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7)
- 2023(19638)
- 2022(16399)
- 2021(15235)
- 2020(13153)
- 2019(29999)
- 2018(29774)
- 2017(56618)
- 2016(30813)
- 2015(34789)
- 2014(34377)
- 2013(34344)
- 2012(31445)
- 2011(28163)
- 2010(28398)
- 2009(26972)
- 2008(26880)
- 2007(24052)
- 2006(21004)
- 2005(18595)
- 学科
- 济(132849)
- 经济(132699)
- 业(109150)
- 管理(95416)
- 企(89980)
- 企业(89980)
- 方法(63752)
- 数学(54294)
- 数学方法(53561)
- 农(49851)
- 财(39238)
- 业经(35774)
- 中国(34507)
- 农业(32849)
- 贸(26457)
- 贸易(26443)
- 制(26130)
- 务(25887)
- 财务(25825)
- 易(25790)
- 财务管理(25780)
- 企业财务(24449)
- 学(23448)
- 地方(21901)
- 技术(21890)
- 理论(21105)
- 和(20751)
- 策(20099)
- 银(19989)
- 银行(19933)
- 机构
- 学院(449535)
- 大学(444248)
- 济(189387)
- 经济(185897)
- 管理(176810)
- 理学(153166)
- 理学院(151602)
- 管理学(148915)
- 管理学院(148116)
- 研究(146616)
- 中国(116623)
- 京(92231)
- 科学(90447)
- 农(89399)
- 财(85675)
- 所(74642)
- 业大(71450)
- 农业(69851)
- 中心(69092)
- 财经(68977)
- 研究所(67780)
- 江(67125)
- 经(62822)
- 经济学(58079)
- 北京(57543)
- 范(53407)
- 州(52892)
- 师范(52735)
- 经济学院(52671)
- 院(51764)
- 基金
- 项目(300890)
- 科学(237428)
- 基金(221105)
- 研究(213873)
- 家(194341)
- 国家(192688)
- 科学基金(165804)
- 社会(137893)
- 社会科(130675)
- 社会科学(130635)
- 省(117957)
- 基金项目(116306)
- 自然(109238)
- 自然科(106840)
- 自然科学(106807)
- 自然科学基金(104971)
- 划(98831)
- 教育(98100)
- 资助(91398)
- 编号(84960)
- 重点(67667)
- 成果(67149)
- 部(66627)
- 发(64248)
- 创(64109)
- 创新(59529)
- 科研(58476)
- 课题(58032)
- 国家社会(57685)
- 教育部(56879)
- 期刊
- 济(207017)
- 经济(207017)
- 研究(124413)
- 农(85848)
- 中国(82829)
- 学报(72993)
- 财(68435)
- 科学(67486)
- 管理(65753)
- 农业(57487)
- 大学(55436)
- 学学(53101)
- 融(45368)
- 金融(45368)
- 技术(40079)
- 业经(37975)
- 教育(37774)
- 财经(34300)
- 经济研究(32894)
- 业(31280)
- 经(29472)
- 问题(27696)
- 技术经济(24151)
- 统计(23864)
- 版(23083)
- 贸(22332)
- 策(22017)
- 世界(21628)
- 商业(20775)
- 科技(20153)
共检索到65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通过金融体系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贷款投资。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度的农业贷款和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贷款投入量有着必然的联系。长期内: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贷款投入量两变量存在正相关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短期内:由于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使得短期的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并无明显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贷款长期稳定投放,进一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许嘉扬
本文基于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级地区1993-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调整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信贷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信贷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之间均存在面板协整关系,这两种长期稳定关系分别对短期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分地区进一步考察后发现,不同地区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调节效应不尽相同。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应该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建立农业信贷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
关键词:
农业贷款 农民收入 面板协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栋 郭玉清
关于信贷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测算了信贷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定量分析了两者的互动过程。计量结论显示在长期信贷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自1979年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始终不能内生吸引信贷资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窗口指导意见促进信贷支农,但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发展高效农业,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与银行业的良性互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本文运用经济转型以来的实际数据, 对我国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1978—2002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只有农业投资的增加才能够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一结果说明,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向农业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贷款 财政支农 农业投资 农民收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阮贵林 孟卫东
本文基于2001—2013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考察了农户人均纯收入、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仅西部农业保险没能表现出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区域农业贷款都表现出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存在1-2年的滞后期;各区域农业贷款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促进作用均大于农业保险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林生 黄莎 李贤彬
文章采用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短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YS-GMM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三种收入类型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较大.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产量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对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通过粮食产量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和劳动力转移产生"遮掩效应"共同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华 李明 辉敏敏
本文利用我国198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检验地区农民收入的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了信贷配给对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农民收入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相关程度逐年递增;空间自回归模型回归发现,农业信贷配给对地区农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这主要源于民间金融对地区正规金融挤出效应、正规信贷配给的低效率和地区农民收入的空间正效应;城市化水平对地区农民收入显著正相关,农耕面积与地区农民收入负相关。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除了受到本地区可观测因素的影响,相邻地区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不可观测因素对本地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上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义林
文章采用了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对农民收入会产生影响。就效果而言,金融支农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农,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存在"渗漏"效应。因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鸿 王磊
本文根据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的粮食价格、农民收入以及前一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具有负效应,其中前一期的粮食产量的负效应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是正效应。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农民收入 粮食产量 VEC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浩杰
根据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消费变量,可以构建VAR模型对中国农民收入、消费以及经济增长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收入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农民收入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弱;经济增长在短期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在短期存在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拉动作用。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英杰 马珍珍 吴淑梅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最早的省份,已探索出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本文选取山东省199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Granger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民增收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贡献度达到了38%;而农业生产规模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VAR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其友 万大艳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粮食价格,同时上涨,部分或者完全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国家试图提高农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分别是农业生产成本的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必须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改善农村物流现状,规范农资市场的经营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军 王德祥
基于1978年~2007年的数据,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农业和农民收入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农民收入的农业生产弹性约为1,而在短期,农业发展会降低农民收入,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无论长期和短期,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农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农民既是农业的生产主体,也是投资主体。此外,当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它们各自都将会产生一种自我增进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反之,若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农业可能被落后"锁定",农民则可能陷入"贫困陷阱"。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 动态互动 协整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储雪玲 郭海月 金少胜
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包含一整套旨在消除或尽可能减缓项目或者规划带来的环境与社会负面影响的法律、法规、原则和程序,本文通过分析其在中国农业贷款项目中的执行情况,了解安全保障政策的具体应用,并为中国正在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银行 安全保障政策 农业贷款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双重特征分析——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granger方法的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动态研究——基于面板系统GMM模型的实证检验
农业劳动日工价对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民职业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效应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协整检验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