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3)
2023(15707)
2022(13219)
2021(12506)
2020(10659)
2019(24856)
2018(24382)
2017(47120)
2016(24960)
2015(28377)
2014(28054)
2013(27993)
2012(25730)
2011(23084)
2010(22948)
2009(21437)
2008(21045)
2007(18579)
2006(16045)
2005(14184)
作者
(70281)
(59308)
(58905)
(56386)
(37258)
(28593)
(26843)
(23360)
(22368)
(20791)
(20194)
(19866)
(18552)
(18505)
(18326)
(18303)
(17690)
(17355)
(16994)
(16971)
(14633)
(14510)
(14441)
(13618)
(13451)
(13358)
(13038)
(12811)
(11931)
(11838)
学科
(110730)
经济(110627)
(71168)
管理(64734)
方法(50352)
(48888)
(48867)
企业(48867)
数学(45008)
数学方法(44531)
农业(32088)
中国(30037)
(29684)
贸易(29672)
(28932)
(26893)
业经(24852)
地方(21013)
(20521)
(20458)
(16374)
银行(16343)
(15666)
(15341)
金融(15338)
(15242)
(15200)
财务(15157)
财务管理(15116)
环境(15076)
机构
学院(356953)
大学(354575)
(159712)
经济(156964)
管理(137875)
研究(122360)
理学(119606)
理学院(118379)
管理学(116446)
管理学院(115800)
中国(95455)
(73078)
科学(72566)
(71545)
(69239)
(61017)
中心(57498)
财经(55726)
研究所(55552)
农业(55341)
业大(55251)
(51802)
(51005)
经济学(50118)
经济学院(45532)
北京(45435)
(44577)
师范(44147)
(43549)
财经大学(41170)
基金
项目(241282)
科学(191357)
基金(178872)
研究(176118)
(156028)
国家(154779)
科学基金(132846)
社会(114859)
社会科(108800)
社会科学(108773)
基金项目(94306)
(92225)
自然(84827)
自然科(82898)
自然科学(82874)
自然科学基金(81410)
教育(79561)
(77589)
资助(73107)
编号(70452)
成果(56059)
(55204)
重点(54510)
(53014)
(50190)
国家社会(48959)
课题(47365)
教育部(47283)
创新(47080)
科研(46936)
期刊
(171157)
经济(171157)
研究(103121)
(70876)
中国(64811)
学报(54391)
(52527)
科学(51409)
农业(48263)
管理(45983)
大学(42220)
学学(40214)
(33978)
金融(33978)
业经(32111)
技术(29935)
教育(29044)
经济研究(28146)
财经(26890)
问题(24830)
(24544)
(24002)
(23195)
国际(20409)
世界(20030)
统计(17955)
技术经济(17913)
(17825)
资源(16518)
商业(16116)
共检索到524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明敏  彭兴莲  
随着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中间品贸易逐渐兴起,传统的关境统计方法无法准确衡量各国收益。为此,本文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模型,重新测算中国农产品增加值出口额,并与传统关境出口额进行比较。随后从行业间效应和行业内效应角度进行分解,从而厘清农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1995—2011年,中国传统关境出口额和增加值出口额虽然均呈现先降后升态势,但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传统关境出口额最低点出现在2001年,增加值出口额最低点出现在1999年。(2)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值率变动并不平稳,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其中2008年出口增加值率达到历史高点。(3)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值率不断升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中国农产品行业间效应为负,出口份额缩减,农产品对整体出口增加值率贡献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不仅要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出口结构,还要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谈判。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毛雁冰  方亚婷  
基于增加值视角,本文以OECD-TiV A数据库2000—2018年67个经济体为样本,研究数字贸易规则对提升ICT产品出口增加值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经济体之间数字贸易规则的缔结对ICT产品的出口增加值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对规则承诺水平的提高不断强化。相较于其他条款,“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类条款的促进效应更强;相较于ICT服务部门,ICT设备部门对提升产品出口增加值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相较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参与签订的数字贸易规则对提升ICT产品出口增加值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欧阳小迅  戴育琴  瞿艳平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_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_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韶艳  李明丽  
近年来,中国和伊斯兰国家①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伊斯兰国家对农产品巨大的、日益增长的进口需求是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而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要求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是推动中国不断开拓伊斯兰国家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2007—2011年伊斯兰国家和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从伊斯兰国家进口结构和需求特征入手,结合中国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对中国拓展对伊斯兰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空间进行了分析。伊斯兰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原因及经济、人口增长因素会有很大的农产品进口需求,这为中国凭借比较优势和相关支持政策进入该市场提供了很大的贸易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行怀勇  李俊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研究中国对美国林草产品出口贸易,并进行了国内增加值分解,以此分析出口的实际得益和国内增加值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林草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出现了金融危机前下降、此后上升的趋势。从增加值产业分解的角度看,林业和伐木业制品国内增加值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其他林草产品行业国内增加值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有显著上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彭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就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增加值测算,以此来测度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真实获利性。结果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法下的中美林产品贸易存在高估问题,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仅占出口额的六成左右。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增长并不与其出口总额增长成正比,贸易获利增长幅度远小于贸易数量增长幅度,且获利空间近年来不断缩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静  梁勇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出现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些新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传统产品仍为出口主体,但一些新兴品种出口额增速加快。优势农产品出口额增速显著高于出口量增速,出口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东部地区仍然是农产品出口主要区域,但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带动偏远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当注重培育开发新型优势品种,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促进提质增效;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力促进西部和偏远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静  梁勇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出现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些新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传统产品仍为出口主体,但一些新兴品种出口额增速加快。优势农产品出口额增速显著高于出口量增速,出口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东部地区仍然是农产品出口主要区域,但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带动偏远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当注重培育开发新型优势品种,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促进提质增效;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力促进西部和偏远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  张潇  
根据Wang at el.(2013)提出的总出口增加值分解法,重新评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从增加值分解和产业分解层面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中逐渐向高附加值部分转移;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增加值分解层面看,纯中间产品增加值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趋势,加工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最大;从产业分解层面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腾坤  林海  李军  
本研究通过改进技术复杂度测算指数,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等相关信息,对中国不同技术复杂度农产品出口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农产品出口以中等偏下技术复杂度为主,且出口结构由低技术复杂度向中等偏下及以上技术复杂度产品优化;(2)技术复杂度越高的农产品受国际宏观经济条件影响程度越大,且低技术复杂度农产品更易受到区域经济条件影响;(3)农产品技术复杂度越高,则贸易集中程度越高,同时贸易集中程度下降趋势越明显,则越有利于市场结构优化和风险分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文霞  金缀桥  卢敏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重点分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影响及潜力。结果显示: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贸易便利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控制变量中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进口国汇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制约作用。模拟贸易便利水平提高20%后发现,中国对多数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间的贸易便利水平,努力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江  储伶丽  朱玉春  
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限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手段。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日本对华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认为,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有中国方面的原因,也有日本国内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秀敏  林坚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本文应用国际经济学理论,全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短期消极影响和长期消极影响。根据影响效果的不同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会有贸易限制、贸易禁止和贸易转移三种效应。分析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娟  穆月英  
韩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是我国在中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谈判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性质,抑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中国到韩国的海运成本、韩国人均GDP与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呈负相关;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占韩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之比、韩国GDP、中国人均GDP与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