慧
根据CMS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CMS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波动增长主要由印度尼西亚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引起。此外,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农产品结构并不具有优势,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标准、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便利双边农产品贸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通过政府间对话创造宽松的贸易环境。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印度尼西亚 CMS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周华凯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的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HS-6位数据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结果显示中国对马来西亚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集约边际的贡献。另外,实证分析影响二元边际的不同因素,发现影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相反。说明在制定政策中应有不同的针对性。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逢珉 韦灵慧
基于贸易产品二元边际的分解和VAR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对中国农产品1995-2014年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贸易额结构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增长变化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扩展边际,固定贸易成本对扩展边际有显著作用;印尼经济规模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不相同,而多变阻力对增加二元边际的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扩大农产品对印尼的出口额,中国需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等,以增强中国农产品在印尼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印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文娟 朱宏登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采用G-L指数、BrüeLhart指数、thom&mc 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对2009—201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马在农产品贸易中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总体上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所上升;而在产业内贸易中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关键词:
中国 马来西亚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翔 张梦瑶 孟润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国和马来西亚双方贸易持续增长。研究中马之间的贸易关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国贸易互动的理解,为两国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使用UNcomtrade数据,以10类产业为切入点,首先运用指数分析法分析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然后采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解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贸易增长因素,并得出如下结论:中马优势产业相似性与互补性共存,整体上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同贸易增长因素对总效应的贡献值波动较大,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总效应呈上升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产能合作和贸易增长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促进两国贸易合作、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和增强两国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CMS模型 贸易增长 产能合作 优势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翁锡辉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47,490,298人,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瑶
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双方同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国关系蓬勃发展,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两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如何开放?双方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前景如何?如何深化两国农业合作?1中国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概况1.1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棕榈油、大米、玉米、甘蔗、椰子和木薯等。出口产品有棕榈油、天然橡胶、水产品和咖啡等。其中,棕榈油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天然橡胶出口量占世界的1/5以上。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棕榈油 农产品贸易 农业贸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万广华
本文提出一个从微观角度度量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指标,并运用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对于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确实能够降低贫困,但是在同样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农户分享到的经济增长的好处的程度并不同,那些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的农户以及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即使有较高的市场参与程度也依然会陷入贫困。所以,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使贫困农户自动地脱离贫困,而必须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以防止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关键词:
市场化 农村贫困 微观证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增勇 曲春红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战略东南亚区域的关键一环。种植业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农业产业,是东盟稻谷、玉米、大豆、棕榈、木薯等作物最大的生产国,棕榈油、橡胶和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种植业目前还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主要分布于爪哇岛,同时该地区也是主要人口聚集地,交通基础设施较完善。由于水利等基础设施匮乏,稻谷、玉米和大豆等仍然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印度尼西亚粮食进口量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仍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印两国在种植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潜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基于农业科技合作,进行全产业链的投资合作,带动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稳步提高,为保障两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种植业 产业合作 农产品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