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1)
- 2023(20380)
- 2022(17207)
- 2021(15951)
- 2020(13198)
- 2019(30131)
- 2018(29936)
- 2017(57188)
- 2016(30735)
- 2015(34450)
- 2014(34443)
- 2013(34585)
- 2012(32189)
- 2011(29275)
- 2010(29573)
- 2009(27834)
- 2008(27482)
- 2007(24591)
- 2006(22361)
- 2005(20424)
- 学科
- 济(148133)
- 经济(147970)
- 业(106732)
- 管理(94960)
- 企(87086)
- 企业(87086)
- 方法(57218)
- 农(50606)
- 数学(46830)
- 数学方法(46387)
- 中国(40464)
- 业经(38196)
- 财(35998)
- 农业(33832)
- 地方(32419)
- 学(27805)
- 制(27352)
- 贸(25754)
- 贸易(25734)
- 易(24957)
- 务(23405)
- 财务(23333)
- 财务管理(23301)
- 和(23046)
- 技术(22983)
- 理论(22217)
- 企业财务(22073)
- 银(21425)
- 环境(21404)
- 银行(21371)
- 机构
- 学院(452173)
- 大学(450205)
- 济(196827)
- 经济(192984)
- 管理(177730)
- 研究(159669)
- 理学(152023)
- 理学院(150349)
- 管理学(148129)
- 管理学院(147301)
- 中国(123673)
- 京(97167)
- 科学(94716)
- 财(88067)
- 农(82439)
- 所(81109)
- 研究所(73155)
- 中心(71218)
- 财经(69515)
- 江(68781)
- 业大(67392)
- 农业(63323)
- 经(63198)
- 北京(62128)
- 经济学(59278)
- 范(58386)
- 师范(57875)
- 院(56904)
- 州(54706)
- 经济学院(53186)
- 基金
- 项目(295072)
- 科学(233256)
- 研究(218244)
- 基金(215032)
- 家(186816)
- 国家(185143)
- 科学基金(159157)
- 社会(141085)
- 社会科(133502)
- 社会科学(133466)
- 省(114465)
- 基金项目(113317)
- 自然(100788)
- 自然科(98440)
- 自然科学(98417)
- 教育(98035)
- 自然科学基金(96691)
- 划(95162)
- 编号(88249)
- 资助(88192)
- 成果(71714)
- 发(66593)
- 部(65819)
- 重点(65701)
- 创(62179)
- 课题(60702)
- 国家社会(58618)
- 创新(57642)
- 教育部(56447)
- 科研(55291)
- 期刊
- 济(232690)
- 经济(232690)
- 研究(140453)
- 中国(93161)
- 农(79927)
- 管理(69472)
- 学报(68681)
- 财(67889)
- 科学(66042)
- 农业(54141)
- 大学(52936)
- 学学(50129)
- 教育(45970)
- 融(45168)
- 金融(45168)
- 技术(40348)
- 业经(39646)
- 经济研究(36172)
- 财经(35155)
- 经(30343)
- 问题(30223)
- 业(28654)
- 技术经济(25171)
- 世界(23765)
- 贸(23374)
- 现代(21467)
- 版(20954)
- 科技(20936)
- 国际(20691)
- 商业(20551)
共检索到69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茹 张德华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运用耦合关联协调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及多项分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优质耦合协调状态,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日益明显;农业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源环境、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质量高效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经济增长 耦合度 耦合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茹 张德华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运用耦合关联协调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及多项分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优质耦合协调状态,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日益明显;农业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源环境、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质量高效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经济增长 耦合度 耦合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广培 张梦倩 李艳歌 蔡乌赶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使用201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域的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从全国均值看,创新、生态与经济三系统的协调关系逐渐改善,但是耦合协调度等级并未实现跃升;从空间格局演化上看,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等级的演变依次表现出增长型、波动性以及稳定型,且基本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目前亟须针对不同系统、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发展措施,尤其要发挥耦合协调高值区域的轴带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广培 张梦倩 李艳歌 蔡乌赶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使用201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域的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从全国均值看,创新、生态与经济三系统的协调关系逐渐改善,但是耦合协调度等级并未实现跃升;从空间格局演化上看,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等级的演变依次表现出增长型、波动性以及稳定型,且基本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目前亟须针对不同系统、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发展措施,尤其要发挥耦合协调高值区域的轴带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恒 方兰
农业绿色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数字乡村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探究二者协同互动关系是当前新时代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二者内涵及耦合机理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2010~2019年中国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并对其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10~2019年间,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呈稳步提升态势,总体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东西部数字化差距正逐渐缩小。中国农业绿色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区域间农业绿色化水平差异正逐步缩小。(2)中国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数字化是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未来优化的重点方向,绿色化是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未来应重点发展方向。(3)中国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创新水平和经济水平是核心影响因素。基于此,政府应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区域政策,推动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火根 胡霜
[目的]探求江西省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规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20个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8—2019年江西省11个市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时空演绎规律。[结果]结果显示:(1)时序特征上,江西省各市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从2008年的的0.280 4上升为2019年的0.441 6;空间特征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达到高速发展水平的市级数量不断增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东北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区域。(2)2019年江西省各市级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各有短板和优势,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得分最高的分别是抚州、景德镇、抚州;得分最低的分别是萍乡、新余、鹰潭。(3)江西省各市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度处于高耦合水平阶段,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阶段过渡到中度协调阶段。[结论]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朝着有序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耦合协调进程中的障碍因子,并实证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局部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程度、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培 韩昊廷 李佳 王永强 王菲 吴宜进 金贵
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调程度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二者的复合关系,运用DPSIR模型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诊断模型识别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2015—2019年的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整体偏低且波动变化,而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呈现 “东部高,中西部低”的非均衡性;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2019年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处在中级耦合阶段的有上海(0.714)、江苏(0.739)、浙江(0.693),其余省市处于初级耦合或勉强失调阶段,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态势;2019年的障碍因子出自水资源开发保护系统的占比75%,包括全年完成造林面积、城市节约用水量等。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受人类活动和资源禀赋影响较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雯洁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湖北省绿色金融指标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其中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求得两个指标体系的指数。建立VAR模型研究两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使用耦合协调模型来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协调程度。研究发现,湖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相影响关系,良性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即让绿色金融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以此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艳 王灵芝 李诗瑶 李佳美
[目的]刻画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深入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区优化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可为提升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与参考。[方法]该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市级单位为研究单元,基于云南省2011-2020年数据,运用critic法-熵权组合法赋权建立以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和绿色产品为目标层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值区,对云南省各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差别化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策略。[结果](1)2011年-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均向更高水平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西北和南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差。(2)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子系统耦合程度由磨合阶段增至高水平耦合阶段,平均耦合协调程度从濒临失调向中级协调演变,总体上正逐渐从低耦合-低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高耦合-高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过渡。(3)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协调各子系统关系,促进全面发展;高值区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可积极扩大发展优势;中值区与全省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可创新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低值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致力补齐发展短板。[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健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覆盖区域广、服务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在服务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构建指标体系量化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并结合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两个系统的耦合度高度相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处于良好协调等级,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等级,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处于中级协调等级。建议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缩小区域差异,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志超
[目的]为明晰黄河流域农业碳减排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碳排放与其经济增长间脱耦以及稳定的强脱钩状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对1997—2021年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量排放进行测算,并在厘清流域内农业碳排放和农业增加值区域差异及公平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探究农业碳排放系统和经济增长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和“脱钩”关系及演化特征。[结果](1)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了“持续上升—平稳达峰—持续下降”的“倒U型”波动变化,且在2015年达到峰值,“减肥减药”行动对于农业生产减碳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农业增加值始终处于持续上升的理想态势;(2)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指数具有较大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各省区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畜牧养殖规模和农业物质投入水平等方面;(3)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态,基本实现了从初级失调向整体协调的转变,且表现为上游地区转变速率最快,中游地区整体速率居中,下游地区转变最具稳定性;(4)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状态,整体以弱脱钩和强脱钩等有利脱钩状态为主,表明在多情景下经济增长速度都要明显快于农业碳排放,且部分年份碳排放增速甚至为负的理想状态,表明各省份农业碳减排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结论]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已过峰值,实现了与其经济增长间脱耦以及有利脱钩状态,呈现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昭玖 阮若卉 陈江华
构建了农业“水—土—经济”三元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对三元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土地生态发展态势较为稳定。(2)省域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3)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融合相对滞后,未显现明确协同发展趋势。(4)区域间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但二者空间匹配度不断提升。(5)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呈较高空间匹配度,二者耦合度提升是三元系统耦合关系改进的重要因素。据此,从三类二元系统视角提出统筹规划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高效节水农业机制,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为农业“水—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昭玖 阮若卉 陈江华
构建了农业“水—土—经济”三元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对三元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土地生态发展态势较为稳定。(2)省域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3)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融合相对滞后,未显现明确协同发展趋势。(4)区域间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但二者空间匹配度不断提升。(5)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呈较高空间匹配度,二者耦合度提升是三元系统耦合关系改进的重要因素。据此,从三类二元系统视角提出统筹规划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高效节水农业机制,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为农业“水—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勃然
本文选取东北综合经济区的样本,实证研究流通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流通业创新能力与绿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波动型的动态提升趋势,从低度耦合协调跃升至中度耦合协调,但尚未达到高度耦合协调;区域内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耦合协调水平也都不断提高,且空间分异较明显;辽宁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明显较高,目前已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此外,耦合协调水平的Dagum基尼系数呈动态下降走势,可见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分异性有收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