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7)
2023(11311)
2022(9532)
2021(9039)
2020(7642)
2019(17838)
2018(17303)
2017(34084)
2016(18386)
2015(20957)
2014(20697)
2013(21212)
2012(19956)
2011(18247)
2010(18310)
2009(17367)
2008(17444)
2007(15864)
2006(13968)
2005(12587)
作者
(53058)
(45124)
(44881)
(43104)
(28184)
(21664)
(20306)
(17525)
(16812)
(15867)
(15634)
(14858)
(14453)
(14271)
(14036)
(13903)
(13559)
(13104)
(13040)
(12693)
(11268)
(11087)
(10974)
(10343)
(10283)
(10231)
(9890)
(9842)
(9131)
(9116)
学科
(84576)
经济(84501)
(54687)
(47115)
管理(46407)
方法(36173)
数学(33045)
数学方法(32845)
(32407)
企业(32407)
农业(30869)
中国(24056)
(22196)
(21826)
税收(20370)
(20199)
业经(19737)
(19076)
贸易(19070)
(18700)
(16943)
地方(15162)
(14804)
(13057)
银行(13035)
(12748)
(12523)
环境(12464)
(12102)
金融(12100)
机构
学院(271865)
大学(269808)
(125744)
经济(123638)
管理(102098)
研究(96502)
理学(88121)
理学院(87183)
管理学(86017)
管理学院(85518)
中国(76690)
(62662)
(59064)
科学(56656)
(56100)
(49721)
农业(48284)
财经(46127)
研究所(44826)
中心(44377)
业大(43858)
(42121)
(40309)
经济学(40198)
经济学院(36664)
北京(35658)
财经大学(33739)
(33037)
(32953)
师范(32762)
基金
项目(176444)
科学(139057)
基金(130869)
研究(130149)
(114082)
国家(113138)
科学基金(95786)
社会(85968)
社会科(81386)
社会科学(81362)
基金项目(68797)
(66297)
自然(58969)
自然科(57532)
自然科学(57513)
教育(57010)
自然科学基金(56541)
(55645)
资助(53473)
编号(52543)
成果(42551)
(41312)
重点(39325)
(39265)
国家社会(37204)
(36312)
(35201)
教育部(35112)
课题(34615)
中国(34498)
期刊
(139594)
经济(139594)
研究(85925)
(64773)
中国(51047)
农业(43965)
(43332)
学报(43157)
科学(39400)
大学(32674)
学学(31230)
管理(31106)
(27883)
金融(27883)
业经(26655)
经济研究(22411)
财经(22294)
(21884)
问题(20401)
技术(20252)
教育(19345)
(19188)
世界(17068)
(16602)
(16566)
(15882)
国际(14899)
农村(14455)
(14455)
(14357)
共检索到410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东伟  孙东升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以此为依据比较关税税率和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产品关税结构,再结合进口量来分析关税的保护效果。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一个合理的关税结构应是: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或不需要特别保护的产品,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设置较低的关税税率;对于具有比较劣势且需重点保护产品则应设置较高的关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麦秀  张映芹  
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关税减让对我国非农产品进口绩效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减让与我国非农产品的进口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在影响我国非农产品进口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关税起了主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传敏  张钰坤  
碳关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由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的,是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之名的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中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碳关税的实施必将影响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本文首先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征收碳关税问题上可能采取的最终策略;然后采用古诺模型探讨了在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应采取哪些策略可以减少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基于情景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的结果,提出了全球碳关税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显示:①发达国家很可能会强硬征收碳关税,而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会妥协。②中国可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对农产品出口的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琦  
为了全面掌握中国农产品的关税水平及结构,本文从3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首先,测算中国总体和分类农产品关税水平;其次,对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和结构进行时序分析;最后,与美国、欧盟、日本等WTO主要成员进行国际比较,探讨各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和结构特征,以期参考并借鉴科学的农产品关税设置形式,提高中国农产品关税的灵活性,加强其作为WTO体制下唯一合法的保护措施对中国农业的保护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武  谭晶荣  杨兴武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农产品关税水平下降,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备受关注,农产品非关税措施的效应分析有助于政府了解政策实施成本。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1年大豆、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的进口数据分析中国非关税措施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结果表明,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四类非关税措施保护作用较为明显,而大豆违反了预期;农业支持效应与非关税措施的效应相反。这揭示了现行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因为农产品保护效果不同而存在调整空间,今后应结合农产品的不同特征调整相应的农产进口贸易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滕昊  兰庆高  
继2011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征求意见稿后,2012年4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税〔2012〕38号《关于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新政》)及其附件。本文认为《新政》中投入产出法在客观性方面强于成本法。而成本法适用范围较广,但财务核算信息相关性较差。从政策效果来看,《新政》预期能够有效扼制由企业舞弊所导致的税收漏洞,促进行业公平,并对从事非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企业具有减税效应;从行业方面看,《新政》有利于促进食用农产品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从市场方面看,《新政》有利于促进稳定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倩  詹晶  
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关税减让对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减让与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在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关税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但并非唯一因素。同时,关税减让与农产品的进口额、进口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最后,还提出几点政策性意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宗宪  李冰  杨金花  
在新一轮多哈回合农产品谈判中,关税削减是市场准入部分的核心议题,本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06)的基础上模拟了5个主要的分层削减公式对中国农产品税率分布的影响。采用了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系数、极大值、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衡量削减效果。模拟结果显示,G20模拟方案(三)和美国模拟方案的降税幅度较大,而G10模拟方案和G20模拟方案(一)的降税幅度较小,后者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大虎  吉洪斌  
为了堵塞农产品收购凭证的管理漏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选择部分行业实施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经过分析某试点棉纺企业的实践情况,证明该项政策取得了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堵塞制度漏洞的良好效应,但是存在归集和分配方法不够明晰、设定的行业标准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密切部门配合,力求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斐波  吕宏芬  
2003年国家出台了适当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新政策。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新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前后农产品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新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确实引起了农产品出口总量及其结构相应波动的结论。本文还指出,新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造成了地方财力分配不公平,并且存在出口退税率偏低等问题,并概括了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群  任媛  关慧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阈值协整效应。本文通过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阈值效应,得出主要结论:一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阈值协整关系的重要原因;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始终为正向,但正向影响的强弱依赖于阈值效应的变化,且我国农产品价格受此影响体现了暴涨缓跌的特征;三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随阈值变量不断变化。当国际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向影响将被显著弱化。本文在以上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群  任媛  关慧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阈值协整效应。本文通过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阈值效应,得出主要结论:一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阈值协整关系的重要原因;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始终为正向,但正向影响的强弱依赖于阈值效应的变化,且我国农产品价格受此影响体现了暴涨缓跌的特征;三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随阈值变量不断变化。当国际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晶  吴国松  
本文结合最新文献,运用贸易限制指数(TRI)研究方法,采用1995—2010年的HS6分位农产品进口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产品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进口数量限制效果,并将其转化关税等值,构建不同农产品整合程度的贸易限制指数,对中国农产品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进口限制效果进行了整体和分类的全面考察。为中国非关税贸易措施在农业贸易领域的应用和调整以及今后的国际比较和贸易谈判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俊  
为了研究中国—东盟关税效应对净出口额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选取1999~2011年的广西农产品净出口额、关税、农产品优势系数、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广西农业总产值等数据,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对数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广西农产品净出口额与中国—东盟关税成正比,与广西农业总产值成反比;影响净出口额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优势系数;中国—东盟关税的变动对广西农民纯收入影响极不显著。由此本文认为广西农民没有得益于中国—东盟关税效应并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以提升农产品优势,扩大净出口额,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红霞  王毅  赵明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此共识的世界各国对农业都实行一定的支持与保护或政策引导。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农产品国际贸易受此影响日益严重,逆差不断扩大,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需求萎缩,产销矛盾突出。再加上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农产品出口遭遇壁垒越来越多的今天,笔者认为:发展特色农业是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和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尤其是连续6年出现的贸易逆差,分析了造成农产品贸易摩擦及出口逆差的原因,利用经济学需求与供给曲线剖析了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