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8)
- 2023(4288)
- 2022(3138)
- 2021(2926)
- 2020(2503)
- 2019(5960)
- 2018(6175)
- 2017(12673)
- 2016(6660)
- 2015(7734)
- 2014(7692)
- 2013(7388)
- 2012(6311)
- 2011(5595)
- 2010(5891)
- 2009(5391)
- 2008(5147)
- 2007(4459)
- 2006(3887)
- 2005(3430)
- 学科
- 济(32118)
- 经济(32099)
- 业(23842)
- 管理(18498)
- 方法(17259)
- 企(16415)
- 企业(16415)
- 数学(16029)
- 数学方法(15572)
- 农(10988)
- 中国(8047)
- 业经(7846)
- 农业(7114)
- 贸(5525)
- 贸易(5522)
- 易(5397)
- 理论(5339)
- 服务(5270)
- 财(5081)
- 制(4953)
- 服务业(4606)
- 技术(4545)
- 学(4371)
- 地方(4355)
- 策(4353)
- 发(4140)
- 和(3860)
- 银(3843)
- 银行(3842)
- 划(3749)
- 机构
- 学院(94237)
- 大学(91641)
- 济(40013)
- 管理(39909)
- 经济(39270)
- 理学(35072)
- 理学院(34793)
- 管理学(33870)
- 管理学院(33732)
- 研究(27402)
- 中国(21454)
- 京(19060)
- 科学(16588)
- 财(16054)
- 农(14406)
- 业大(13786)
- 江(13387)
- 财经(13214)
- 所(13029)
- 中心(12830)
- 经济学(12030)
- 经(12000)
- 研究所(11896)
- 北京(11826)
- 农业(11106)
- 范(10909)
- 经济管理(10872)
- 师范(10820)
- 经济学院(10816)
- 州(10792)
- 基金
- 项目(65189)
- 科学(52240)
- 基金(47738)
- 研究(47416)
- 家(41064)
- 国家(40779)
- 科学基金(36229)
- 社会(30637)
- 社会科(29206)
- 社会科学(29198)
- 省(26164)
- 基金项目(24527)
- 自然(23634)
- 自然科(23174)
- 自然科学(23171)
- 自然科学基金(22754)
- 教育(22369)
- 划(21251)
- 资助(20444)
- 编号(19632)
- 成果(14674)
- 重点(14671)
- 部(14071)
- 发(14040)
- 创(13943)
- 课题(13260)
- 创新(12965)
- 国家社会(12738)
- 教育部(12290)
- 科研(12283)
共检索到13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凌啸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政策导向。本文通过对"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多个省区的实地调研资料,试图描绘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图谱。虽然"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都是基于某一核心要素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方式,但二者之间难以分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也不是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而是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土地+服务"的二元规模化,构成了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图谱,但依然存在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在我国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没必要完全依赖或推广某种特定形式,应该形成适宜各村庄自身条件的规模经营形式。
关键词:
规模经营 土地 服务 现实图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帅传敏 张金隆
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有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症结。引导各种农业一体化经营组织的发育 ,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以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为主导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机制 ,是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新月 肖国安
20世纪 80年代初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成为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农村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基于此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体制创新、政府支持、科学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小规模经营 博弈 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治君
规模经济的含义是,扩大经营规模,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但是,如果经营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又会造成平均成本上升、规模收益递减的规模不经济。因此,单是从降低产品成本这个角度来看,经营规模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这就是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晓河
用长远的观点看,要使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务农者能获得与务工者同样的收入。只有如此,农民才会有务农的兴趣。采取何种途径能让农业生产者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呢?一种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增加农业的收益。从短期看,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全必要也十分合理。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我国要搞市场经济并同国际市场接轨,农产品价格必然要提高,并会自动向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靠近。很显然,这可增加务农者的收入。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政
尽管中国内需的规模优势已经成为新的比较优势,而理论上也存在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假说,但本土市场规模能否诱致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具有线性关系吗?利用世界银行(2012)"中国企业调查",将本土市场份额作为企业实际利用内需的衡量指标,发现国内的规模化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引入"二元内需结构"后发现,高端需求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而低端需求反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中国内需优势对本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需要扩大内需规模和提升内需质量并重,加强本土高端需求的市场培育和保护。
关键词:
规模化需求 二元内需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政
尽管中国内需的规模优势已经成为新的比较优势,而理论上也存在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假说,但本土市场规模能否诱致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具有线性关系吗?利用世界银行(2012)"中国企业调查",将本土市场份额作为企业实际利用内需的衡量指标,发现国内的规模化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引入"二元内需结构"后发现,高端需求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而低端需求反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中国内需优势对本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需要扩大内需规模和提升内需质量并重,加强本土高端需求的市场培育和保护。
关键词:
规模化需求 二元内需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从农场规模的决定、农场规模的效率涵义、农场组织性质和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四个方面看,现有的研究文献关于中国农业经营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在理论和经验分析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的规模报酬原理难以对农场规模效率涵义做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农业组织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农场规模 农业效率 规模经济 农业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丽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性选择。剖析当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探索其实现的现实路径: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积极推进非农化和专业化进程,增强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时代价值 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在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交互作用下,农业生产组织演化出具体技术、制度条件下的最优形式及规模。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最佳生产组织形式,因此农场的规模决定于农业中土地面积与家庭数目的相对比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在短期内将保持较低水平,长期变化趋势取决于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数量和方式。目前要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应该提高农地交易效率并破除城乡劳动市场的分割,而不是片面扩大农场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成 唐晶 李颖 李谷成 冯中朝
[目的]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旨在厘清我国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与“土地规模化”二者之间的替代抑或互补关系,以实现粮食总产最大化的目标。[方法]文章以农机服务为研究切入点,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农机服务对粮食总产、播种面积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规模下农机服务对粮食总产的影响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农机服务投入会提高粮食单产以及播种面积,且农机服务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表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农机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增加而先下降后扩大,即“服务规模化”的作用会受到“土地规模化”发展的约束,虽然“服务规模化”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替代“土地规模化”的不足或相对滞后,但是“服务规模化”的生产效应又依赖于“土地规模化”程度的发展。[结论]基于以上研究,该文建议,在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的过程中,应当阶段性的和差异性的采取“服务规模化”和“土地规模化”两种路径方式,充分利用二者互为补充以及相互替代的关系,以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