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6)
2023(17151)
2022(14061)
2021(13015)
2020(10510)
2019(23866)
2018(23481)
2017(44127)
2016(23925)
2015(26908)
2014(26726)
2013(26617)
2012(24949)
2011(22661)
2010(23085)
2009(21709)
2008(21748)
2007(19746)
2006(17902)
2005(16702)
作者
(68242)
(57282)
(57116)
(53832)
(36376)
(27310)
(25706)
(22321)
(21913)
(20555)
(19835)
(19167)
(18515)
(18374)
(18110)
(17407)
(16960)
(16540)
(16512)
(16493)
(14566)
(14187)
(13846)
(13230)
(12899)
(12859)
(12808)
(12794)
(11559)
(11456)
学科
(109247)
经济(109085)
(96600)
管理(80690)
(77598)
企业(77598)
(48966)
方法(38938)
中国(34465)
业经(34396)
农业(32687)
(32282)
数学(30303)
数学方法(30078)
(26532)
地方(24370)
(21167)
财务(21135)
财务管理(21102)
(20767)
贸易(20744)
技术(20258)
(20215)
企业财务(19993)
(19418)
(18844)
银行(18825)
(18545)
(18299)
(18270)
机构
学院(349306)
大学(342423)
(155714)
经济(152804)
管理(135411)
研究(122087)
理学(114699)
理学院(113508)
管理学(112147)
管理学院(111480)
中国(98854)
(73316)
(73220)
科学(68541)
(66382)
(60820)
财经(56224)
中心(55911)
(55828)
研究所(54097)
(50957)
农业(50515)
业大(50472)
经济学(47036)
北京(46784)
(44040)
师范(43640)
(43600)
(43447)
经济学院(42237)
基金
项目(221182)
科学(176514)
研究(168730)
基金(161174)
(138571)
国家(137214)
科学基金(118983)
社会(111145)
社会科(105134)
社会科学(105111)
(87031)
基金项目(84628)
教育(76022)
自然(72412)
(71326)
自然科(70717)
自然科学(70698)
自然科学基金(69473)
编号(68408)
资助(64556)
成果(55571)
(52491)
(50234)
重点(49708)
(48763)
课题(47779)
(46949)
国家社会(46701)
创新(44960)
(44697)
期刊
(189863)
经济(189863)
研究(110454)
中国(80835)
(67799)
(58528)
管理(54857)
科学(48892)
学报(47817)
农业(45623)
(40125)
金融(40125)
大学(38542)
教育(37940)
学学(36439)
业经(35137)
技术(32891)
财经(28773)
经济研究(28619)
问题(25061)
(24904)
(24487)
世界(20119)
(19601)
技术经济(19240)
国际(17412)
现代(16770)
(16721)
经济问题(16623)
农村(16232)
共检索到558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中国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实践大致经历了提高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适应性、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提高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性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农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实践。展望未来,我国要全面和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农村生态宜居战略和农村环境综合管理战略,通过战略协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农业绿色发展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它的外生干预主要以创新形式出现。创新会增强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生能力、共生能力与和谐能力: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生能力;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共生能力;制度创新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现实中的案例,论述创新对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农业绿色发展自生能力、共生能力与和谐能力演化的影响。中国生态补偿始于中央政府的纵向生态补偿,但横向生态补偿对生态补偿制度的贡献会更大且走得更远。要按市场化、绩效化和社会化原则进行生态补偿创新,解决按面积发放生态补偿资金无法激励参与者的问题。绿色发展伊始阶段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但不宜停留在这个阶段。以市场和民众为主导有利于提高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和绿色发展的协调性,民众需要有展示他们贡献的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伟  
制度设计决定绿色农业生产者、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结构;政策激励可以促进要素市场完善,推动绿色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按照绿色农业产业特性,研究产业内外各种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径;根据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构建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系统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制度变迁的根源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进行研究,分析适合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因素,充分发挥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优化制度设计促进绿色农业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邦勋  
<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农业农村部制定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现在,我国耕地质量更高了,农业用水更省了,化肥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更足了,优质农产品更多了,资源损耗更少了。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月书   尹梓鉴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024%,农业保险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优化要素配置是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机制,但农业保险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信贷薄弱地区、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土地流转率低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保险具有绿色普惠效应;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免耕、精播少播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基于此,从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出绿色险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月书   尹梓鉴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024%,农业保险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优化要素配置是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机制,但农业保险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信贷薄弱地区、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土地流转率低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保险具有绿色普惠效应;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免耕、精播少播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基于此,从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出绿色险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书秦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是绿色的,绿色发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开局,体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丹萌  许天成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将其贯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动当代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既是不忘初心,更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抓手之一。按其发展历史和现实路径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无意识自发期、萌芽期、初步试水期、强烈环保意识和清晰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的自觉调整转变期。经济因素对农业的渗透,促使绿色发展从道德和文化规范驱动的自省,转为经济利益驱动的自觉。坚持和加强绿色发展,将保护和构建中国发展的长期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丽   李其涛   柳建平  
在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11年至2022年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从农业产出效率、环境优好水平、生态系统稳定性、资源利用效率4个维度,测度和考察了全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快速、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农业产出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的提升速度最快,生态稳定性保持在平稳状态,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速度最慢;现阶段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贡献度最高的是农业产出效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但整体上单个维度的影响力逐渐降低,4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影响逐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各个维度之间的耦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加强,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系统正在走向良性循环,但存在一定的波动,稳定性依然不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之间以及各个区域内部的差距依然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琦  张斌  金书秦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回归本色,也是发展观的变革。在系统阐释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实质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维度14个指标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近年来全国及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各地区之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浙江综合得分最高;环境友好和质量高效两个维度的地区差异最大,增长潜力也更为明显。建议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并及时公布基础数据,系统总结浙江等地在农业环境治理和质量效益提升方面的实践经验,完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进  楚春礼  鞠美庭  
中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如何科学评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路径遵循是当前研究热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评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有关研究,从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四个维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现有评价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进  楚春礼  鞠美庭  
中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如何科学评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路径遵循是当前研究热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评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有关研究,从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四个维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现有评价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冀南  郭晓磊  王金良  
农业是一切生产的基础,要保护农业生态、加强绿色理念,以保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包含生产生活、农业绩效、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19年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其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秸秆循环使用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粮食单产水平、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农药使用强度及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