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0)
- 2023(9110)
- 2022(7541)
- 2021(7071)
- 2020(5811)
- 2019(13292)
- 2018(13010)
- 2017(25541)
- 2016(13329)
- 2015(15047)
- 2014(14679)
- 2013(14992)
- 2012(14031)
- 2011(12920)
- 2010(12757)
- 2009(11984)
- 2008(11682)
- 2007(10411)
- 2006(9450)
- 2005(8563)
- 学科
- 济(69769)
- 经济(69718)
- 业(46845)
- 农(45619)
- 管理(33922)
- 农业(30070)
- 方法(28475)
- 数学(26785)
- 数学方法(26680)
- 企(23859)
- 企业(23859)
- 中国(20365)
- 业经(16752)
- 贸(15137)
- 贸易(15130)
- 易(14929)
- 技术(14563)
- 制(12659)
- 地方(12390)
- 财(12250)
- 发(11813)
- 学(10043)
- 环境(10009)
- 农业经济(9975)
- 银(9950)
- 银行(9934)
- 行(9655)
- 发展(9609)
- 展(9605)
- 体(9565)
- 机构
- 学院(199428)
- 大学(196347)
- 济(103439)
- 经济(102137)
- 管理(77403)
- 研究(74630)
- 理学(67119)
- 理学院(66517)
- 管理学(65824)
- 管理学院(65471)
- 中国(59654)
- 农(51993)
- 科学(41418)
- 京(40897)
- 财(39732)
- 农业(39704)
- 所(37570)
- 业大(34668)
- 研究所(34175)
- 中心(33923)
- 经济学(33325)
- 财经(32267)
- 经济学院(30285)
- 经(29834)
- 江(28141)
- 北京(25751)
- 经济管理(25748)
- 院(25292)
- 科学院(24626)
- 农业大学(24117)
- 基金
- 项目(134022)
- 科学(107526)
- 基金(101331)
- 研究(99938)
- 家(88819)
- 国家(88100)
- 科学基金(75012)
- 社会(69394)
- 社会科(65842)
- 社会科学(65829)
- 基金项目(52706)
- 省(50154)
- 自然(44727)
- 自然科(43756)
- 自然科学(43749)
- 自然科学基金(43027)
- 教育(42666)
- 划(41346)
- 资助(41183)
- 编号(38367)
- 部(32363)
- 发(31388)
- 国家社会(31083)
- 农(30525)
- 重点(30124)
- 成果(29240)
- 创(28621)
- 中国(28235)
- 教育部(27521)
- 创新(27081)
- 期刊
- 济(114712)
- 经济(114712)
- 研究(60910)
- 农(56260)
- 中国(41194)
- 农业(38848)
- 科学(30481)
- 学报(29389)
- 财(27147)
- 管理(25620)
- 大学(23661)
- 学学(22882)
- 业经(22663)
- 融(20985)
- 金融(20985)
- 业(19222)
- 技术(18861)
- 经济研究(17886)
- 问题(16821)
- 财经(16299)
- 世界(15593)
- 经(14243)
- 农业经济(13688)
- 农村(13592)
- 村(13592)
- 技术经济(13514)
- 贸(13042)
- 教育(12774)
- 经济问题(11661)
- 国际(11023)
共检索到30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燃 骆乐 韩鹏
本文运用1999~200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密集度以及资产负债率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并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规模效率等指标值大于"三资"企业;另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较显著的正影响,而资本密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运用玉米加工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玉米加工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1998~2005年,中国玉米加工业中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饲料加工业、酒精制造业和白酒制造业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3.3%、23.7%和7.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但技术效率增长缓慢,技术进步构成推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谷成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靖飞 俞立平
本文运用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方法,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的视角,分析了2004~2007年中国各省份食品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和2007年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状况及其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研究表明:中国各省份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较高,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中国食品工业纯技术效率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明显;未达到纯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省份,水产品加工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奶类、肉类,而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的加工利用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大鹏 朱迎春
本文应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1996—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通过对高技术产业2002年前后各效率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深层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1)2002年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的快速下降。同时技术效率变化取代技术进步成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导因素。(2)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转变,但技术创新能力差,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是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瓶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扶玉枝 徐旭初
运用Bootstrap-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浙江省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类、蔬菜水果类、畜禽水产养殖类等三类营销合作社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其分解指数,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2004—2009年间,三类合作社年均TFP增长率分别为4.34%、1.95%和4.37%,且在5%水平上有意义;技术进步的提高速度呈加快趋势;技术效率表现出下降或增速减缓的趋势;2007年以来政府的扶持效果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不同产品类型合作社的TFP增长方式存在差异。政府的政策应以提高技术进步和促进落后合作社追赶先进合作社为核心。
关键词:
合作社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丽霞
笔者采用1978年~2012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借鉴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SBM-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核算与分解。实证表明,与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比,传统的MalMquiSt指数容易导致"技术倒退",致使粮食tFP的估算"被动"提高;我国粮食tFP的空间非均衡性明显,西部地区粮食tFP增长水平最高,东部地区稍低一点,中部地区最低;我国粮食tFP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出"u"型波动变化特征;我国粮食tFP增长的源泉主要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刘毅群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物化性技术进步 设备投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利 吕新业
水稻作为我国粮食产业中的重要品种,在我国已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提高生产率和科技进步水平。本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运用基于DEA分析法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不同种类水稻,从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方面分析了其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彦志
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各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数显示波动性上升趋势,且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最后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产率 技术进步 规模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本文测度了我国城市的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城市生产率的增长率持续下降,并连续多年出现负值,导致生产率水平下降,而这主要是由技术水平下降所致,但城市效率水平同期却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地级市的平均Malmquist指数及效率改进指数,要高于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向后者的趋同;西部城市的生产率增长率与东部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生产率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李小克
本文基于Kmenta近似技术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中推导出包含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TFP增长率函数,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下TFP增长率变化的驱动机制,刻画了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效率增长、资本深化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协同效应对TFP增长率变化的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对理论机制的检验表明: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效率增长相对滞缓的资本,引发的"资本低效率陷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工业的TFP增长潜力,而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融合推动了TFP增长率增长;相比较而言,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解释了现阶段中国工业TFP增长率的大部分增长。本文为开发和引进有利于TFP增长率提升的适宜技术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世川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核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度量技术进步偏向情况。结果显示:1987年后我国工业及大多数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增长率比较低且1990年后主要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效率的上升速度小于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且资本生产效率下降的速度大于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同时,大多数行业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越突出,则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下降越明显。这说明我国工业及行业技术偏向的选择并非是适宜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