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3)
2023(14983)
2022(12484)
2021(11766)
2020(9973)
2019(23095)
2018(22387)
2017(42692)
2016(23258)
2015(26235)
2014(25468)
2013(25644)
2012(24268)
2011(22258)
2010(22456)
2009(21170)
2008(21462)
2007(19519)
2006(17312)
2005(15867)
作者
(69422)
(58635)
(58218)
(55502)
(36892)
(28308)
(26215)
(22802)
(22246)
(20646)
(20195)
(19617)
(18852)
(18806)
(18521)
(18271)
(17427)
(17190)
(16960)
(16879)
(14693)
(14585)
(14432)
(13512)
(13341)
(13218)
(13039)
(12875)
(11986)
(11954)
学科
(102213)
经济(102118)
(67339)
管理(60703)
(49134)
(45293)
企业(45293)
方法(41701)
数学(36916)
数学方法(36562)
农业(31905)
中国(29841)
业经(23724)
(22735)
(22446)
(21323)
贸易(21311)
(21004)
(20812)
地方(18551)
技术(17883)
(17018)
银行(16965)
(16394)
(15768)
金融(15765)
(14457)
(14332)
(13853)
环境(13602)
机构
大学(337203)
学院(335972)
(147389)
经济(144636)
研究(126839)
管理(123176)
理学(105435)
理学院(104203)
管理学(102382)
管理学院(101764)
中国(98646)
(78366)
科学(77760)
(72744)
(66558)
(64815)
农业(61003)
研究所(60505)
中心(57578)
业大(56763)
(52180)
财经(50853)
(46453)
北京(46370)
经济学(45954)
(44955)
(43859)
师范(43376)
经济学院(41458)
(40256)
基金
项目(221753)
科学(173836)
基金(162154)
研究(158914)
(144706)
国家(143501)
科学基金(119848)
社会(102310)
社会科(96634)
社会科学(96606)
(85091)
基金项目(84702)
自然(76811)
自然科(75046)
自然科学(75018)
自然科学基金(73717)
(72545)
教育(71182)
资助(66384)
编号(62474)
成果(51418)
重点(51119)
(50235)
(49317)
(47541)
创新(44786)
课题(44028)
国家社会(43642)
科研(42931)
教育部(41986)
期刊
(166270)
经济(166270)
研究(102682)
(77798)
中国(72044)
学报(60241)
科学(55041)
农业(52588)
(48070)
大学(45486)
管理(43542)
学学(43004)
(35168)
金融(35168)
教育(33341)
业经(29786)
(27738)
技术(27322)
经济研究(26581)
财经(25421)
问题(23009)
(21985)
世界(19627)
(19182)
(18902)
技术经济(17718)
国际(16703)
科技(16214)
理论(16056)
业大(16047)
共检索到52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鲜梅  
本文首先观察和判断"中国农产品价格涨跌"变化脉络与态势,根据其"涨跌"的"区间序列、涨幅特点、形态特征和规律特性",将"涨跌"类型归纳和划分为三类:"渐渐式"价格波动、"跳跃式"价格变动和"突发式"价格异动。再根据"新逻辑因果观"的认识和结论,从新的分析视角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动"、"异动")三种涨跌形态的原因及性质进行"分层"分析,厘清"组成"原因的"潜在要素"与"形成"原因的"质点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关联度,以及构成和参与作用方式的"差异性"和"因果性",剖析和揭示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跌"的主因和结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东杰  董晓霞  李哲敏  
201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三大主粮价格较为平稳,波动小于国际市场,大豆、棉花、食糖内外价格差异明显,猪肉、禽肉价格先降后升,牛羊肉、禽蛋、牛奶价格继续上涨,果蔬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在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偏紧、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及突发事件、灾害天气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农产品正在进入高价格时代,国内外价格联动性增强,内外价格差距将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加快构建全球视野下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速完善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曾云  
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外贸顺差持续扩大、房地产过热等问题,全年通货膨胀压力有增无减。国内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扬、肉类产品价格飚升,推动食品价格不断走高;国际市场上,石油、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海运费价格屡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淑珍  王保忠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也有供需结构变化、国际农产品上涨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农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保护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社会经济和城乡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松海  马晓河  黄汉权  
本次农产品涨价呈现出幅度大、品种集中、时间长等特点。涨价发端于猪肉等部分农产品局部的供需缺口,整体涨价能量来自于经济高增长和货币溢出效应,生产成本和比较收益的变化是涨价的根源,而国际市场行情及国际上的投机行为加剧了涨价过程。研究认为,随着补栏生猪投放市场,价格将逐渐回归理性。当前,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如何吸取本次涨价的经验教训,构建稳定、安全的农产品生产保障体系。建议从政策上支持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构建有利于稳定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流动性过剩;全面评估大豆、植物油产业状况;尽快制定适合我国的生物能源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战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全  张菀庭  邓创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改革的重心,这推动了总量型政策向结构性政策的转型。有鉴于此,本文首先选取方差分解分析总量型政策和结构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效果,然后运用二项选择离散模型估计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总量型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前者能维持粮食价格的稳定,而后者更能控制鲜菜和肉类价格的波动,这说明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现象,供需因素亦会引起价格波动;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抑制价格下跌较阻止价格上涨更为容易。这意味着政府应因时制宜地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分类调控,从而确保政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超利  
农业产业化化过程中农户组织程度的提高虽然会降低单个农户面临的价格风险,但是也会放大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流通环节的市场势力与市场不完全、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政策激励或直接干预等方面,会放大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胡冰川  徐雪高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 ̄4.6%。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总体而言,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祥  
自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历了两轮以上的明显上涨。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除了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外,还受到农产品供求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无论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中国农产品价格都面临较大的上涨可能性,这将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者和食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需要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姁  张建波  
主要由供求矛盾引起的农产品及食品价格上涨使我国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暴露出我国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农产品供给相对减少、需求增长、国际粮价全面上涨以及运输费用提高是造成我国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莉莉  马晓春  王秀东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货币流通量持续增加以及游资的投机行为成为2010年1至8月除猪肉、食用油外,其他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短期内食用农产品涨价的压力依然存在。建议扩大农资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保障食用农产品供给;把握经济动态,适时缩紧银根;加强对小品种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测,加大对游资投机的打击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消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振宇  沈友东  
正如斯蒂格勒(Stigler,1975)所言,在尚未理解社会为什么要采纳这种政策之前,很难对关于如何改变这些政策提出有用建议。同样,在未能充分理解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困难之前,或者说,未能充分理解调控政策的运行之前,是难以对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的难点进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振亚  陈宇  
在全球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基于GTAP模型和数据库,使用一般均衡方法定量测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和各行业影响的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升,进而传导至各部门并影响价格、产出、就业等各项指标,导致社会总体福利降低,随着价格上涨幅度的增加,其负效应也随之相应增加。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行业的影响也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即国内农业受其影响出现扩张的同时,其他产业则出现了紧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喜艳  
在综述农产品流通成本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流通领域实施补贴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崔畅  李国伟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Bai和Perron的结构变点检验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序列中包含的结构转折点进行诊断,从供求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成本变动、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化和政策变化等角度分析了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4个转折点的成因和属性,同时进一步以其中的2002年8月结构转折点为界,运用SVAR模型分别对入世前后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和时滞问题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发现入世后随着农产品流通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的增强,生产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给与我国农产品价格之间的作用亦有所加强,同时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其它消费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针对缓解我国农产品价格结构变化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