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8)
- 2023(11558)
- 2022(9319)
- 2021(8676)
- 2020(7289)
- 2019(16568)
- 2018(16202)
- 2017(31259)
- 2016(16547)
- 2015(18682)
- 2014(18212)
- 2013(18578)
- 2012(17089)
- 2011(15553)
- 2010(15695)
- 2009(14941)
- 2008(15034)
- 2007(13467)
- 2006(12078)
- 2005(11182)
- 学科
- 业(87374)
- 济(83401)
- 经济(83307)
- 企(70872)
- 企业(70872)
- 管理(60507)
- 农(46076)
- 方法(35556)
- 农业(30445)
- 业经(30159)
- 数学(27814)
- 数学方法(27718)
- 财(26547)
- 中国(22748)
- 贸(19500)
- 贸易(19491)
- 易(19171)
- 务(18427)
- 财务(18422)
- 财务管理(18405)
- 制(17878)
- 企业财务(17400)
- 技术(17032)
- 策(16403)
- 划(14458)
- 体(14278)
- 和(13292)
- 出(13183)
- 企业经济(11925)
- 发(11560)
- 机构
- 学院(250157)
- 大学(241746)
- 济(121857)
- 经济(120190)
- 管理(103711)
- 理学(89029)
- 理学院(88299)
- 管理学(87553)
- 管理学院(87103)
- 研究(82378)
- 中国(70047)
- 农(53360)
- 财(53182)
- 京(49860)
- 科学(44786)
- 财经(42384)
- 所(40672)
- 农业(40591)
- 经(38714)
- 业大(37901)
- 经济学(37771)
- 中心(37671)
- 江(37650)
- 研究所(36470)
- 经济学院(34264)
- 经济管理(31543)
- 北京(31202)
- 财经大学(30909)
- 商学(29165)
- 商学院(28913)
- 基金
- 项目(160281)
- 科学(129930)
- 基金(121637)
- 研究(120709)
- 家(104534)
- 国家(103508)
- 科学基金(90793)
- 社会(83246)
- 社会科(78844)
- 社会科学(78826)
- 基金项目(63830)
- 省(60895)
- 自然(55565)
- 自然科(54345)
- 自然科学(54334)
- 自然科学基金(53494)
- 教育(52039)
- 划(49387)
- 资助(49033)
- 编号(47362)
- 业(38100)
- 部(37834)
- 创(36311)
- 国家社会(35998)
- 成果(35733)
- 发(35687)
- 重点(35074)
- 制(33390)
- 创新(33164)
- 教育部(32718)
- 期刊
- 济(141731)
- 经济(141731)
- 研究(74284)
- 农(56260)
- 中国(48861)
- 财(42805)
- 管理(40447)
- 农业(38332)
- 科学(35068)
- 学报(31736)
- 业经(28777)
- 融(26285)
- 金融(26285)
- 大学(26152)
- 学学(25275)
- 技术(22546)
- 经济研究(21912)
- 财经(21724)
- 业(21202)
- 问题(19525)
- 经(18894)
- 世界(17167)
- 贸(16685)
- 技术经济(16280)
- 农村(14384)
- 村(14384)
- 教育(14135)
- 农业经济(14006)
- 国际(13943)
- 经济问题(13079)
共检索到38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率,而其他类型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却没有显示出相同的特征。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袁德胜 徐小聪 徐阳
本国和出口目的国的联系越强时,企业因了解国外消费者对自身产品的需求以及建立销售网络而造成的固定成本越低。固定成本越低,企业进入该市场的概率和出口值就会越高。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农产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从出口目的地视角考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建交时间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出口目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屠新泉 王杰
出口目的地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吗?何种类型的企业会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中受益?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解决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出口市场转变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比,企业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生产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在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2)民营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在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其生产率提升更为明显,而且出口阅历的积累更有利于企业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阳 魏艳骄 孙江明
本文以2004—2014年68家A股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半参数Levinsohn-petrin方法测度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梳理中国农产品出口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农产品出口规模、区域、企业性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出口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 生产率 产品范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试图给政府宏观层面的贸易政策设计和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 生产率 产品范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根据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海关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出口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出口发达国家,并且使出口发达国家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基于工具变量法及扩大发达国家或地区界定范围的估计结果都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目的地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超 曾寅初 黄波 周鸿
在本文中,交易成本被引入到一般企业层面的出口行为模型。通过这样做,笔者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解释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如何影响企业层面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对接方式对其出口有重要影响,而两者的对接方式也会随出口而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利用2003年56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据,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对接方式对龙头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头企业以(股份)合作制或合同制的方式与农户连接对于龙头企业的出口额和出口外销率都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且,要素契约特征更明显的连接方式对出口的正向影响大于具有商品契约性质的连接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方静
采用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贸易数据,基于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视角,研究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对低收入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占比呈稳健负相关关系,生产率高的企业通过追加研发投入更易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以满足高收入国家对高质量产品的偏好需求,因而更倾向于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出口目的地人均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率、研发密度、产品质量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由于人均收入较高的目的地对高质量产品的较强偏好,向人均收入较高的目的地出口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提升产品质量。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应集中向高收入水平的目的地市场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玉智
农产品出口对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农产品出口企业是农产品出口产业的龙头。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现状分析,提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企业经营判断以及政府宏观决策提高参考,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提出思考。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企业 发展现状 面临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邦路 陈思宇 赵智晶
稳步扩大农产品出口是缩小中国农业贸易逆差、提升农业国际贸易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力点。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对21个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农产品,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仍发挥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但逐渐衰减;分出口产品类别看,出口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水产品制品和植物液、汁的出口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饮品(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果蔬(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和烟草及其制品等产品出口影响不明显;分区域看,欧洲和北美洲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抑制作用显著,南美洲表现出促进作用,亚洲则缺乏敏感性。(2)其机制在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限制其贸易自由进而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3)中国技术创新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削弱作用,且无论是从投入还是产出视角均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陈立辉
利用352家中国涉外农业企业调查数据,本文试图考察影响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决定因素以及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32.4%的样本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企业规模、风险偏好、出口市场数、出口比率和知识水平对中国农业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和沉淀成本也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概率存在着正向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中国农业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在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时出口绩效将得到显著提高,即使用者将获得比未使用者更高的出口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银果 刘雪梅
面对国际市场SPS措施日趋严格的"质量门槛",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质量升级迫在眉睫,而产品多样化有助于企业在质量升级中优化资源配置。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出口农产品多样化事实,将产品质量和品种内生化于MO模型后发现:出口企业在垂直-水平二维下,应对SPS措施倒逼时存在产品内升级或产品间重构两种路径;拓展至垂直-水平-时间三维后发现多产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溢出""干中学"和"退出驱动"三重合力效应下的质量升级效率最高;实证分析验证了以上理论推导,并通过了剔除贸易中介商、选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和PPML估计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多产品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质量升级最快,而一般贸易快于加工贸易。文章揭示了产品多样化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对外部冲击以及降低质量升级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