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48)
- 2023(18165)
- 2022(15070)
- 2021(13710)
- 2020(11651)
- 2019(26507)
- 2018(25848)
- 2017(48791)
- 2016(26889)
- 2015(30027)
- 2014(29578)
- 2013(29826)
- 2012(27764)
- 2011(25279)
- 2010(25380)
- 2009(24096)
- 2008(24386)
- 2007(22219)
- 2006(19747)
- 2005(17713)
- 学科
- 济(121503)
- 经济(121363)
- 业(100007)
- 管理(84058)
- 企(81235)
- 企业(81235)
- 方法(52628)
- 农(49056)
- 数学(43433)
- 数学方法(43062)
- 业经(34348)
- 财(33867)
- 农业(32383)
- 中国(32049)
- 制(23869)
- 学(23835)
- 贸(23601)
- 贸易(23592)
- 地方(23109)
- 易(22995)
- 务(22816)
- 财务(22797)
- 财务管理(22761)
- 企业财务(21573)
- 技术(20428)
- 和(19727)
- 策(18575)
- 环境(18531)
- 划(18431)
- 银(17918)
- 机构
- 学院(404084)
- 大学(400404)
- 济(172484)
- 经济(169392)
- 管理(153609)
- 研究(140820)
- 理学(132778)
- 理学院(131271)
- 管理学(129188)
- 管理学院(128458)
- 中国(108751)
- 农(89031)
- 科学(88671)
- 京(84318)
- 财(76352)
- 所(73878)
- 农业(69735)
- 业大(67522)
- 研究所(67519)
- 中心(63812)
- 江(61630)
- 财经(61548)
- 经(56001)
- 经济学(53401)
- 北京(52458)
- 范(50077)
- 师范(49469)
- 院(49282)
- 经济学院(48432)
- 州(48000)
- 基金
- 项目(269443)
- 科学(212241)
- 基金(197817)
- 研究(190353)
- 家(175578)
- 国家(174022)
- 科学基金(147514)
- 社会(124339)
- 社会科(117643)
- 社会科学(117604)
- 省(105839)
- 基金项目(104784)
- 自然(96018)
- 自然科(93853)
- 自然科学(93817)
- 自然科学基金(92238)
- 划(89143)
- 教育(85015)
- 资助(79849)
- 编号(74194)
- 重点(61389)
- 部(59871)
- 发(59745)
- 成果(59108)
- 创(58033)
- 业(54091)
- 创新(53876)
- 国家社会(52357)
- 科研(52128)
- 课题(51263)
- 期刊
- 济(195003)
- 经济(195003)
- 研究(113528)
- 农(86477)
- 中国(75708)
- 学报(71595)
- 科学(65233)
- 财(60067)
- 农业(58392)
- 管理(56127)
- 大学(53015)
- 学学(50874)
- 融(38363)
- 金融(38363)
- 业经(36017)
- 技术(32496)
- 教育(32052)
- 业(31673)
- 财经(31012)
- 经济研究(30367)
- 经(26785)
- 问题(26454)
- 版(22128)
- 技术经济(22092)
- 贸(21253)
- 世界(21237)
- 科技(18996)
- 业大(18787)
- 商业(18688)
- 资源(18680)
共检索到59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薛龙飞 张俊飚
为探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综合运用生产函数、GIS、泰尔指数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仍然偏低,高效率省份上升幅度较小,低效率省份增长幅度较大。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效率高值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部分省份,而低效率省份则集中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区,呈现由中部向南和向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由泰尔指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呈总体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2—2020年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现缩小态势,落后省份的追赶成效开始显现,但与领先省份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呈“中部塌陷”分布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科研财政拨款、城镇化率、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等因素均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投入强度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在控制省份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后,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及显著性保持不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2—2020年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现缩小态势,落后省份的追赶成效开始显现,但与领先省份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呈“中部塌陷”分布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科研财政拨款、城镇化率、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等因素均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投入强度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在控制省份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后,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及显著性保持不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丹
本文将资源环境因素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后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并对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率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普遍较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发展程度、畜牧业结构以及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是未来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政策创新的重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绿色经济效率是一种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后的综合经济效率。本文运用DEA效率模型中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1996-2010年我国各省区绿色经济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效率值的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的区域差异,然后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各省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依次递减;与传统经济效率水平相比,我国整体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偏低;未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时,传统经济效率指标高估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而低估了西部地区的效率;绿色经济效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都存在,但影响各省区绿色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云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方面在整个时间段表现为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表现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相互背离,只是近两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出现了双向增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公共投资、工业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建斌 李大胜
文章基于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是目前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刘华军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构建了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采用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测度思路,对污染排放约束下中国分省份及区域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Bootstrap断尾回归模型对污染排放下农业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2011年、2012年全国平均农业水资源效率分别为0.693、0.671,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未达到生产前沿。在八大区域中,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最高,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处于低水平。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农田水利建设和环境规制对于提升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水资源丰裕程度则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李兆亮
为探析新时期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利用2005—2014年的宏观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在评价各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则相对较低。2)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3)东部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受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海彬
应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3~2010年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并且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值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农业比重、政府农业支持力度以及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工业化和农民收入水平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改善具有显著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