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8)
2023(17349)
2022(14712)
2021(13614)
2020(11462)
2019(26325)
2018(25946)
2017(49888)
2016(26910)
2015(30328)
2014(29918)
2013(30107)
2012(27521)
2011(25008)
2010(24873)
2009(23416)
2008(23156)
2007(20513)
2006(18347)
2005(16287)
作者
(78738)
(65666)
(65143)
(61969)
(41534)
(31461)
(29540)
(25861)
(24898)
(23355)
(22418)
(22352)
(20914)
(20665)
(20202)
(19844)
(19430)
(19277)
(18769)
(18726)
(16290)
(16241)
(15761)
(14957)
(14638)
(14625)
(14549)
(14425)
(13207)
(13051)
学科
(116977)
经济(116838)
(101646)
管理(86384)
(83014)
企业(83014)
方法(52130)
(49013)
数学(42586)
数学方法(42207)
业经(34493)
农业(32620)
(32171)
中国(31365)
(22773)
(22321)
财务(22259)
财务管理(22235)
(21531)
贸易(21519)
(21484)
企业财务(21065)
(20988)
技术(20874)
地方(20764)
(20722)
理论(19208)
(18641)
(18373)
环境(18030)
机构
学院(394056)
大学(391643)
(166724)
经济(163601)
管理(160664)
理学(139190)
理学院(137747)
管理学(135732)
管理学院(135027)
研究(131918)
中国(102417)
(83570)
科学(80862)
(76319)
(72777)
(66205)
业大(62175)
研究所(60416)
中心(59709)
财经(58978)
农业(58878)
(57615)
(53889)
北京(52562)
经济学(49640)
(49624)
师范(49233)
(46788)
(45918)
经济学院(44934)
基金
项目(267136)
科学(211982)
研究(196468)
基金(196419)
(170922)
国家(169429)
科学基金(146499)
社会(126762)
社会科(120019)
社会科学(119981)
基金项目(104673)
(103389)
自然(94396)
自然科(92144)
自然科学(92123)
自然科学基金(90555)
教育(87608)
(85886)
编号(79931)
资助(79696)
成果(63438)
(59792)
重点(59188)
(57890)
(56847)
课题(53280)
国家社会(52800)
创新(52592)
教育部(51016)
科研(50540)
期刊
(187550)
经济(187550)
研究(114144)
(74618)
中国(74019)
学报(61297)
管理(58953)
科学(58628)
(55510)
农业(51107)
大学(46715)
学学(44139)
教育(36147)
业经(34984)
(34462)
金融(34462)
技术(33262)
财经(28780)
经济研究(28452)
(26921)
问题(25086)
(24740)
技术经济(21240)
资源(19496)
世界(19316)
图书(19223)
(18820)
科技(18811)
现代(18584)
(17944)
共检索到57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杰  耿献辉  
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避免农业自然资源受损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运用SFA模型对中国2007—2018年的农业资源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农业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布状态,最后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资源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农药的过度使用外,劳动力、资本、水资源、土地资源、化肥等资源的投入都会带来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资源效率虽然基准水平较高,但是仍未达到效率前沿面,且在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资源效率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在影响因素之中,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交通、教育、财政支农等因素的水平越高,则越能提高农业资源效率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杰  耿献辉  
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避免农业自然资源受损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运用SFA模型对中国2007—2018年的农业资源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农业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布状态,最后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资源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农药的过度使用外,劳动力、资本、水资源、土地资源、化肥等资源的投入都会带来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资源效率虽然基准水平较高,但是仍未达到效率前沿面,且在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资源效率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在影响因素之中,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交通、教育、财政支农等因素的水平越高,则越能提高农业资源效率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张俊飚  邹金浪  
在测算各地区农业科研投资政府、创收、社会三类来源资金比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变异系数、ESDA等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社会资金比重变化平稳,而政府资金和创收资金的比重则分别表现为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的相对变化趋势,政府资金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主要来源。2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呈现总体缩小的态势。3政府资金比重高值分布区由2002年的"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区扩展到2013年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创收资金恰好相反;而社会资金相对高值省份则由2002年的相互分散分布转为2013年的北方与南方地区集中连片分布。4政府资金比重与人均GDP、第一产业比重显著负相关,农业科技政策促进了政府资金比重的上升,创收资金则正好相反;社会资金比重值分别受到人均GDP的显著正影响和第一产业比重的显著负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楠  洪名勇  
运用199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和SBM-Undesirable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地确权、财政支农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密度、农业规模化水平、农业受灾率、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8类因素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农业自身发展,并由以强调农业高产出为主逐渐转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农业自身发展,中部地区由以政策支持为主转向农业自身发展为主,西部地区由以政策支持为主转向宏观环境为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艳秋  戴小文  
低碳农业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过程,研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制定农业减排措施具有一定意义。而已有研究更注重农业碳排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未从影响因素本身出发考虑其在影响农业碳排时的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本文将对应分析和面板模型结合,一方面从时间纬度分析了全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从空间纬度探讨了地区农业碳排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得到了两方面结论:一是中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在时间纬度上有两个发展阶段,先由农业经济结构主导向农业机械化主导转变,再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主导转变;二是中国农业碳排主导因素在空间纬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经济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王珏  李超  刘鑫鹏  
研究目标:考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程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利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程度及来源,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空间分异特征;(2)超变密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地区内分异,地区间分异的贡献率最低;(3)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是不同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交互强度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强度。研究创新: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价值:对于推进农业区域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选登  陈慧杰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高质量发展。[方法]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采用KDE及ArcGIS图示法探究效率的区异性及动态演进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考察时空演进的内源性、外源性驱动因素。[结果](1)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平均值在0.95-1.10,呈“降-升-降-升”的“W”型波动上升特征,2011年和2015年为低点;(2)从流域动态演进看,全流域存在“优者更优”现象,中下游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提升幅度从上游到中下游递增;(3)从省域异质性看,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效率值由上游向中下游递增,高效率省份数量在增多;(4)外源性因素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滴灌灌溉面积占比、经济发展水平、每千公顷施用化肥折纯量是控制性因子。[结论]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驱动因素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农业用水效率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云  黄杰  
基于1997—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窗口DEA模型测度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利用社会网络和模体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在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对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块模型分析显示,四大板块的农业生态效率互动紧密,全国联动效应显著;模体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非均衡关联关系大量存在;QAP回归结果表明,相似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市场化程度和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地理相邻对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天驹  贾磊  张晓慧  
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的时空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碳排放量在2000—2018年间大体上呈现先上升,近年来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2)中国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除东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地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较为显著;(3)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研究期内农地碳排放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持续减弱的正向关联,其空间集聚状况变化较为稳定,基本呈现出与农业产值相匹配的分布格局;(4)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核心驱动因子在研究期经历了较大变化,主要驱动因素逐渐由人口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向经济因素转变;(5)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一些解释力较小的因子在与其他因子交互叠加后,会产生非线性增强,显著提高其对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天驹  贾磊  张晓慧  
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的时空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碳排放量在2000—2018年间大体上呈现先上升,近年来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2)中国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除东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地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较为显著;(3)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研究期内农地碳排放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持续减弱的正向关联,其空间集聚状况变化较为稳定,基本呈现出与农业产值相匹配的分布格局;(4)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核心驱动因子在研究期经历了较大变化,主要驱动因素逐渐由人口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向经济因素转变;(5)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一些解释力较小的因子在与其他因子交互叠加后,会产生非线性增强,显著提高其对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娆   张玥   郭晓旭  
基于2000—2020年中国的公司创业投资(CVC)大样本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函数、趋势面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融合指标分析和可视化方案探究CVC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CVC投资存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化,涵盖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CVC发展存在空间不平衡,投资存量的分布态势从随机分布转变为部分区域的集聚分布;融合资金和技术的CVC投资网络初现并趋于复杂,覆盖广度明显提升。地理探测器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氛围是影响CVC时空分异的主导因子。据此,为了扩大CVC投资规模并优化投资格局,提出加强创业政策引导、发挥区域投资联动性、有机衔接CVC与区域产业布局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欢  尚英仕  
“健康中国”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战略。文章构建了多维度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从空间和结构双视角考察了其时空分异,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均呈逐渐提高趋势,但区域不均衡显著,东部地区建设水平始终高于中西部地区。(2)从空间视角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距始终是“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从结构视角看,2014年之前“健康中国”发展不均衡主要在于健康服务差异较大,但2015年之后健康产业发展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逐渐成为“健康中国”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循环积累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健康中国”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绪辉  高素惠  贺菊花  
文章以产出为导向,充分考虑非合意产出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效率测度且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影响因素采用Tobit模型对其作用路径及强度进行估计检验并给出解释。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水生态安全创新系统效率呈现东部、东北、西部、中部阶梯式分布;东、中部效率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波动且处于下降趋势;从变异系数来看,区域内省际创新效率处于收敛状态;地区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水生态创新效率存在明显促进作用,水资源禀赋对其存在负面影响,外资引进和对外开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文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克  邹佳男  胡佳城  王亦冬  
目的:开展我国省域医疗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分析,探寻区域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策略。方法: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评价2010—2020年我国各省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解析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新医改政策实施后,我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水平逐年改善,但仍存在较大“效率缺口”;总体区域基尼系数较大,存在“增长不平等”问题,空间分异主要来源为超变密度;人口规模、城镇化、易感人群、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区域尺度具有不同的主导驱动因素。结论:各地应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注重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识“源”分“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赢  
论文通过构建碳压力指数模型测度2003—2020年黄河流域79个地级市的碳压力,综合运用σ收敛、Dagum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流域碳压力总体呈鲜明提升趋势,上游与下游地区碳压力增强趋势更显著,且下游当前为高碳压力聚集区域。(2)相较中下游碳压力差距的缩小之势,流域整体及上游碳压力则不存在σ收敛现象。(3)区域间差异是流域碳压力空间分异的主要来源,上游与其他地区间碳压力差异都较大,且上游内部城市间碳压力差异呈扩张趋势。(4)城镇化发展、环境规制、要素禀赋结构、金融发展、对外开放度等是驱动流域碳压力提升的显著作用力,同时各驱动力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流域碳压力的时空分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